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井资料在安塞油田长6油层堵水措施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井资料在安塞油田长6油层堵水措施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试井资料作为油田开发的基础资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安塞油田,为油田开发调整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对安塞油田长6油层试井资料的分析研究,总结出长6油层注水井压降测试曲线形态及其所反映的渗流规律,并通过油水井试井资料判断油水连通关系,从而甄选实施堵水调剖措施井,达到控水稳油的目的。

关键词:试井资料 渗流规律 堵水 应用 水驱效率

一、前言

试井作为油田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监测项目,可以确定储层有效渗流参数,了解储层物性变化特征,认识油水井污染堵塞状况,掌握油层压力变化动态,评价储层渗流能力等。在安塞油田的开发中,试井资料广泛应用于油田注水开发调整、油水井措施挖潜等方面。

二、地质概况

安塞油田长6油藏属内陆淡水湖泊三角洲沉积,以次生孔隙为主,油层平均埋深1000-1400米,渗透率1-2*10-3μm2,原始水饱43~45%,平均有效孔隙度11~15%之间,原始地层压力8.3~10.0MPa。油井自然产能极低,常规钻井无初产,压裂改造后单井试采日产油仅1-2t,属特低渗、低压、低产、高饱和溶解气驱岩性油藏。

三、试井曲线反应的油层渗流特征以及井间连通性判断

1.注水井试井资料曲线形态特征以及水驱特征

均一变化型特征:此类曲线形态变化单一。①、测试原始曲线曲率较小、压力变化速率平缓;②、曲线开始呈单位斜率直线; ③、压差和导数曲线分叉后开口较小,导数曲线呈弧形变化趋势,且峰值不高;④、曲线无平面径向流和外边界影响特征。表明测试井所处区域油层物性均一,地层各向渗流能力差异不大,以孔隙型渗流特征为主,但地层物性、流动性较差,压力恢复速度慢。该类型注水井初期单向驱替特征不明显,以孔隙渗流为主,水驱均匀。注水井水线推进速度较慢,对应的油井生产情况无明显优势的方向,井组内油井见水见效程度相当,油井见效后稳产期较长可在4-8年,但大部分产量不高。

弯转曲折型特征:①、原始曲线初期曲率较大、压力变化速率较大,随后慢慢变平缓;②、曲线早期呈单位斜率直线; ③、压差和导数曲线分叉后,导数曲线出现平面径向流动特征;④、导数曲线末端为等于或大于1/2斜率的上翘直线。

表明在近井区域一定范围内,由于措施改造或流体冲刷,地层流体的渗流能力较强,出现了平面径向流动特征,而在远井区域流动性急剧变差,导数曲线上翘,表现为不流动或单一方向流动边界特征。这类注水井对应的油井总体表现为井组内油井生产存在优势方向,高渗带方向油井见效快,产量、含水相对较高,侧向油井见效慢 ,产量、含水相对较低。

平行“轨道”型特征:①、原始曲线初期曲率较大、压力变化速率较大,随后慢慢变平缓,相对于弯转曲折型,曲线初期曲率变化小;②、曲线早期呈单位斜率直线;③、压差和导数曲线分叉后,开口较小,导数曲线呈1/4或1/2斜率直线形态,两条曲线呈基本平行趋势;④、曲线无平面径向流和外边界影响特征表现。

表明测试井近井地带裂缝渗流特征突出,与周围地层孔隙渗流形成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单一方向的线性流动特征,但地层整体流动性差。这类注水井对应的油井表现出高渗带方向油井无水采收期短、油井易发生暴性水淹,侧向油井地层能量得不到补充,处于低能开采,平均地层压力保持低于80%。

平行“轨道”型相对于弯转曲折型,在油井生产动态上表现的方向性更明显:高渗带方向油井见水周期更短,含水上升速度更快或产生含水突变现象;侧向油井能量补给更困难,主侧向生产差异更大。

根据以上三种曲线所代表的储层渗流类型,在堵水措施选择时优先选取平行“轨道”型和弯转曲折型注水井,并结合其对应的井组生产情况:若井组明显有油井发生暴性水淹或主侧向油井生产差异明显,同时确定该区块有较好的措施挖潜的潜力,可选择进行油水双向堵水;若井组所在区块裂缝线或高渗条带较长,其他测试显示存在多方和跨井组见水,单一注水井堵水不能有效控制侧向油井见水,通过实施沿高渗条带连片调剖,效果更明显。

2.利用试井资料判断井间连通性

理论研究:图1中曲线(5)为注水井的压降曲线,(1)-(4)为生产井的关井压力恢复曲线。根据生产井压恢曲线与注水井压降曲线的接近程度,可以判断两井的压力平衡程度或井间连通性。

由图可知:1号井处于超注环境;2号井处于压力平衡状态或连通性好;3号和4号井与5号注水井的连通性较差,或压力平衡得比较慢。

判断油水井连通关系:以p27-23为例,该井测压前日产液4.88m3,含水30.8%。试井曲线显示p27-23与p28-23连通性较好,p28-23关井后,p27-23的含水呈下降趋势。

四、试井资料在安塞油田长6油层堵水措施的应用

实例:p34-15井组沿裂缝线连片调剖

p34-15进行注水井压降测试双对数曲线表现出有限导流垂直裂缝模型,注水井沿高渗条带单向驱替较明显,对应井组油井生产差别较大,含水最高达62.2%,最低含水8.4%。通过p34-15与其他3口油井的试井资料初步判断坪34-15与坪35-16连通性较好。

2011年对该井组实施沿裂缝线连片调剖。措施效果较好,5口油井含水下降,从措施后的生产情况来看,坪35-16的含水下降幅度最大,至当年年底累计增油781.2t。

五、结论

1.安塞油田长6油层试井曲线主要可分为三类:均一型、弯转曲折型和平行“轨道”型,分别对应着孔隙型渗流、孔隙裂缝型渗流和裂缝型渗流。

2.利用一井组多口井的同期试井资料进行井间连通性判断分析,可初步确定井组来水方向。

3.注水井弯转曲折型和平行“轨道”型均表现出单向驱替特征。

4.孔隙裂缝型渗流井组存在优势方向,裂缝型渗流井组见水方向明显。

5.对于孔隙裂缝型渗流井组,主侧向油井生产差异明显;裂缝型渗流井组发生暴性水淹,适宜进行堵水调剖措施。

6.油水井双向堵水或者沿裂缝线连片堵水效果优于单井堵水调剖。

参考文献

[1] 刘能强.实用现代试井解释方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6.

[2] 李虞庚,姚振年,等.试井手册[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3] 钟松定.试井分析[M].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李丹(1982-)女,汉族,陕西华县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油田开发地质工作。

杨蓉(1982-)女,汉族,湖南津市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油田试井资料解释工作。

胡桂林(1981-)男,汉族,云南丽江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油田开发地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