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十”字皮缝扎加α-糜蛋白酶注射治疗腱鞘囊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通过对腱鞘囊肿的一系列症状分析,讨论了治疗腱鞘囊肿的众多方法,针对“十”字皮缝扎加α-糜蛋白酶注射治疗腱鞘囊肿的独特疗效,进行了临床实践的探讨和总结。
关键词:腱鞘囊肿;“十”字皮缝扎 α-糜蛋白酶;注射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046-01
腱鞘囊肿是发生在腱鞘或关节囊附近的囊性肿物。临床所见以腕关节、踝关节背侧囊肿为多。多因腕部过度劳伤如洗衣服、做木工活或伤后气血阻滞、夹痰夹瘀凝结而成,是一种关节囊周围结缔组织退变所致的病症。腱鞘囊肿以半球样隆起于皮下浅表,柔软可推动,表面光滑,张力较大,边界清楚,质软,有波动感,无明显自觉症状或有轻微酸痛;囊液充满时,囊壁变为坚硬,局部压痛。触摸时皮下饱满并有波动囊样感,伴有腕部无力,不适或疼痛,多为酸痛或放射性痛。有晨僵症状,通常关节晨僵的感觉在起床后最为明显,而症状并不会随着活动频繁而明显缓解,受影响的关节肿胀甚至弹响,可有一定的功能障碍。根据以上症状,B超检查一般即可成立诊断,并且可帮助确定肿块的性质。
症状分析:手术切除时,发现腱鞘囊肿的内容物为胶样物质,内含有无色透明或橙色、淡黄色的浓稠粘液,而无其他明显的肿瘤样物质,所以不必特别担心。腱鞘囊肿在中医属于“筋结”、“筋聚”、“筋瘤”的范畴,系外伤筋膜,邪气所居,郁滞运化不畅,气血阻滞,血不荣筋,夹痰夹瘀凝结。多因患部关节过度活动、反复持重、经久站立等,劳伤经筋,以致气津运行不畅,水液积聚于骨节经络而成。腱鞘囊肿的治疗方法较多,但复发率也比较高。我们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表明,采取“十”字皮缝扎加α-糜蛋白酶注射治疗腱鞘囊肿,治愈效果显著,并且复发概率较低。
1 患者基本情况
本卫生院自2006年-2011年共收治31例腱鞘囊肿患者,其中女性13例,男性18例。病发部位位于腕部的有9例,位于腘窝的有13例,足背及踝部各6例、3例,最大约4cm,最小0.8cm。
2 治疗方法
2.1 对囊肿区进行常规消毒,采取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2.2 用7号丝线“十”字交叉经皮贯穿缝合,底部缝至囊壁,针距约3cm结扎。
2.3 用9号针头刺入囊内抽净胶冻液。
2.4 取下注射器,固定9号针头,将5mg α-糜蛋白用1ml注射用水稀释后,注射入囊内。
2.5 纱布压迫,用弹性绷带包扎,充分休息一周。
2.6 一周后拆线。
3 治疗结果
25例完全治愈率占81%;6例好转,症状明显减轻,不再能触及肿物,关节功能明显改善,随访三年无再复发者。
4 讨论
治疗腱鞘囊肿方法较多,例如选用传统黑膏药腱囊贴保守治疗;采取手术切除、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这类手术比较简单,术后一个月内应避免患病的关节剧烈活动,只是术后容易复发,并且容易留下疤痕;还有的采取挤压或敲击法:以双手拇指强力挤压囊肿,使之破裂;囊肿较硬挤不破者,可用木板或小锤将其直接敲破,然后局部按揉10~20分钟,以使液体充分流出,逐渐自行吸收,但是治疗后复发概率比较高;抽液疗法:对挤压或敲击均不能破者,可用注射针将囊肿刺破,先抽出囊液,再以醋酸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注入囊内,以使囊壁粘连。有些手术治疗不方便,并且注射复发率高,患者不愿接受。
经过分析比较,我们临床采取“十”字皮缝扎加α-糜蛋白酶注射治疗腱鞘囊肿,疗效显著,并且不容易复发。手术方法:采取7号线“十”字缝合,以此破坏囊壁,促使囊壁坏死,并且辅加α-糜蛋白酶注射治疗。α-糜蛋白名称(英) Chymotrypsin,别名糜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系蛋白水解酶,用于创伤或手术后伤口愈合、抗炎及防止局部水肿、积血、扭伤血肿、手术后浮肿、中耳炎、鼻炎等。可溶解血凝块、胶冻液及坏死的囊壁组织,清除炎症过程所引起的纤维素沉淀,促进内芽组织生长,但对正常组织无影响。
腱鞘囊壁为致密纤维结缔组织,通过缝扎破坏囊壁,α-糜蛋白溶解坏死组织及纤维沉淀,便囊腔闭合,达到治愈目的。临床观察发现,采取本方法有3例局部出现红肿,但拆线后自行消失,无后遗症。
腱鞘囊肿患者要注意对患部的充分休息。由于腱鞘囊肿是由于反复过度摩擦引起的炎症,因此,患过这种病的人,一定要避免过量的手工劳动,注意正确的工作姿势,定时休息,避免关节的过度劳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