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职学校青年教师由“双师型”向“三师型”转变的模式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职学校青年教师由“双师型”向“三师型”转变的模式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中职教育的长足发展,国家对于中职教育给予了大力的重视和主持,也给中职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等职业教育要紧抓契机,通过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来实现教育的发展。中职教育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从“双师型”向“三师型”的的转变模式则成为重要支撑,本文将对此做简要探讨。

【关键词】青年教师;双师型;三师型;转变模式

一、转变模式的提出背景

近年来,中职教育迎来了一系列发展契机。国家早在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就提出了“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发展思路;同时提出了“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达到2100万,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规模基本相当”的宏伟目标;在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中提出要“实施示范性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建设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在09年的“两会”上,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08年“向中等职业学校中来自城市经济困难家庭和农村的学生提供助学金,每人每年1500元,惠及90%的在校生”的基础上,继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要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今年先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做起”。并且进一步作出了继续扩大招生规模的要求。大规模的扩招带来大量的青年教师涌入职业教师队伍,为职业教育增添了新鲜的血液。面对众多的政策倾斜,中等职业教育怎样能培养出优秀的中职学生,是中等教育必然面临的问题。而问题解决的关键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实现青年教师由“双师型”向“三师型”的转变。

目前,我国职教领域对于“双师型”教师模式的探讨相对较热,虽然现在对于“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界定还不统一,但归结起来主要包含教师需要一定深度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对学生提出的“知识”加“技能”的要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单纯的“双师型”教师不能满足当今学生对于职业规划和择业、心理辅导等方面的需求,所以“三师型”教师的转变势在必然。

二、转变模式的阐述

我们提出的“三师型”教师是指具有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能力、具有专业技术能力以及职业指导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现代社会信息更新迅速,社会提倡终生学习制度,这就在“三师型”教师的基础上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自我学习能力。

(一)青年教师需要具备对职业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思想教育、心理疏导的意识和能力

首先,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分开进行,由于相关经验的缺乏,两方面都很难做到对学生进行就业和职业指导,这就不能实现教学和育人的和谐统一,对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缺乏关注,不利于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因而难以实现使学生顺利就业的预想。

其次,随着这些问题的出现,家长、企业、学生都希望职业教育可以和企业之间实现无缝隙对接,这就要求学校专业设置和岗位需要无缝隙对接,教师的专业实践指导和岗位工作流程无缝隙对接,教师的职业指导和企业的职业需求无缝隙对接。这一切美好的愿望只能通过建设“三师型”教师来进行解决,这也正是“三师型”教师是是具有“双师+职业指导”(如讲师+工程师+就业指导师)的专门人才的生动解读。

再次,我们职业学校学生大多处于15-19岁年龄段间,他们往往更容易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他们往往表现出叛逆、没有自信心、人际关系不够融洽、不能实现中职学生的角色转变、心理脆弱、表达能力差、不善于与他人沟通、耐心低等心理问题。同时有加之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个人素养,是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低下,没有合适的奋斗目标,缺乏生活、学习热情,沉迷网络等一些思想、心理方面的问题,这必然影响他们的继续发展深造和提升,从长远来看,也造成了国家中等技能人才素质始终不高,中职发展停滞不前的状况。但青年教师和学生之间年龄差距小,代沟少,所以学生更愿意和青年教师进行交流。同时我们的职业教育也是以人为本的育人的教育,这就要求职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特别留意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

(二)青年教师必须具有自我学习、自我更新的意识和能力

大家知道,当今社会科学知识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更是日新月异。国家提出终生学习、全民学习的口号,“活到老、学到老”几乎已经成为全民共识。我们的学习理念也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应该固守陈规,守着自己曾经学到的那已经不合时宜的些许知识来装备自己,尤其是青年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知识,以及临近领域的相关知识,将“死”知识变“活”,以适应社会和学校以及学生的不断变化的需求。国内有研究者认为,一个教师所应拥有的知识包括:广博的普通文化知识;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坚实的教育专业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边缘学科知识和新学科知识;最新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知识;多元学科知识结构。因此,青年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和资源进行自我充电,是自己的知识新鲜鲜活,并且将广博的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实现所学知识的效益最大化,从而在工作中达到游刃有余,在教学中凸显特色,实现教法灵活灵活多样的转变,从而达到青年教师尽快成长的目的。

三、“三师型”青年教师成长新模式提出的意义

中职学校青年教师“三师型”成长模式的提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三师型”青年教师成长新模式的提出在理论上丰富、发展了中职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为中职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支持、指导。使他们的专业成长有条理、有章法,而不是自生自长,自由发展。“三师型”模式的实践意义在于该模式为中职学校青年教师的成长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内容,在端正态度,正确认识、加强责任心的前提下,学校通过严密组织、管理,和对原来教学模式的反思,可以解决他们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使他们的教育教学更加灵活,教学机制应用更加有效,最终可以培养出合格的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中职教育扩招50万[N].成都晚报,2009.3(9)

[2]王公晓.皮亚杰主客体关系理论及其借鉴意义[D].郑州: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

[3]周德义.思辨的哲学[M].长沙:湖南人们出版社,2006.

[4]朱益明.校本教师发展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4.

[5]饶从满,杨秀玉,邓涛.教师专业发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