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例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患儿抢救后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例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患儿抢救后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6-0426-01

病例:患儿,男,3岁,支气管炎,医嘱给予青霉素静脉滴注治疗,输液前皮试结果是阴性的,在输液过程中,患儿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眼睑水肿,及时发现,立即关闭输液器的调节器开关,将患儿抱入抢救室,置抢救床给予抢救,给予吸氧,遵医嘱应用抗过敏药,并对症支持治疗,最终,患儿抢救成功,确诊为青霉素过敏反应。

经过对此例病例的抢救后,引起了思考:青霉素过敏反应的确发生迅速,要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争分夺秒地抢救,抢救及时,措施得当,病人逆转的机率就会大,关键在于抓住抢救的最佳时机,时间在抢救中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此病例在输液前即做了过敏试验,结果为阴性,可在输液过程中发生了过敏反应,护士首先给予关闭调节器开关,但维持了静脉通道的通畅,为抢救时用药提供了用药途径,省去了重新开放静脉通道的时间,为挽救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青霉素具有杀菌力强、毒性低的特点,临床应用广泛。但青霉素易致过敏反应,人群中有3%-6%对青霉素过敏[1],而且任何年龄,任何剂型和剂量,任何给药途径,均可发生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各种青霉素前都应先做过敏试验,试验结果阴性者方可用药,用药过程中也要加强观察。

过敏反应的机理

过敏反应系抗原与抗体在致敏细胞上相互作用后引起组织损伤和生理功能紊乱。青霉素属于药物的半抗原物质,进入机体后,其降解产物――青霉噻唑和青霉稀酸与组织蛋白结合成全抗原――青霉噻唑蛋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IgE,由于IgE与组织细胞具有特殊的亲和力,故形成的抗体固定在某些组织的肥大细胞上和血液中的白细胞表面,使机体呈致敏状态,当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再次接受类似抗原刺激后,即与特异性抗体(IgE)结合,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导致细胞破裂,释放组织胺、缓激肽、5-羟色胺等血管活性物质。这些物质作用于效应器官,使平滑肌痉挛、微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腺体分泌增多。

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

(一)过敏性休克:一般在作青霉素皮内试验或注射药物后数秒或数分钟内闪电式发生2,也有的于半小时后出现,极少数病人发生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

1.呼吸道阻塞症状:由于缺氧和窒息,病人主观感觉胸闷、喉头堵塞伴濒危感,客观表现气急、紫绀、口吐白沫。2.循环衰竭症状: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由于脑组织缺氧,病人表现烦躁不安、头晕、四肢麻木、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4.皮肤过敏症状:瘙痒、荨麻疹及其他皮疹。

(二)血清病型反应:一般于用药后7-14天内发生,临床表现和血清病相似,有发热、关节肿痛、皮肤发痒、荨麻疹、全身淋巴结肿大、腹痛等。

(三)各器官或组织的过敏反应:1.皮肤过敏反应主要有皮疹或荨麻疹,严重者可发生剥脱性皮炎。2.呼吸道过敏反应:可引起哮喘或促使原有的哮喘发作。3.消化系统过敏反应可引起过敏性紫癜,以腹痛和便血为主要症状。上述症状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存在,常以呼吸道症状或皮肤瘙痒最早出现,故必须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并加强观察。此病例即表现为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

1 就地抢救 立即停药,使病人平卧,注意保暖。

2 首选肾上腺素 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病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险期,此药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它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输量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

3 纠正缺氧改善呼吸 给予氧气吸入,当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肉注射尼可刹米或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或配合施行气管切开术。

4 抗过敏抗休克 根据医嘱立即给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或用氢化可的松200mg加5%或10%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根据病情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等。病人心跳骤停,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

5 纠正酸中毒和使用抗组织胺类药物,遵医嘱应用。

6 密切观察病情并记录 密切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病情变化,对病情动态做好护理记录。病人未脱离危险,不宜搬动。

此例病例既是按照上述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抢救的,因为此患儿的过敏反应发生于输液过程中,本身就有静脉通道,并且维持通畅,在抢救时立刻就用上了药,抢救时间把握得很准,为抢救患儿的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所以,静脉通道的通畅在抢救的过程中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参考资料

[1] 李晓松主编,护理学基础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8

作者单位:236000 安徽阜阳卫生学校 护理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