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面对“考试”,我们怎么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面对“考试”,我们怎么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一学期的考试又结束了,笔者所在班的学生对自己满意,笔者作为教师也为他们能正确认识考试、接受考试而开心。有这样的结果与平日对“考试”的思考分不开,在此想把它表达出来。

关键词:考试 考试的作用 学生 教师 家长

一学期一次的期末考试已经落下了帷幕,作为一个教师,不仅该关心孩子的考试的成绩如何,更应该反思的是学生在参加考试的过程中能够有什么收获。

我作为一位站在三尺讲台刚刚两年的年轻教师,说实话真有压力。每次考试时自己先紧张,看到孩子们无忧无虑地在教室外奔跑,越来越放松,甚至出现比平时更多的令班级不稳定的因素,真是火冒三丈。所以复习期间班级就像硝烟弥漫的战场,又吵又乱……平时乖巧听话的孩子也变得不再听话,最后大家都筋疲力尽,自然考试成绩也不理想。

我也经常安慰自己,考试成绩不是衡量一个孩子唯一的标准。但事后总是在思考,考试究竟是什么?在孩子眼中究竟是什么?是不是考试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不是自己在指导学生进行考试的过程中方法出现了问题?还是孩子本身对考试有排斥心理?

经过认真的考虑,我认为考试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衡量工具。就教师而言,考试能检验出教师有没有深入地理解学科要求;有没有抓住每一个教学板块的重难点;有没有和学生互动,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就学生而言,考试检验的是学生平时总的学习情况,平时有没有自己的目标;有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有没有注意力集中地听讲);有没有良好的学习品质(有没有自信心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尤为重要)。

我结合自己的考试经历,又在班上作了询问调查,孩子的回答让我明白了问题所在:学生觉得考试就是家长和教师为难自己的法宝;学生觉得考试来临时,所有人,包括教师、家长都有很高的期待值,都特别紧张,所以自己很紧张;孩子想把试考好,但是没有信心。

就以上的三个问题,我觉得一定要遵循“功”在平时这样的教学理念,绝对不能把所有的学习任务都压到考试,绝对不能搞题海战术,考试考的是平时,应该用考试这个“工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即使不复习,孩子也应该能对所学习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理解;能有结构有体系地说出自己的所学;能说出自己所学部分的重难点。为了达到这一点,平日工作中我和我的学生们共同努力,主要有以下一些做法:

一、增强自信心

1. 告诉学生教师眼中的“考试”

自从自己反思过后,我就告诉学生,考试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绝对不是为了为难他们,就是想检查一下他们平日的学习情况,主要检查平日是否有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是否有自己的思考。

我在平日里教育学生,学生这个年纪就应该是积累的阶段,动脑读好书是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所以有许多孩子在这个想法的指导下,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孩子不再认为学习是为了完成教师和家长的任务,会很自觉地去学习。

所以当告诉他们教师要的不仅仅是分数,更多的是留给他们进行反思的依据,大部分孩子都能够有信心去面对自己的考试,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了目标和动力,平日学习更加积极有效。

2. 确立目标

每一个集体和每一个人必须有目标才能前进,当外在的要求变成了内在目标时,这个团体或个人就有了动力,当遇上困难时,才会想办法不遗余力地克服困难,最终达到目标。

根据我们班的具体情况,大家共同提出了班级总的奋斗目标:我奋斗,我踏实,我坚持,我成功。同时要求每一个学生胸中有大志,并要求他们定一个学期目标,一个月的目标,并且每一天都给予固定时间让他们反思自己一天的成果和不足,就这样,孩子们每天都精神抖擞,偶有懈怠,也会被周围的人激起热情,继续奋斗。当这些成为了习惯,他们就变得懂事,有思想起来。这时的他们希望用考试来证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考试不再是问题,学习不再是问题,做人也不再是问题。

3. 实施激励机制

孩子就是孩子,虽说人人都有目标,但是一学期要一个个孩子一如既往地努力,还是有难度的。

大部分人更喜欢听表扬的声音,表扬不但可以激励被表扬的人,更重要的是它给予周围人榜样,给予了周围人信心和勇气。

就这样,本班的夕会课上各科的科代表表扬作业认真、听课认真、发言积极的同学,并对下一次课提出建议;班委表扬班级的好人好事,并对第二天工作做出安排;同时小组内也会进行小结。从而人人心中有数,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

教师最后邀请所有被表扬的学生起立,全班报以热烈的掌声,所有孩子都渴望成为祝福者,都渴望为明天的学习生活积累信心,所以每一天都欣欣向荣。

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1. 菜单式作业

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如果布置相同的作业,会出现能力强的孩子吃不饱,能力差的孩子吃不了,两种孩子对做作业都没有激情。

所以我们班就布置菜单式的作业,让孩子来自由地选择,这能看出一个学生对自己的认知和一定的学习态度;同时也有挑战性,让学生根据当天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能力选题,孩子往往会选择一些对于自己稍有难度的题。这样,孩子逐步学会了选题,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过程,因为他们一定会考虑所有题目才作决定的,久而久之,选题越快,他做的题也会越有思考价值;当孩子费精力解决了自己所选择的问题后,就会有成就感,有自信心,同时更乐于去挑战。作业不再是负担,而是如游戏般快乐。

