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温州炒房团覆没将带来三大反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温州炒房团覆没将带来三大反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张平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系硕士,上海富大集团公司副总裁,知名财经评论员,《投资客》特约专栏作家。

多位温州炒房者、房产人士认为,叱咤全国市场的“温州炒房团”在本轮房地产调控中有可能全军覆没。以温州为例,新建商品房比最高价时已下跌百分之三四十,炒房者即便现在把房子卖出去,也已经资不抵债。(据8月13日《第一财经日报》)

尽管持续了2年多的楼市调控政策并非针对“温州炒房团”,但“温州炒房团”的覆灭却让很多民众看到了房价下跌的希望。一直以来,“温州炒房团”影响巨大,所到之处,楼市热销、房价飞涨、人气聚集,成为最受各地开发商欢迎的炒家。而各地民众却对“温州炒房团”极为反感,认为他们是一群贪婪的蝗虫,是助推当地房价的罪魁祸首。那么我们该从温州炒房团的覆灭上得到啥反思呢?

首先,温州炒房团中除了20%左右是专业炒家,30%是官员和跟风者,其余50%是由企业主构成。而这些企业主认为,与其辛苦做实业,还不如把企业作为融资平台,从银行和高利贷处获得大量资金去炒房地产。据统计,在“2010年温州市百强企业”中,40多家制造业企业,无一不涉足房地产开发。除了炒作本地楼市外,温州炒房者还在全国各地买房,其中以杭州、上海等地为重点,其房源占比很大。当企业主们抛下自己的主业,进行高比融资,对房产过度炒作之时,楼市的调控政策随之到来。在与政策进行了二年多的博弈之后,除了一部分温州炒房者退出市场外,剩下的一大批炒房者,在房价下跌、融资成本重负之下,即使变卖房产也已资不抵债。

更要命的是,今年实体企业状况不佳,上半年六成温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现减产或停产,所以企业主想靠挪用实业资本来填补房地产的窟隆恐也难以为继,最后只能处于“湿手捏面粉,抛也不是拿也不是”的尴尬境地。所以房地产业对于温州炒房团而言是把“双刃刀”,靠高杠杆、高利贷融资固然能够使抄房者一夜爆富,但是如果你对市场反应迟纯、对政府置之不理,也能使人一夜进入地狱。我们套用股市名言:“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一语揭示当前温州炒房团的宿命。

再者,对于银行业也应该为此深刻反省。去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温州支行监测报告显示:温州约20%的民间借贷资金最终流向房地产市场。据当地业内人士估计,温州直接或间接进入房地产市场的信贷资金至少占贷款总量的1/3,而且50%以上的贷款以房地产作为抵押保全品。如今温州炒房团已经摇摇欲坠,当投机炒房者的资金链断裂之后,他们只能把名下房产交给银行抵债,而银行拿着大量的房产和土地在当前楼市严厉的调控之下,将如何变现也是一个大难题。今上半年温州银行业资产质量恶化,温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公布的来源于温州银监分局数据显示,温州市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升至2.69%。专家预计,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下降的风险还在增加。

最后,地方政府也该反省。像温州炒房团那样的投机客之所以能够盛行一时,都是地方政府的纵容所致,也难怪有专家称,房地产已经绑架了中国经济和地方政府,这一点也不为过。地方政府之所以被房地产绑架,是因为各地方政绩考核指标主要还是看GDP增速,而政府投资是拉动短期经济增长的“灵丹妙药”,但是政府投资基建项目需要大量资金将从何而来?所以地方政府只能从房地产业税收和土地财政上获得足够的资金。现在看来这样的畸形发展模式必须要有二个方面改变:一是经济主要靠原来的政府投资来拉动,逐步转变为靠民间投资和消费来拉动;二是政府的职能必须改变,由原来的投资冲动性政府,转变了公共服务型政府,而只有这样地方政府才能彻底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

随着房地产调控的层层加码,房产税预计也将在明年扩围,有专家估计温州炒房团很难撑过今年底。温州炒房团从暴富走向没落,它留给我们的反思实在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