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幡鼓齐动迎新年 老北京春节民俗另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幡鼓齐动迎新年 老北京春节民俗另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每到过年,最不能错过的就是庙会和各种花会了。旧时的北京城内及郊区,共有七百多座庙宇,春节期间,大小庙宇均向香客、游人开放。在庙内及门前设的集市,称作庙会,北京庙会以白云观、大钟寺、东岳庙等处最为著名。庙会上花会表演的项目繁多,有高跷、旱船、秧歌、幡会、狮子、小车等等。

春节期间,如果您逛了庙会,您会发现,庙会年年有,年年不一样,就是同一个地方的庙会,每年也都会推陈出新。大家都在求新求变的时候,有一种东西是不变的,那就是民俗表演,像耍狮子、耍中幡、踩高跷这些,简直成了庙会的“老三样”。可能您对这些民俗表演已经熟的不能再熟了,但您真的了解这些表演吗?

民俗表演在庙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舞狮表演,现在的舞狮表演都算是娱乐项目,而在古时的庙会上,这却是一项非常庄重和严肃的酬神仪式。这些舞狮子、踩高跷、耍中幡等等的表演,全称叫做“走会十三档”,也就是常说的“花会十三档”。

花会最早称香会,起源于春秋时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年历史。因解放后破除迷信,改香会为花会,是汉族民间于春节等节日进行的自娱性游艺活动的统称,其形式多样,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花者,花样繁多之意。花会在不断的发展、丰富,又分成了文会和武会。文会:是为朝山进香者服务,指在举行祭祀庆典时,为香会、香客负责安排吃、喝、行、维修等服务活动;武会:是在行进中专门表演各种技艺的,于是,又将各种技艺分成了十三档,于是就有了今天的“花会十三档”。

除了上面提到的四种,还有石锁、秧歌、旱船等等加起来一共十三种表演,有这些表演的庙会,才堪称是正宗的庙会,所以说,京城各大庙会谁能不抢着演呢?咱们挑几个典型的来说说。

扭秧歌

扭的不仅仅是秧歌

扭秧歌、旱船、小车会,只要去传统一点的庙会,都能看到这些表演。在《幡鼓齐动十三档》(“幡鼓齐动十三档”是老北京民间花会“武会”中的代表会档)里记载:秧歌,是专门为朝顶进香设置的,表现的是到庙会上参与祭祀的老百姓;旱船,象征的是从水路为寺庙运粮食的人和船;小车会,代表的是从旱路为寺庙运粮食的。

言外之意,这些表演再现的是好几百年前老百姓赶庙会的情景。而扭秧歌的“扭”,表现的是老百姓赶庙会时的那股子高兴劲儿,像叼着烟斗的媒婆、提着挎篮的老太太、拿着折扇的公子哥儿,无不是对当时赶庙会时,形形的人们的再现,更有甚者,还有一些骑着毛驴、坐着马车的,说明当时赶庙会的老百姓中也不乏有一些大款。

“艺术源于生活”这句话在扭秧歌、旱船、小车会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用一句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咱扭的不是秧歌,扭的是对新生活的希望。

舞狮子

它来自善意的谎言

舞狮子想必是大家最熟悉的民俗表演了,但是舞狮子和庙会有什么关系呢?

当提到《幡鼓齐动十三档》,也就是民间花会表演精华的时候,这里的每一项表演都是跟寺庙里的建筑之间是相互对应的:大门前,有石狮子把守,所以现在有舞狮表演;大门后,有顶门的石头,所以现在有石锁表演;进门后,有高高的栅栏,所以传说高跷是栅栏的化身;庙里面,有旗杆,所以现在的中幡就是源于此。

那为什么看门的石狮子演变成了舞狮子的表演呢?这先得从狮子的作用说起。自古以来,狮子就被认为是看家护院的守护神,如今的很多老建筑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像故宫、卢沟桥、各种皇家建筑、寺庙的门前,甚至就连现在很多银行的门口都立着对儿威武的石狮子。之所以要演变成舞狮,有这样一种说法。

话说汉朝那会儿,西域的大月氏给汉朝进贡了一头金毛大狮子,并且叫嚣:如果没人能驯服它,两国就断交。汉章帝特意选派了三名勇士进宫训狮子,结果没想到,不但没有驯服成功,反倒错手把狮子给打死了,这可怎么交差呢?这仨人一合计,于是把这狮子皮给扒了下来,穿在身上装狮子。结果不仅骗过了汉章帝,连大月氏的使者也没看出纰漏来。后来这件事传到宫外,老百姓认为,这种假扮狮子的方法能够保平安,守护国家安宁,寓意着吉祥,于是就开始跟风,一直流传至今。再加之后来人们到寺庙参加祭祀活动,就把扮狮舞狮作为幸福吉祥的美好期盼了。

舞狮根据地界儿不同,有南北之分。长江以南舞的是南狮,通常造型比较夸张,注重表现狮子威猛的形态;长江以北舞的是北狮,讲究的是惟妙惟肖,动作灵活。而现在的庙会上,舞狮多是南北兼有,更有南狮北舞的说法。您不妨按照上面的标准去辨别辨别。

耍中幡 它的出身不一般

说到耍中幡,很多北京人立刻会想到天桥,现在到天桥那儿的广场上,还有一个铜像,就是耍中幡的,可以说耍中幡是天桥的代名词。像扭秧歌、舞狮子这些是高手在民间,唯独这耍中幡,老祖宗出身高贵,是来自皇上他们家。这还得从中幡的身世说起。

中幡,原本是皇室仪仗队的旗杆,最初叫做“大督旗”、“大执事”。想当年,打猎或是行军休息的时候,旗手们为了讨好皇帝,便想出了挥舞旗杆这么个解闷儿的招数。后来这种即兴演出,发展成了科班表演,到了乾隆年间,为了追求气势,更是在大旗杆上加上了伞。而耍中幡也成了皇家仪仗队的特色表演,成了各大庆典和外交仪式上的必备节目。但是到了清朝末年,原本在宫中耍中幡的人沦落到了在天桥靠卖艺为生的地步,而耍中幡这一皇家绝技也借此机缘传入了民间,成了民间花会表演里面来头最大的主儿。中幡上不仅加上了伞,还有一身的铃铛,有一种说法就是,这些铃铛是老百姓在祭祀的时候向神灵传递信息的道具。中幡舞动的幅度越大,铃铛越响,就说明老百姓越虔诚。

简单介绍了几项民俗表演的来龙去脉,春节时与家人一起去逛庙会,在为表演者精彩的技艺拍手叫好的时候,同时心里可能也会感叹,中国这个古老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