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18例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18例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心肌梗死 尿激酶 溶栓治疗

资料与方法

1995年1月~2007年12月对21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用尿激酶(UK)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男146例,女72例,平均年龄52.6岁(42~76岁);梗死部位分别为前壁4l例,广泛前壁37例,前间壁32例,前间壁+高侧壁28例,高侧壁+下壁23例,下壁22例,下壁+正后壁19例,前壁+下壁16例。均符合中华心血管病学学分会颁布的AMI诊断和治疗指南。溶栓时间均在6小时以内。

治疗方法:溶栓前常规记录18导联心电图,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心肌酶谱、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及凝血酶时间、全血凝固时间、血型。溶栓治疗时先以尿激酶50万u溶于生理盐水20ml,15分钟静脉注射,继以尿激酶10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ml,30分钟静滴完。滴完后12小时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12小时,连用5~7天。溶栓同时口服阿司匹林0.3g/日,3天后改为0.1g/日,以后长期服用。其他治疗包括给氧、静滴硝酸酯类药物等。

观察指标:①胸痛程度;②心电图sT段的演变,溶栓开始后2小时内每30分钟记录12导联心电图1次,并与溶栓前心电图对照;③持续心电监护,观察有无再灌注心律失常(指溶栓开始后出现的短暂的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性心动过缓等)。④心肌酶谱的演变,发病后6~24小时,每2小时查1次。

再通判定标准:主要指征:①心电图抬高的sT段于开始用溶栓剂2小时内回降>50%;②胸痛2小时内缓解或消失;③2小时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④心肌酶峰值前移,CK、CK-MB峰值在起病后14小时内。次要指征:①胸痛自溶栓开始2~3小时内明显缓解或基本消失;②溶栓开始后2~3小时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室性心动过速、房室或束支传导阻滞突然改善或消失,或下壁、正后壁梗死者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或伴低血压)。至少具备2项主要指征或1项主要指征加2项次要指征者考虑再通。

结果

本组218例患者溶栓后再通162例,56例再通失败,再通率74%。再通的162例中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156例(96.3%),血压明显下降58例(35.8%)。住院4周内死亡11例(5%),死因:10例广泛前壁大面积梗死并心源性休克,1例并发大面积脑出血。23例(10.5%)发生合并症,其中17例皮下注射部位小片状瘀血,5例牙龈出血,1例脑出血。未见过敏反应。

讨论

为了尽快使闭塞的血管再通,改善血液动力学,冠脉血运重建已成为目前治疗AMI的最重要的急救措施,使AMI的病死率从25%-35%降至10%以下。经静脉溶栓疗法是挽救AMI患者生命的最简单可行的方法,早期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有利于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灌注,抢救更多的心肌,改善心功能,减少并发症,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改善预后的有效措施。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越早,血管再通率越高,死亡率越低。“时间就是心肌”这一概念已被普遍接受,获益最大的是那些症状发生后3小时内接受溶栓的病人,综观国内报道,AMI发生时最佳溶栓时间为4小时内,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本组资料中静脉溶栓的开通率为76.5%,与文献报道相近。我们认为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AMI疗效确切,再通率高,简便易行,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措施,值得推广。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主要措施包括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和冠状动脉旁路手术(CABG)。基层医院由于受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不能开展PCI和CABG,多以静脉溶栓治疗为主。脑出血是静脉溶栓最致命的并发症,以往把75岁以上患者列为静脉溶栓的禁忌证,主要是担心引起脑出血,而一旦发生脑出血,其死亡率高达90%以上。本组并发脑出血1例,既往头颅CT检查时发现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推测脑出血的发生与自身的脑血管疾病有关。王焰等报道18例45~79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150万u静脉溶栓未见出血性脑卒中,应站专等报道59例68~89岁病人应用尿激酶100万u静脉溶栓,未发生脑出血。但为了减少脑出血这一致命的并发症,高龄患者特别是75岁以上的急性心梗患者在静脉溶栓时宜慎重。

再灌注心律失常:AMI患者溶栓治疗时临床症状好转,胸痛症状减轻,ST段恢复后突然出现心律失常,是判断溶栓治疗有效的指征之一。因此在溶栓过程中,要对心律失常有充分的认识。医护人员必须熟悉AMI患者心电图变化规律及常见心律失常波形,对患者严密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心律、心率的变化,如出现频发室性早搏、短阵室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恶性心律失常,应及时救治。

出血:尿激酶溶栓可直接作用于纤溶酶原,使之变为纤溶酶,无抗原性,无过敏反应。但约11%的患者可能产生出血并发症。轻者为局部出血,重者可全身出血,甚至中枢神经系统出血而危及生命。因此溶栓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紫斑;穿刺局部有无出血;患者意识、瞳孔对光反应及瞳孔异常变化,有无呕吐等,以观察有无颅内出血;患者有无黑便、咖啡样或血性呕吐物,以判断有无消化道出血;注意患者尿液颜色的变化,以判断有无泌尿系出血。

低血压:低血压的可能原因为心肌大面积梗死致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心输出量减少,也可能与血容量不足、再灌注损伤、血管扩张药及合并出血等有关。因此,应严密监测血压变化。

临床研究显示,早期干预治疗可明显降低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死亡、心肌梗死或难治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为此,UA的治疗应包括抗凝、抗血小板、消除炎症、稳定斑块及血管内皮功能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这样可以达到尽量挽救缺血心肌、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的目的。

“Tako-taubo综合征”:又称“破碎心脏综合征”或“伤心综合征”,可突然发生类似心绞痛样的胸痛;心电图表现有典型的ST段抬高、多导联T波倒置和异常的QS波;超声心电图或左室造影见前壁下部和心尖部非连续的室壁运动异常;以及有限的心肌酶释放。其临床表现酷似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时应注意鉴别,避免误诊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