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运用多媒体 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运用多媒体 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正如任何新生事物都有其不完善的一面一样,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可谓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语文教师要把握语文学科自身的特殊性,从语文教学的目的出发,使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让多媒体技术真正服务于语文教学。下面结合实际教学,谈一下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作用。

1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儿童兴趣,刺激儿童的材料,然后让儿童自己去解决问题”。系统论告诉我们创设必要的学习情境,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潜能。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软件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自于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以及对知识的渴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知识的渴求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在介绍关于《鲸》的说明文时,学生在枯燥无味的文字中掌握有关鲸的科学知识,实在有些生硬、乏味。而在课前编辑制作鲸在海洋活动的录像,并配上解说词。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使他们“亲眼目睹”了鲸呼吸时喷出的不同水柱的形状(垂直,又细又高;倾斜,又粗又矮)也能判断出它是须鲸、还是齿鲸了,还有它们进食的过程等。他们在观看录像时注意力非常集中。看完后,要学生说说对鲸的大致了解,学生们热情高涨,都积极举手回答。这正是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动态、逼真的画面效果引起学生的兴趣,刺激他们的大脑皮层产生兴奋中心。学生们看到这新奇精彩的画面时惊叹不已,迅速对感知的事物做出积极的心理反应。从而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自觉、自愿地学习,为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2 丰富教学内容,陶冶学生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而课本中一些文章在空间、时间上与学生的认识相脱离。学生很难理解当时的情景,给教学带来极大的阻碍。多媒体如一缕春风,抚平了这方面的缺陷,唤起强烈的真实感。当绚丽多彩的画面鲜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无不为之震惊,为之感叹。如讲授课文《丰碑》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提问:“丰碑” 是什么意思?课文中的“丰碑”具体指什么?用多媒体演示:大雪纷飞,在一棵大树下,军需处长被大雪覆盖着,如一座晶莹的丰碑。接着,教师启发学生:军需处长怎么会冻死的?在冻死前是怎样的情形呢?导入重点段的学习。多媒体演示:画面渐渐清晰,出现了老战士的形象,他冻僵了…… 学生通过朗读分析,理解了军需处长的一心为公、毫不利己的高贵品质。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他的精神,可用多媒体把两个画面结合起来:老战士冻僵了,雪越下越大,覆盖住他的身躯,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运用多媒体,通过两个场景的对比,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使学生的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

3 模拟过程,使学生获得 “真” 的感受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提供周围熟悉的真人真事,更具有感召力。多媒体的模拟功能,能帮助我们实现这一愿望。它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的限制,把文学艺术中的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既缩短了课堂教学时间,又增加了课堂信息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飞夺泸定桥》攻天险一段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奋不顾身”一词,可用多媒体模拟喊杀声、枪炮声混成一片,红军战士不怕危险,奋勇夺桥……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定格放大让学生仔细观察几个红军战士夺桥的动作(铺桥、冲锋),用“红军战士夺桥奋不顾身、有的……有的……有的……”进行说话训练。在视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运用词语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 启迪学生思维,促进知识内化

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偿认为:通过自身活动所得到的知识与能力比旁人硬塞的理解得透彻,掌握得快,同时也善于应用。一般来说,还可以保持长久的记忆。传统课堂教学,只讲知识,只讲现成结论,不讲方法和获得结论的过程,只要求学生学会,而轻视会学。多媒体应用在提供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等多种教学信息的同时,使学生通过多种感知获取有关信息,提高认识的效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用平常教学手段方法说不清的含义,将抽象复杂的知识连续分解为简单的信息,展示思维过程,增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从而达到知识内化。如教《捞铁牛》一文时,教师为了揭示“捞铁牛的过程”这一重点时,采用 (1) 用投影仪将每个“准备工作”的画面逐一显示出来,让学生清楚每份准备工作的相关联系。(2)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屏幕显示捞铁牛的具体过程,让学生清楚看到“沙铲到水时里后船逐渐上升,绳子越绷越紧,铁牛渐渐上拨”等一系列的现象。在提供丰富感性材料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思维环境。在此基础上来真正了解怀丙和尚做准备工作的意图何在,给学生创造一个反思的平台。如“船为什么会上升?铁牛为什么会上拨?”等一系列问题。这时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使其真正进入知识探究的情境,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从而达到知识内化。

5 点化难点,引导学生积极创新

一堂课是否优质,主要是看重点和难点能否突破。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多媒体自身的优势为我们更好地突破重难点提供了有利的条件。1.化抽象为形象,化概括为具体。由于多媒体可以提供声像并茂、视听结合的客观世界的表象,将抽象、概括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可感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了联系,化难为易。如《鸟的天堂》中有一段描写榕树的叶子:“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学生理解“颤动”一词是个难点,“颤动”字面上可解释为“抖动”,但光理解这些是不够的。这时,教师可用多媒体演示:晨曦中,那青翠、油亮的新叶在微风中轻轻地颤动……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点拨,学生便领悟到了“颤动”一词的含义。这样,学生就经历了感知理解运用,抽象具体抽象的过程。2.化静为动,化虚为实。想象、联想是作者从客观实体上生发出来的。以多媒体为载体,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以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例如,教学《荷花》一课时,引导学生理解“我仿佛也成了一朵荷花”是一个难点。如何突破难点呢?先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满池荷花。它们姿态各异,看着看着,我仿佛也成了一朵荷花。接着,多媒体演示:我在荷花中翩翩起舞,满池的荷花也随我一起翩翩起舞,蜻蜓向我飞过来,告诉我飞行的快乐;小鱼向我游过来,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小作者的观察想象,整个难点的突破是在欣赏的过程中完成的。

有人曾这样打比方,现代教育技术之于教学,犹如化妆品之于美女。施妆得当,则美女更美;施之不当,则美女变丑女。所以我们要正确审视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位置,让多媒体在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止是陪衬如化妆品,不止是点缀如漂亮服饰,要尽可能成为浑然一体的血肉――即教育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