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进口贸易溢出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进口贸易溢出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8-083-02

摘 要 进口贸易是国际技术溢出的重要渠道。本文在CH、LP等经典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通过构造适当的潜在技术溢出模型,使用1978-2007年我国产出,进口贸易和研发投入等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基于进口贸易的国际技术溢出技术知识存量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 进口贸易 技术溢出 经济效应

一、问题提出

所谓技术溢出是指在贸易或其他经济行为中,先进技术拥有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转让或传播他们的技术,促进当地企业技术和生产力的提高。在开放经济中,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国际间的技术扩散来促进国内生产率的提高。20世纪80年代,新增长理论开始将技术变动、进口贸易和经济增长三者联合起来研究,认为进口贸易是技术进步的一项主要原因,此后不少学者作了很多关于国际贸易技术溢出的研究,特别是从20世90年代以来,进口贸易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已经被大量的实证研究所证明。

二、文献综述

新增长理论认为,创新是一国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动力,Coe和Helpman(1995)①以此为基础,首次实证分析了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他们研究了1970到1990二十年间经合组织21个成员国和以色列的相关面板数据,发现国内外的R&D存量对一国的技术进步(用全要素生产率TFP表示)有重大影响。他们的研究成为后继文献的基石,此后的文献在上述基础上增加更多的控制变量来对贸易的技术溢出作更深入的研究。

在实证过程中,核心问题是如何度量外国溢出的R&D存量,Coe和Helpman(1995)在模型中用进口比例来加权得出贸易伙伴的R&D溢出,实证的结果是积极地,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各个国家的国内技术知识存量是不同的,根据Coe和Helpman(1995)的方法,如果将两个国家合并成为一个国家,那么就会得出合并后溢出的研发资本远远大于合并前两国分别溢出的研发资本之和,从而对TFP的影响较合并前增强,然而数据的简单加总是不可能对TFP产生新的影响的。

Lichtenberg和 Pottelsberghe(1998)②对CH模型进行了改进,用贸易伙伴国的产出来代替CH模型中的分母(本国的进口总额)。但是,由于出口额只占产出的一部分,而出口到某一个贸易伙伴(吸收方)的份额又只是总出口额的一部分,所以分子小而分母过大,不能准确反映出口所物化的技术知识存量,导致LP实证的关于贸易的技术溢出知识存量数值偏小。

随后,在CH和LP模型的研究基础上,国内外很多学者利用跨国数据对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的结果均支持了进口贸易对进口国技术进步的显著正向作用。

本文采用蔡虹,孙顺成(2008)③的公式变形和计算外国溢出R&D存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延长时间序列样本,对中国1978到2007三十年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测算技术知识存量的边际收益率,从而对国际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做一些新的尝试。

三、计量模型的设定

一般将技术知识存量的边际生产率定义为研究开发对生产率的贡献,利用广义的C-D函数可以推出这一边际生产率。假设技术进步是希克斯中性的,根据蔡虹,孙顺成(2008),有如下形式的C-D函数:

其中, 表示t年的综合技术水平, 、 、 分别表示第t年的总产出,资本和劳动投入, 为t年的技术知识存量, 、 、 均为常数。将上式两边取对数,可得:

= + + +

将上式两边同时对R求偏导,可得: ,其中 即为技术知识存量的边际生产率或边际收益率。本文的方法是先用最小二乘估计求出 的值,然后通过公式 得出每年的边际收益率。

四、数据来源及处理

在确定进入模型的中国的贸易对象国时,本文选择了G7国家。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以及OECD、NSF等机构的统计数据,OECD国家占有全球R&D支出的大部分份额,而OECD国家的R&D活动又相对集中在G7国家。因此,本文在实证研究中主要选取G7国家为样本点④。其中用GDP来反映总产出水平Y,数据来源为世界银行的发展指标数据库;中国的资本存量K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代替,数据来源为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K和Y的数据均采用1987年不变美元价格;L用每年年末从业人员来表示,数据来源为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R在这里表示技术知识存量,即被我国同化并吸收了的来自于进口贸易的技术知识存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i代表中国,j分别代表G7国家, 为j国在t年通过与中国贸易而溢出的技术知识存量。 为i国在t年对国家j外溢技术的同化能力系数。

1. 的测算

的测算是整个计量的关键,本文借用蔡虹,孙顺成(2008)的计算方法,用贸易伙伴国的出口总额 来替代贸易伙伴国的总产出 。公式如下: ,其中, 和 的数据来源于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库comtrade.省略/和各期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

2. 的测算

然而,从发达国家外溢的技术知识存量有多少能被中国吸收并转化为对TFP的贡献,还依赖于中国的技术吸收同化能力。Hur和 Wantanabe(2002)⑤推导出了技术同化能力系数的计算公式: ,其中, 是国家i从贸易伙伴国j进口的商品量, 是j国在t期的出口总额, 是i国(即中国)的技术陈腐率。这样,我们就可以计算得出 的值。

五、进口贸易技术溢出经济效应计量

实际操作中,将扩展的C-D函数两边同时除以L,其中假设 =1- ,可得:

这个经过变形的生产函数,把 、 以及 作为三个新的变量,通过最小二乘法的线性回归,可得出 、 和 的预测值,回归结果为: =0.6398,T检验值=12.6695, =0.1494,T检验值=1.7139, =0.9732,F检验值=527.44。从回归结果来看, 为0.975,修正的可决系数为0.973,这说明此模型对样本拟合很好,F检验值远大于 的临界值,说明该模型在95%的概率下显著成立。T检验也全通过。

由此将 值带入知识存量边际收益率的公式,经过计算整理可得中国进口贸易技术溢出知识存量的边际收益率 ,进口贸易技术知识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产出弹性为0.1494;平均边际收益率为2.29%。

六、结论

本文在CH、LP等经典模型的基础上,借用适当的模型和计算外国溢出R&D存量的方法,通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基于进口贸易的国际技术溢出技术知识存量的经济效应。得出了和前人研究相似的结论:国际贸易是技术溢出的重要渠道;进口贸易在我国技术吸收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平均边际收益率达到2.29%。

但是,国际贸易技术溢出问题是很复杂的,本文只是从一个角度证明了进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实际中进口贸易技术溢出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进口渗透率、人力资本、贸易开放度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等,这些因素如何影响进口贸易中的技术溢出,是本文没有涉及到的。

注释:

①Coe D T,Helpman E.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5.39(1):859-887.

②Lichtenberg F,Pottelsberghe de la Potterie.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a comment.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8.42(8):1483-1491.

③蔡虹,孙顺成.进口贸易技术溢出的经济效应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5-29.

④方希桦,包群,赖明勇.国际技术溢出:基于进口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2004(7).

⑤HurK,Watanabe C.Dynamic process of technology spillover:a transfer function approach.Technovation.2002.22(7):437―444.

参考文献:

[1]Kwang In Hur,Chihiro Watanabe1 Dynamic process of technology spillover:a transfer function approach.Technovation.2002(22):437-444.

[2]CohenW M,LevinthalD.Innovation and learning:the two faces of R&D.The Economic Journal.1989.99(397):569-596.

[3]Lumenga-Neso,Oliver,Marcelo Olarreaga and Maurice Schiff.On"Indirect"trade-Related R&D Spillovers:A Count.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1(42):1483-1491.

[4]李小平,朱钟棣.国际贸易技术溢出的门槛效应――基于中国各地区面板数据的分析.统计研究.2004(10):27-33.

[5]李小平.国际贸易与技术溢出:途径及测算研究综述.财贸经济.2008.5: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