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地理教学中的直观教学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地理教学中的直观教学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直观教学法是指教师借助图片、模型、标本、动作、语言和电化教学设备等进行教学的方法。直观教学,对于初中学生获得地理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能直接揭示对地理事物的感性认识,达到对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可以使抽象化为具体,比较容易就能掌握地理知识。地理教学中的直观教学可以化文为图、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从而大大降低教学难度,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也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一 直观教学,化文为图

1.利用课本插图,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和分析,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各种地理事物是用各种地图呈现出来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把各种地图形象化。同时,通过观察和分析还要注意把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找出其相互关系,查明其地理规律。

例如,在讲“中国气候”一节时,本节的主要内容是总结中国的气候特征。在教学中没有像以往先总结出几个特征,然后进行分析。而是,第一步,指导学生读课本中的“中国一月气温分布图”、“中国七月气温分布图”,总结我国冬夏气温特点,进而说明我国有多个不同的温度带,并指导读我国温度带图;第二步,读“中国降水分布图”明确我国由于各地降水不同,从而形成了四个干湿地区,并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第三步,让学生根据组成气候的两大要素分析我国气候类型并指导读“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让学生注意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经过以上三步,学生能综合分析出我国气候的两大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这样学生能从这些图中获取大量的地理信息,并将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得出结论,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有意补充图像进行直观教学

地理教学,仅凭插图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我们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适时补充一些景观图、结构图、示意图、漫画等进行教学。初中地理新教材中的景观图,包括摄影图片和描绘图画两类,前者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后者则能重点突出,两者都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生活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学生,难以直接感知热带沙漠戈壁的景观,因而不易理解风沙地貌的特点和成因;内陆地区的学生难以直接感知大海的景象,因而不易理解潮汐、洋流等海洋方面的知识。面对以上情况若借用课本景观图,观察以图像形式表达出来的地理事物的外貌,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便于学生掌握知识。同时,通过对这些感性材料的积累,能在学生大脑中逐步形成不同气候区景观特征的地理概念,这又为进一步提高学生读图、析图能力打下了基础。

二 直观教学,化静为动

地理教材中,有些内容是介绍地理事物的演化过程和形成过程。教材的相关插图大多只是对形成过程某一瞬间的静态展现。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变静态为动态,让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有清晰的认识,从而起到化繁为简、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地球的运动”时,在理解公转和自转的同时,要知道产生的过程及结果是什么,这既是重点,又是这一课的难点,更是本知识点的基础。用多媒体展示地球运动的变化过程,配以动态演示,使地球的运动直观形象、简单明了地展现在同学们的眼前,形象具体生动、清楚易懂,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利用板图化静为动,即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把课本上的略图或自己设计的略图,一边讲一边重新画出来,学生一边听一边记笔记,做到手脑并用、视听结合、思维集中、印象深刻,有利于学生树立地理空间概念,把抽象的概念和原理从直观的地理略图中衬托出来,使学生获得生动而深刻的地理知识。

例如,在讲长江的内容时,我在黑板上绘制长江干流略图,让学生用彩色笔在课本的长江水系图从长江的发源地绘起,一直画到入海口处,先画干流,给学生讲干流像英文字母W,然后讲到哪里就画到哪里。这样有形有意,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地理插图不是静而是动的感觉,可以特别体现事物的特征,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 直观教学,化抽象为具体

具体的学习对象要比抽象的学习对象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语言、文字、图像、模型、事物被接受的过程度依次逐渐增强。我们平时上课时总感觉到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参与热情不够,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最主要的原因是不能把抽象的知识运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直观地去理解。

1.通过实验,化解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和现象

达·芬奇说:“实验是科学知识的来源,智慧是实验的女儿。”依据教材设计地理实验活动,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转变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操作的机会,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有效地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例如,在讲“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时,设计了如下实验:A组:用光滑斜面代表山坡,斜面上敷以一薄层粘土(约4厘米厚)代表植被不良的山坡;B组:在粘土上覆盖一层草皮。请两位同学同时用雾化喷头向上述A、B组洒水模拟大气降水,指导学生观察哪一组的水会先流出,哪一组

的粘土会先被冲刷干净。从而得出实验结果,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参与式实验是地理实验教学最理想的方式,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更是多方面的。如果有专用的地理教室供学生做实验就更好了,如不具备这个条件,教师可将一些简单的实验设备放在普通教室就行。

这类实验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演示内容,课堂演示前要多次实验,必须在实验成功、效果明显、操作规范、娴熟的条件下在课堂上向学生演示。

2.用直观教具,模拟一些地理事物或现象

许多地理概念、原理抽象、难理解,若能借助一些形象、直观的简易模型来进行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还可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例如,在讲“地球运动”时,课后让每组学生带一个小地球仪,并准备一个小手电作光源,在课堂中分组进行演示:(1)用手拨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自转;(2)从北极、南极上空看,观察地球自转方向;(3)用手电作光源,照射在地球仪上,观察地球自转时昼夜半球的更替。学生在演示过程中从各种角度观察到了地球自转方向,并理解了地球自转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学生学习新的地理知识时,如果能让他们动手制作出与其相关的实物学具,让学生在做中学,这样既巩固了知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地图三要素中,学生对地图上方向的辨别,尤其是指向标定向法成为了教学难点,“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口诀已深入人心,视觉惯性导致学生普遍认为“上即北下即南”,而对地图上的方向标视而不见。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了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实物方向标的策略。用材简单,操作性强,一双筷子,一条细线,将筷子十字交叉用细线捆绑,扎牢后留出一段,再在四个端点上标上东西南北,这样一个简单的学具就做好了。比如,问甲在乙的什么方位?只要首先按照地图上的方向标把做好的学具的交叉点摆放到中心点乙上,方向一一对应,再用留下的小尾巴细线连接到甲点,该问题就解决了。这一学具简易可行,行之有效,是地图相关练习题的“克星”,是学生手中的又一件“法宝”。

总之,我们在使用直观教学时要注意其实效性和适切性。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来考虑是否用、用什么、何时用、怎样用的问题。避免现代直观手段使用过多过滥,而忽视传统教学的直观手段。滥用直观教学,会弱化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的培养,降低学生学习的内趋力,最终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