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中国画艺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意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中国画艺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画,是中华民族历史积淀的智慧结晶,是一支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中国绘画是世界上思想含量、文化含量、艺术含量最大的画种,潘天寿先生称它为“文中之文”。它的高度不单是艺术技巧的高度,更是修养的高度,人格的高度、民族精神的高度,是“技道合一”的艺术表现达到神化的高度。然而,当今的许多中学生在如此灿烂的艺术面前却产生出强烈的陌生感,他们找不到这种艺术的内涵与自身现实生活、人生观、价值观的契合点。

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在看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绘画会肃然起敬,看到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会感到惊讶无比,而看到中国绘画会冷漠,甚至有些轻视呢?

一、高中生轻视中国画的原因

1.和孩子们从小接触的绘画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孩子从小时候会涂鸦时拿的就是油画棒、水彩笔,以后用的又是水彩颜料,水粉颜料,接触的基本都是西洋画的工具。

2.和在校时接受的艺术熏陶有关系。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国画教学只有几个课时,在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有三十讲的篇幅,安排了五讲,范图32幅,占全教学总量范图的17%。

3.和我们的社会历史、现实状况有关系。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开始对我国实行经济、文化侵略,以及以后的以学习西方文明为目的的历次运动,都或多或少地使我们中的很多人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偏见,即而慢慢地开始疏远。

4.美术高等教育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背离中国画规律进行教学的现象。国画教育中,对中国画固有的理论,用西洋画的理论方式加以批判,然后逐步用西洋画的理论方法取代中国画的理论方法大量存在,和西洋画教育的区别只是沿用了中国画的工具材料而已。

二、高中生轻视国画的后果

中华民族的确是一个包容量很大的民族,但是包括中国绘画在内的传统艺术,从根本上说就是我们的“根” ,就是我们的灵魂,就是代表着我们作为中国人的重要内涵。现在,我们离开这些已经很遥远了,我们中的很多人,对她彻底否定,甚至连否定也懒得否定,因为根本就没有兴趣,这是可怕的。一个民族是不能没有“根”的,不能没有维系精神的。

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因此而产生的严重后果。2003年初,上海博物馆推出了国宝藏画展。报载,上海及全国各地众多观众,云集于博物馆门前,在寒风中排队数小时,甚至有的凌晨就等候在门外,一时间,我们看到了大众对中国绘画的热情。可是,令人沮丧的一幕还是出现了:很多人对作品的价值的判断方式是看前面站的人多不多!国人对国画陌生的程度简直就可以用“隔膜”一词来说,或许我们可以作出一个判断,他们中有数量不少的人不得不用“赶热闹”来形容。就像音乐会上响起了不合时宜的掌声一样使人深思。但是造成这种欣赏方式能完全怪观众吗?不能。试想,从小学时,他们既没有耳濡目染的机会,也没有直接动手的机会,对于这门博大精深的艺术等于空白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提高高中生欣赏国画水平的做法

那么,作为一个高中美术老师,作为一个直接影响无数学生审美价值的中学美术老师,就要义不容辞和刻不容缓的纠正这种病态的现象。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1.提高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有了兴趣,他们才有可能去探究了解。于是我接着精心准备了一张“价格表”,谈论作品的价格可能会让同学们更直观地体会当今国画的价值。我选择了在2001年7月22日在广州举行的"中国嘉德2001广州夏季拍卖会中国当代名家精品"的价位表给他们看:

请学生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的看法与我期望的答案大相径庭,意见总结为“比起凡高他们的作品来说,加起来还不如他们一幅画的零头。” 继而有同学问:"还有必要发展中国绘画吗?"然后我们继续探讨。二十世纪初,在与西方文化的殊死较量中,造就了吴昌硕、齐白石、傅抱石、潘天寿等传统中国画大师,我们在他们的画中看到了空灵超妙的境界,看到了简单朴素的生活,享受到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美。难道我们要扔掉这些吗?

2.大量介绍经典的作品

这里的大量,是指包括课本上所介绍的其他可找到的一些作品。我一直觉得量变会引起质变,光靠书本上那几幅作品,是无法向学生展示中国绘画之精彩的。网上有大量的图片可供我们下载,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经典作品,就是被社会历史文化认可了的优秀文化样范,既然成了经典一定有它的道理,有值得多次欣赏的内涵,它可作为学习的楷模,是高品位文化的象征。我们知道,文化的辉煌,历史的发展,都是靠经典的延续,和新的经典的创造去完成的。历代的艺术大师都是在学习经典,延续经典的基础上,创造新的经典。经常向学生介绍国画的经典作品,对学生是一个熏陶的过程,能够或多或少地使他们对国画产生一种亲近感。另外也是延续社会文化。例如,郑板桥、徐渭的绘画,不正是建立在传统的绘画之上的吗?它是继承的改革。当然,现代的国画可能更符合当今学生的欣赏口味,所以别忘了大量的现代国画,在展示中,它会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看到画“背后” 的东西

在现代中国绘画中,大师级人物很多,齐白石是最有代表性的作者之一,27岁学画,60岁盛名,90岁炉火纯青的作品让我们大家看到了国画的内在美。他的虾,不再仅仅是虾的再现,而是作者对生活的热爱、理解铨释出来的令人折服的风情万种,无论何种文化背景的人,都能被他征服,做到了艺术的最高境界--雅俗共赏。画品即人品,可以体会到画家“行万里路” ,不是去旅游,“读万卷书”不是为消遣,而正是显示了中国文化是中国画创造之必须。

4.亲生体验 亲手尝试

在现在的高中美术课上,虽然有思考题,可实际上,同学们并没有真正思考,更谈不上动手实践。在高中美术欣赏课上,我觉得,不能是纯欣赏,就像对茶文化,光看、闻,不亲口品是不行的,把欣赏和绘画分开,是不恰当的,是不科学的。

课上,我选择写意这一方法来让同学们尝试,请学生尝试临摹、改写现代国画大师的小幅作品。我们很清楚,临摹不是为了象,改写不是为超越,体会到过程的美就是我们的目的。

中国画有几千年的辉煌历史,对世界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不泥古,不,不妄自菲薄,不固步自封,多接触,就会多一份了解,多一份赞美。我们的美术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对美的认识和理解去欣赏美、创造美,让学生通过审美感受、形象思维、创造表现等能力的培养发展个性、修炼品德、启迪智慧,美化人性,提升人生价值水准。对中国画的艺术性的感悟、品味难道不正是一条坦荡的途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