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处世 第11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处世 第11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朋友曾对我笑道:“一个作家作品含金量有多少,看看他出书的多少就可以知道,那些少年作家的书一架子一架子地摆着,翻翻,我只想笑!”

仔细想想,这话确实有道理――某些作家名气越来越大,写书的速度越来越快,出书的数量越来越多,文字却越来越臃肿,思想却越来越浅薄。

最近,似乎掀起了一股“季羡林热”――书架上摆了许多他的书。但我想,他应是上述规律之外的人,毕竟年近百岁了,一生的作品恐怕连他自己也数不清了,整理出版几本书应该是不为过的。

和我一起逛书店的同学说:“季羡林作品的文学价值在于和季羡林同时代的作家们大都不在了。”

同学的话很含蓄,但我能听出他话中的意思。

其实,季羡林的作品还是有阅读价值的。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追求的风格是:淳朴恬澹,本色天然,秀色内涵,形式似散,经营惨淡,有节奏性有韵律感,似谱乐曲,往复回还,万勿率意,切忌颟顸。”他的文章里里外外都透出一个“真”、一颗运笔的苦心,比如曾经读他的《赋得永久的悔》把眼眶都读湿了。

插上一句,2008年高考语文阅读文《雾》正是季先生的大作,而我在前些年就已随《雾》到加德满都领略过这种天地间的朦胧美,这也应是幸事一件吧!

其实,读季老的《读书・治学・写作》一书时,心中并非十分舒畅,书中有些观点我有些难接受。

比如他说,清代乾嘉时代考据之风的形成是中国学术发展的内因所决定,与文字狱之类的外因无关。

比如他说,读这样一本书(《红楼梦》),主要是欣赏它高超的艺术手法。那些把它政治化的无稽之谈,都是不可取的。

比如他不赞成青年人写朦胧诗,不同意泰戈尔写诗不限韵的观点。

……

这样的观点似乎都较片面,都有些局限性。这叫我心中有气但不知向何处发。

但季先生又说过,他坚持自己的观点,但并不要求别人接受。并且他许多文章后面都钉了个词――野叟献曝。

我想,这就是读他的文章时感到一种伟大的人格笼罩着自己的原因。

作为一个学者,致力于研究,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但又不靠自己的强势去压倒别人的观点,而是以谦虚不失坚定的态度提出自己的观点。

他说过,对于不同观点都应有所了解,不能因为自己“立场”问题一味排斥别人的观点,而唯一正确的方法是:采取其合理之处,扬弃其不合理之处。

我想,这一点季先生应该是做到了,比如本书中收集的不同年代的文章就常出现前后观点相左的现象。

其实,做人真的不需要太多“弯弯绕”,世界的复杂与简单取决于人心的杂乱与纯净,当你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习,真诚的心灵对待他人,谦虚的胸怀容纳社会,世界真的很简单。

突然又想起了《士兵突击》里的一句话――人不是做出来的,人是活出来的。

我想,季老是最能诠释这句话的。他已走过了98个春秋,成为名人大概也有几十年了吧!而他与那些出道十余年就广遭非议的作家们相比,受到那些评论家的指责竟那样少!不是“言多必失”吗?我看倒未必,一位近百岁老人的言论会比四五十岁“小孩子”们的少?重要的不是言论是否合人口味,而在于处世之道能否得到人们认同。

季老研究了一辈子佛学,活到现在似乎也成了人们心中的一尊佛。到这时,再想想那位同学的话,似乎也对――世上有几个能和季老一样长寿,又有几人能和他一样修炼成佛?行走于世上的还是些凡夫俗子,即使他们有说破天的能耐,又怎能又怎敢将唇枪舌剑指向端坐于九天之上的佛呢?

又想到书架上热卖的“季版”图书,心中升起几缕哀伤――

只希望这不是回光返照,不想看到佛陀的涅……

邓济舟

人立身于世,处世的哲学,定是学得一种宽广,一种博爱。作者不仅是读书,更是在读人,读一种广博之气和兼容并包的底蕴,这是我们通过自省提升人格的必需,也是发现自我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