2. 自己根据所学做复习资料

平日学生上课都很认真,也都有记笔记的好习惯,最后复习时,应该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有自己做复习提纲的机会,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自己的才能,查漏补缺,从而脱离题海战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孩子做的提纲内容不完全是对的,还得在个人或小组认领了任务之后,及时和教师联系探讨,然后由学生自己当小老师,自行讲解。这种办法使得学生积极性大增,谁都愿意为提纲添砖加瓦,因为他是学习的小主人,为班级做出了贡献,会赢得尊重。孩子们也都乐于探讨学习上的话题,经常为了一个内容争得面红耳赤,看到这种情景,我真是欣喜。

在这次期末复习中,我们班人人都参加了编提纲的活动,所以孩子们并没有出现考前萎靡不振的状态。每天都精神饱满,孩子自主学习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强了,我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盯着他们作业,背书,都是他们主动要求展现自我,主动要求布置作业。

3. 自编题目

都说要将教――学――用融为一体,我们平时有练习可做,所以已经得到了一些锻炼。但这种锻炼都是别人出题,自己只是思考如何去做,我认为这仅仅是初步的“用”,真正的“用”像庖丁解牛那样,把每一个知识点都摸得很清楚,同时搞清楚与别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然后能拆能合,把这些知识点进行有机的组合,举一反三,形成难度程度不同的题目。学生之间互相考一考,孩子个个热情高涨。

我作为教师,和学生一起把握了题型,由学生自己发挥,自己编题,然后他们互相考核。班上竟然出现了小题库,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做题,比我要求他们做效果好得多。

自编题目只是在这次期末考前我想出来的办法,看来这个方法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实现,尤其是能力强的学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三、教师和家长的改变

1. 教师的改变

当我坚信孩子考不好,家长和教师也需要反思的时候,我就决定,今年的期末考试绝对和以往不一样,坚决不发火,无论孩子做什么,我都用心去看,用心去听,去理解他们,都宽容他们,毕竟丝毫没有上进心的孩子是没有的。我把这个决定告诉了孩子,孩子们用热烈的掌声回应了我,也许是因为我与他们之间建立的信任更加深了。

可是第二天就出现了令人棘手的事情,我们班的几个成绩不错,但是体力好又爱玩的学生下课后什么也不做,就知道在楼道里打篮球,哄闹声一片,影响了教室里探讨问题的学生,还吸引了其他班学生的眼光。这不仅仅影响了本班复习的情绪(因为他们来不及上厕所,每节课都迟到),还会影响其他班。当时我就想找他们,想批评他们。

但是想想他们平时的表现,觉得有些蹊跷,找他们来,一个个垂头丧气,我只是问他们为什么。他们坦率地告诉我:因为家长现在额外布置的作业很多,每天一放学就只有写作业,就想发泄不满。反正回家也要学,在校就多玩。了解到这儿,我庆幸我没有发火,我只是说,成长是一个过程,面临问题要想办法解决,但是不分轻重缓急,不考虑后果,不科学,没有任何意义。

但我也明白了孩子的累,针对这件事情,经过全班的讨论,一致决定吃完午饭后,我班就架起两个简易的篮球框,用纸团自制了篮球,学生吃完饭后可以玩上半小时,但短短的课间就不要玩了,这个结果被所有的孩子接纳。

同时我们班下午的夕会除了评常规外,更多的是讲身边的人和事,还增加了讲故事、讲笑话、读今日报纸等内容,让学生有愉悦的心情;本班还自创了教室内的活动操,让孩子放松放松。虽然没有我的严厉,但孩子们依然努力。这真值得思考,看来平日应该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这样孩子会更快乐。

2. 家长的改变

家长是影响孩子的人之一,想让学生学习好,还得和家长配合好。在考前两个礼拜,我就在联系册上写了,建议家长尽量地放手,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来自己复习,而不是搞题海战术;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休息和玩耍,不让考试成为孩子心头的重担;让孩子有空间自己思考,不为家长的唠叨所干扰。

对于后进生,我为他们开了“独门秘方”,既鼓励他的信心,也要求他的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至于家长,我专门打电话联系,先请他们放心,并把如何帮助孩子的方法及帮助孩子的内容都用卡片写给他们,考下来还真是见效。

这时,考试成绩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家长不在焦急万分,孩子们有了家长的理解和关心,有了自由的学习空间。

四、反思

考试究竟应不应该存在?以何种方式存在才算合理?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在寻找平衡点。本文不予以探究。

个人这样认为考试的功效一定有不全面和不深刻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得认真思考。但是,面对考试,我们不要惊慌,不要有太大压力,不要使孩子无所适从。我们应该从孩子的长远角度出发,恰当地使用考试这个工具,发挥它恰当的评价功能,让它调动孩子的的积极性,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意志品质和习惯;使家长和教师也不断地反思自我,并且使家长、教师与孩子能更好地相处。从这些方面上来说,怎样看待考试就有怎样的做法,愿大家也一起思考,尽量发挥考试这种评价手段的正面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