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探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有人称之为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是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满足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欲望。那么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呢?在研究性学习中老师如何实现角色转换呢?我反思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一年来,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供大家参考。
一、认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实现教学理念的转换
研究性学习具有显著的特点:自主学习、直接体验、个性发展、注重归纳、关注过程、淡化结果。
在第一次新教材培训会上,当大家听到“研究性学习”这个名词时,都有点茫然。“调查家庭所用燃料的性能、价格、资源蕴藏情况及燃烧产物对环境的影响,对家庭燃料的选择及如何使其充分燃烧提出自己的看法”这种闻所未闻的教学课题怎么组织教学?有些内容连老师自己都不太明白,怎么教学生?学生提出稀奇古怪的问题我们回答不了怎么办?……这些问题十分普通地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但通过一年的摸索,我们欣喜地发现,我们已经在与学生一起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了教育理念的转换。—年的实践给教师的影响是深刻的,即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一个好的老师只要想办法开发学生的潜能,那么创新的欲望、创新的思维火花就会不断闪现在学习过程中。
与以往的学生相比,这一届的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明显表现出:对化学与生恬、与社会、与环境的联系关注得多了。我们的第一个课题是:“调查本地区燃料的种类、性能、发热量,价格及燃烧产物对环境的影响,提出合理使用的建议。”我给学生进行了一般性研究过程的示范,包括小组讨论、方案制订、分组收集数据、小组汇总数据、归纳整理结论、公开汇报。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学生对化学与生活的思维大大发展了。在第二次选题研究时,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再满足于课本上的“人体组织的主要元素、我国储量较大的矿物元素的调查的选题”,而是选择一些很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如:臭氧空洞与紫外线辐射、土地过量使用化肥的调查研究、沿海地区加碘盐的食用状况调查分析,等等。
从本年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情况来看,教师的教学理念的转换是有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保证。学科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在目标、内容和学习方法等方面既有显著的区别,又存在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过于夸大研究性学习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差别,甚至对立地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对学习过程的心理活动认识不清所导致的。研究性学习以学生自主活动、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归纳结论为主要活动形式,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分析给出的和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比较、类比和归纳。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教师的这种角色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的补充和延伸,是教师向学生展现人格力量,引导学生追求真理,展现智慧、艺术、毅力等人性化力量的良好契机。
二、落实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体现教师地位的转变
研究性学习的成效,关键要靠教师的指导,不少高中学生尚处于依赖教师迷信课本的阶段,这是长期受传统教育影响的结果,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认识。从工作实践看,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包括:选题指导、研究过程指导和研究结果的评价指导等。
1.选题指导
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与所学化学知识相联系,选择反映事物本质与内在联系的主题为核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调查研究能拓宽、深化所学化学知识,强化化学研究,提高收集、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课题大体可分为三类“实验探索类、调查研究类、科技创新类”。
对于实验探索类的研究性课题应选择具有化学知识迁移和开发应用价值的课题,同时应具有学生动手、能理解、易分析等特点。例如:喷泉实验的原理及其实际运用、海带中碘元素的检验、实验室制取氧气中不同催化剂制氧效率的比较等。
对于调查研究性课题应选择与社会科技直接关联的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关注社会、人文。如“市售补钙保健品种类、钙的存在形式和钙元素含量的调查”,“调查太阳能热水器的种类和原理、比较太阳能热水器和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的优缺点,分析太阳能节约电能或热能的量”等。对于科技创新类的研究性课题应让学生从发现问题中提出课题,如“海水中船体防腐装置的设计”、“人类与宝石”、“清洁剂的原理及其改进”、“生活污渍的清洗试验”等。
2.研究过程的指导
研究过程的指导应落实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指导,研究程序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和指导),介绍课题研究的意义,明确课题研究的分工,组建课题研究小组,指导撰写研究计划,修改计划并明确注意事项。然后教师展示研究的部分资料,示范性地演示研究的浓缩过程。
第二阶段(指导开展研究),收集信息,组织人员分工,设计记录表格,相关人员到相关场所开展有步骤的调查或研究,并真实地记录第一手的数据资料,特别注重自己的猜想及结论的及时记录,在收集汇总信息的基础上开展组内交流,求同存异,撰写研究报告,对特别分歧之处应指导学生进行重复性调查或实验。
第三阶段(评价、交流、总结),在教师阅读研究报告或听取研究组组长口头汇报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公开汇报交流、评价。在此过程中还应重视协作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指导,培养相互尊重的意识和共同合作的能力。
在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中教师的作用是导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遇到疑难时的指路人而非直接解决问题的人,是学生遭遇挫折时给予学生信心和勇气的朋友。
3.研究结果的评价指导
研究结果的评价重在研究过程的评价,研究方法的评价,研究过程中新点子、新主意的评价,研究过程中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完成研究任务的意志品质等的评价。
三、挖掘研究性学习的价值,探讨积极的评价机制
针对研究性学习目的,评价机制的原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2)着重研究过程评价,更多地给予鼓励,重视态度、意志、品格的价值;(3)注意发挥形成性评价的作用,促使评价过程的动态化发展;(4)注意个人内差异评价,灵活运用绝对评价,促进评价体系由横向比较向纵向、横向二维体系发展;(5)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促使评价主体多元化;(6)重视研究小组内的评价,注重培养和谐的竞争与协作意识;(7)注重评语性评价,淡化等第评价,使评价内容更人文化。
评价是为了促进发展,一切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激发研究兴趣、培养创新意识的评价方式都是教师应当努力探究的。在教育理念转变的今天,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如何指导研究性学习,如何评价研究性学习是化学教师必须面对的研究性课题。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收集信息、实验研究、归纳结论,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作出范例。
最后,让我们一起品味一位学生在自我评价中的一段话:“研究性学习开始的时候不知道从何下手,我们几个人到处查资料、请教人,我们连续几个星期都在思考、讨论、修改、完善计划,当我们好不容易找到需要的资料时,我们欣喜万分;当实验失败的时候,我们都很伤心;当我们写完研究报告的时候,我们感到有从未有过的成就感——这是我们自己研究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