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模因生命周期理论探究流行语“忐忑”的传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模因生命周期理论探究流行语“忐忑”的传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忐忑”作为一个语言模因,它是通过复制而得到传播。它的传播势必遵循模因生命周期理论,经历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四个阶段。作为强势模因,它在意义和用法上都产生了变异,却仍然具有保真性、多产性和长寿性。

关键词: 模因;模因论;周期;忐忑

中图分类号: H0-①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55X(2012)04-0088-05

2011年12月20日,《咬文嚼字》杂志公布了“2011年十大流行语”,“忐忑”一词凭借着在2011年的高频度“曝光”,位列第十,成为了“2011年十大流行语”之一。 “忐忑”一词能够从比较陌生、不常用,一跃而成为炙手可热的词汇,其中“神曲之母”龚琳娜功不可没。她的一曲《忐忑》唱红了“忐忑”,使“忐忑”在2011年成为一个强势的模因,进入到了我们的视野和语言生活中。它的复制与传播是一种语言进化的表现,更是一种文化推动的表现,所以我们有必要从模因生命周期理论入手,去解剖其形成强势模因以及传播的过程。

一、模因论

(一)模因的概念

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步规律的模因论最核心的术语就是Meme(模因)。“模因”一词最早出现在牛津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的《自私的基因》一书。他所提出的“模因”是指“在诸如语言、观念、信仰、行为方式等的传递过程中与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类似的那个东西”。[1] 何自然先生将“Meme”译成“模因”不仅是因为两者在读音上相近,更重要的是有意让人联想它是一些模仿现象。“模因”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不同的是基因通过遗传而繁衍,模因要通过模仿来传播。[2]54

有一些研究者把模因描述为“病毒”,认为其可以在不同的个体中进行“传染”和传播,它通过非遗传的方式——模仿的方式,把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中的某些成分通过人际交往来传播和延续。携带模因的人叫作宿主,传输过程叫复制,宿主不断地向群体传播模因,模因也会不停地进行自我再生产,所以模因又是复制因子。

(二)传播与语言模因

传播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 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他们所属的群体、 组织和社会之间, 通过有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接受与反馈行为的总称。传播的社会性就在于人类能够运用描述或象征具体事物与抽象概念的各种符号来沟通彼此的思想, 调节各自的行为, 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去从事生产和其他社会活动。[3]1-3

模因是文化信息单位。它不仅具有基因的继承性,而且具有病毒的传播性。在传播过程中,模因的传播者把模因传递出去,模因便被新的宿主记忆,新的宿主又携带着这个模因,继续传递给下一个宿主,就这样,模因像病毒一样传播开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这种传染就是一个复制过程。即在另一个人的记忆里产生模因的复制件,使这个人成为模因宿主。宿主必须具有阐述模因的能力并能执行与模因有关的认知任务,这也意味着只有人才能作为宿主。而模因的传播又必须通过媒介才能进行, 媒介指任何能在宿主之间传输模因的东西。例如声音、图画、文字、报刊以及网络等等。 

何自然认为“模因作为文化基因,靠复制、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则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语言模因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2]55流行语“忐忑”得到复制并迅速传播的特点就如同寄生虫从一个宿主体感染到另一个宿主体一样,它从一个人的头脑被复制到另一个人的头脑,再从人的头脑诉诸于笔端、报端或口中,从这个角度来看,“忐忑”是一个模因。这种不断扩展到整个群体的自我复制过程, 正是模因的进化表现, 也是语言的发展和传播过程。

(三)模因的生命周期

语言作为模因,其生命力是由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否得到认同,能否获得广泛的复制和传播来决定的,而模因从被新的宿主选择后并被传递,要经过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等四个不同的生命周期:

同化(assimilation)。同化指呈现的模因被宿主注意、理解和接受。注意是指模因载体的显著程度足以引起宿主的关注,理解意味着宿主能将该呈现的模因纳入自己的认知体系。宿主会下意识滤掉与积累起来的传统文化相异或相斥的模因,选择性接触、理解、记忆与之一致的信息。如果新模因与宿主的已经存在的认知体系相适应,就有可能被接受。

记忆(retention)。模因必须在记忆中停留,否则它们就不能被称为模因。Dawkins将模因的传播过程比喻为寄生虫对宿主的侵染(Blackmore,1999:6)。模因在宿主的大脑里停留的时间越长,传播和影响其他宿主的可能性越大。

表达(expression)。为了能广泛传播,模因必须由记忆模式转化为宿主能够感知的有形体。这个过程就是“表达”。话语是最突出的表达手段。

传输(transmission)。模因表达需要有形载体或媒体。模因载体可以是书本,照片,人工制品,光碟等。在传输阶段,模因从一个宿主被传输到一个或更多的潜在宿主,传输的过程也叫做复制。[4]134

二、“忐忑”作为语言模因的传播机制

模因的复制不是说词语的原件与复件从内容到形式都完全一致。语言模因在复制、传播过程中往往与不同的语境相结合,出现新的结合,组成新的模因复合体。从模因论的角度观察,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有基因型的“内容相同形式各异”和表现型的“形式相同内容各异”两种机制。[1]58

“忐忑”作为语言模因的传播,也是以这两种方式进行的。

(一)相同信息直接传递——模因基因型传播

在实际互动交际中,当合适的场合出现时,有些信息就会在宿主的记忆中再现,宿主会很自然地不改动任何信息内容而直接将其传递出去,这是一种重复。“忐忑”就存在着这种模因基因型的传播。

《康熙字典》中解释“忐忑”为“心虚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心神不定”。它原本是个形容词,形容人“心神不定”,也就是说这个词的搭配对象是人,它经常与表示人的名词构成模因复合体。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