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活血化瘀法治疗心病用药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活血化瘀法治疗心病用药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凤城市中医院内一科,辽宁风城118000)

摘要:祖国医学的心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中药活血化瘀治疗心痛病证,根据有关文献记载至少有2000年的历史。历代医家对它均有研究,并取得一定成绩,据资料及临床体验,选择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136种,按其功用分为4类。以这些中药为主组成的方剂,治疗瘀血在心痛病方面的表现,在症状和体征方面都有明显改善。因此,活血化瘀法有值得深入研究并运用于临床的价值。

关键词:活血化瘀;心痛;瘀血证

中图分类号:R2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5-1049-03

针对不同病情,采用行气活血,通络散结、破瘀逐瘀等药物,治疗瘀血证的方法,称为活血化瘀法。古今对活血化瘀法都有较深入的研究。现就有关资料及个人临床体会,探讨活血化瘀法在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供同道参考。

1活血化瘀法用于心病的历史

根据资料证实,2000多年前活血化瘀药已用来治疗心病,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脉者,血之府也,涩则心痛。”《痹论》云:“心痹者,脉不通,痹在于脉则血凝而不充。”说明气血运行障碍时,会导致心脏瘀血证。在治疗方面《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等治则。《神农本草经》总结汉以前的用药经验,收集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30余种,奠定了治疗瘀证的药物基础。《景岳全书・血证》曰:“血有蓄而结者,宜破之逐之,以桃仁、红花、苏木、延胡索、三棱、莪术、五灵脂、大黄、芒硝之属。”清・王清任用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效果显著,仍为现代医家广为应用。王肯堂用血竭散治心病。近代广大中西医药工作者,对活血化瘀法在心病方面的应用,做了大量的研究,并用于临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活血化瘀药的功用分类

根据资料及临床体会,选择活血化瘀中药136种,按其不同功用分为4类。

(1)通过补气血、养血而达到活血化瘀目的,计有18种。何首乌、当归、丹参、竹沥、阿胶、鸡血藤、龙眼肉、人参、黄芪、胡麻仁、枸杞子、白芍、桑寄生、桑椹子、牛蒡子、地黄、藕节、沙参。

(2)有一般的祛瘀生新、活血化瘀作用,计61种。益母草、鳖甲、鸡冠花、地棉、五灵脂、蒲黄、瓦楞子、赤芍、白芨、仙鹤草、棕榈、乌贼骨、灶心土、血余炭、茜草、山栀子、枳实、夜明砂、牛角腮、天南星、桂枝、吴茱萸、小蓟、侧柏叶、早莲草、地榆、槐角、葛根、乌药、海桐皮、白鲜皮、薏苡米、桔梗、柴胡、独活、白茅根、白芷、木香、香附、荆芥、紫苏、、莱菔子、干姜、荔核、白僵蚕、旋覆花、天花粉、苎麻根、姜黄、丹皮、黄芩、龟版、续断、甘草、白蒺藜、茵陈、苍术、滑石、菖蒲。

(3)有攻瘀、散血作用,计42种。苏木、大黄、延胡索、水蛭、地龙、蜂房、螳螂、全蝎、山楂、木通、皂角刺、五加皮、蜈蚣、泽兰叶、芒硝、柿蒂、薤白、蟾酥、巴豆、白头翁、麻仁、麻黄、赤小豆、琥珀、汉防已、芫花、甘遂、王不留行、天仙藤、红花、川芎、自然铜、干漆、牛膝、白花蛇舌草、乌梢蛇、沉香、透骨消、小罗伞、郁金、瞿麦。

(4)有较峻烈的破瘀祛瘀作用,计15种。乳香、没药、血竭、阿魏、昆布、海藻、三棱、莪术、三七、穿山甲、桃仁、刘寄奴、穿破石、射干、附子。

3活血化瘀药功效的化学物理依据

笔者通过参考大量活血化瘀药的分析,再次看到组成中药的那些生命动力元素的含水络合离子的亲电性、电荷强度标度值分布状况是决定中药活血化瘀的功效的重要依据。也就是可以通过文献提出的第四统计力学一群子理论的参数(R1,R2)来加以定量分类其中中药的元素含量。

不同的活血化瘀中药的生命动力元素的分布不同,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又比较了35种活血化瘀中药的R1、R2值。

由上可以看出具有活血化瘀中药以苦、成、酸、涩为主,以它们所具有的有机碱、有机酸、有机酮等来祛除瘀血。总之,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开拓各种活血化瘀药指出了努力的方向。

4体会

心痛病,主要包括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素问・调经论》日:“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不和,则百病乃变化而生”,说明气血在生理病理上有密切的关系。《素问・至真要大论》云:“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提出了治疗气滞血瘀的原则。中医学说还指出“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活血宜治气”,根据这个理论,临床上在用活血化瘀药时,适当加入补气药效果更佳。笔者观察多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其甲皱微循环见管袢畸形、输出支弛张、输入支狭窄、血流缓慢、红细胞聚集,经用血腑逐瘀汤加减治疗后,心绞痛改善,甲皱微循环也改善。说明活血化瘀药在治疗心绞痛方面是有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可理解为气滞血瘀是形成心绞痛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气病致瘀”的不同病理改变,笔者在临床中体会到,活血宜先治气,或气血同治,祛瘀应益气、疏气相结合,气调血和则瘀血自散。治心痛病、急慢性中风病都应如此。

笔者临床体会,治心痛病一定要辨阴阳、寒热、虚实、气滞、血瘀、痰浊等,然后立法处方,按治病求本的原则,或标本兼治,或急时治其标,不应拘一方一药治疗各种类型心病。

用活血化瘀药为主治病,治慢性病宜守法守方;治急危重症。有时也宜守法守方。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