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考核模式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三年制临床专业以培养适合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用的人才为目标,而传统的课程考核模式忽视了考核的功能和作用,忽视了对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评价。本文通过构建新的专业课程考核模式,实现学习过程评价与人才培养质量的良好对接,充分发挥课程考核在教与学中的功能和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 课程考核 模式研究
课程考核是学校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依据,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对教育教学的效果和目标的实现发挥着“指挥棒”的功能,起着导向作用。
近年来,随着三年制临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的调整,以培养适合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用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的确定,该专业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也随之得到加强,大大改变了曾一度以临床医学本科为模板的学科体系化的课程结构,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基层服务能力。然而,单纯的依靠知识结构、课程体系和学生学习内容的变化还难以评价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为此,本文将从课程考核为基点,从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着手,探讨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考核模式,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与能力培养的评价的方法,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与学习过程评价的良好对接,发挥课程考核在教学管理中的指导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传统的医学专业课程考核模式的现状及弊端
传统的医学专业课程考核一般采用的是以闭卷为主,辅以专业技能操作的一次终结性集中考核模式,考试形式单一、内容局限、题型呆板。学生学习课程的成绩一般综合考勤、作业和期末考核而确定,一定程度上不能反映学生课程的学习效果和能力,不能充分发挥课程考核的对教育教学的作用和功能。主要表现在:
(一)对课程考核的目的认识过于片面,不利于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
传统的课程考核形式上大多采取课程结束时的一次性考试,注重于理论知识的检验,忽视了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评价,淡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的考评。
1.对教师而言,“教”即为完成教学,以期末一次性考核“一锤定音”,忽视了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和效果的关注,“考”则成为给学生一门课程的学习成绩,不能完全体现课程的学习目标以及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2.对学生来说,“学”则为参加考核,获取课程成绩或学分,取得毕业文凭。按目前的课程考核模式和成绩评定办法,许多课程只要期末考试前突击一下就可以过关,致使学生平时学习缺乏目标和动力,课程的学习过于依赖期末考试,人才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3.对教学管理者而言,“考”则当作是决定学生是否升级、能否毕业的考量手段,过多注重过程的组织和对学生考试成绩的评定,忽略了考试结果的信息反馈和指导教学的功能。
如此以来,“教即为考”、“学即为考”、“考即为证”的考核误区,忽视了考核促进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管理、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忽视了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学生学习的真正目的和考核的有效功能,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专业人才质量的提高存在诸多不利,更是造就了“应试教育”下“60分万岁”或“高分低能”。
(二)考核方式和成绩计分方式单一,不利于考察学生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和教学效果。
目前,大多数的考核基本采取较为固定的闭卷考试的方式,形式和方法过于单一,以期末或期中的一二次考试决定了学生整个学期对课程学习的成绩,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学生对大纲知识的记忆和推理能力,但不易考察学生利用知识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的能力、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成绩的计分方式大多采用单一的卷面成绩,教师阅卷只注重判分,不重视对试卷和考试结果的分析、反馈,不利于考察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改进教学。
(三)考核内容局限,不利于考察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1.医学是实践科学,而目前大多数临床专业课程的考核内容局限于课程大纲中的基本理论,侧重于教材和课堂笔记,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力多,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搞考前突击。重知识轻能力,抑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2.由于考核内容局限于书本,偏离了课程本身的学习目标,学生则寄希望于教师考前划重点,致使学生学习无动力,往往平时不努力,考前记“重点”,抄“笔记”,背答案,投机取巧,“临时抱佛脚”轻松过关。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范围,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学习兴趣降低,严重挫伤了认真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系统掌握。
(四)考核题型不尽合理,不利于检验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大多数考试中,填空、单选、多选、判断、简答、名词解释等客观题的比例大,而综合性思考题、分析论述题等主观性试题较少,考试题型被限定在有限的传统题型范围内,不能以合适形式来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限制了考试内容及形式设计上的创新,不利于检验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
传统的课程考核已逐渐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革新,不能够全面反映新的培养模式下对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综合评价的要求。由于考核质量不高,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风建设,也直接影响着教学教风、考风,出现学生学习主动性、自学性差,应付考核的现象,不能真正考察学生课程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也不能正确引导学生对于专业的学习方法,特别是职业综合素质的自觉锻炼,所以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课程考核改革势在必行。
二、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考核模式的构建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充分认识课程考核的目的和意义。
课程考核既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效果的综合评价,也是检测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依据,更是检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课程考核应紧扣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科学合理地设计多元化考核方式,“以考促学”、“以考促教”、“以考促研”、“以考促改”、“以考促管”,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创新性,促进教师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转变,推动教学研究与改革,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提升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进一步促进教风和学风建设。
(二)依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建立科学的、多元化的专业课程考核体系。
据课程性质、教学特点和教学内容,努力施行多形式的考核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日常知识积累的考核,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考核、实际操作能力考核等。可采用平时作业、平时学习表现、阶段性测验、大型作业、实践性项目考核等。通过查资料,出报告的形式考察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等综合实践能力及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实践性环节考核要重点考察学生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技术的应用能力等。
(三)建立学习过程考核标准,采用多元式课程成绩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的学习由知识的掌握向知识的应用的能力培养方向发展。
教与学均是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教师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将作业、课堂讨论、课堂提问、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测验、期中考试、实际操作环节考核等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摒弃以往“一锥定音”的课程考核方式,不断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引导学生的学习由知识的掌握向知识的应用的能力培养方向发展,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提高学习积极性。
为保证过程考核成绩的有效性,应合理分配考核过程中的成绩比例,应在通过有效渠道告知学生学习过程考核的方式和评分标准。同一课程,考核方式与标准原则上要统一,减少过程考核的随意性。不同课程可设计不同的考核方式,但应制定符合本课程教学特点的过程考核的评定细则,并制定格式统一的过程考核成绩登记册。
(四)注重考核结果的反馈、总结、整改,充分发挥课程考核指导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功能。
1.课程考核结束后,相关学科、承担课程的教师要及时分析、总结学生考核结果,查找考核过程中的问题、不足,完善考核体系、成绩计算与构成比例,调整考核改革方案,总结考核中反映出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经验,提出整改措施,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使考核最大程度地发挥有效的指导教学的功能。
2.课程考核结束后,要求学生个人作出考核过程、成绩的自我评价,并以小组形式开展讨论,总结学习经验,查找学习的薄弱环节和差距,找出自己学习的优势和不足,调整学习方法,使考核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三、树立“教考结合”的理念,加强专业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突出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考核改革是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而进行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改革,树立“教考结合”的理念,把考核与教师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学性,进一步促进教风、学风建设,发挥课程考核的教育作用。
(一)教师要充分认识改革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意义与必要性,努力掌握所任课程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提高专业水平;融课程教学过程与过程考核为一体,将教学过程、教学目标和学生全面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而且要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二)教师要努力加强专业课程教学研究,以紧扣人才培养对学生专业知识、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的要求为主线,突出知识的应用性,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摈弃“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摈弃一本教材讲到底的照本宣科模式,开展病案教学、小组讨论式教学、PBL教学、床边教学、电子仿真模拟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形式,从一讲到底的模式下解脱出来,把一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查阅文献、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参考文献]
[1]梁春兰,于万海.高职教育实践环节考核管理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06,24
[2]梅迎军.高校专业课程考核现状及改革(J).宁波大学学报,2009,31(6)
(作者单位:宁夏医科大学 高等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