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巢湖市银屏镇水稻高产创建经验与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巢湖市银屏镇水稻高产创建经验与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51)

摘 要:通过对巢湖市银屏水稻高产创建经验进行总结分析,提出进一步搞好高产创建的有关建议。

关键词:水稻;高产创建;经验;建议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5-47-02

巢湖市银屏镇地处巢湖市郊区,裕溪河南岸,国土面积88km2,耕地面积1 832hm2。农作物以水稻、油菜为主,常年水稻种植面积1 666.67hm2,平均单产540kg/667m2。根据农业部、省农委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我镇粮食生产水平,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自2012年开始,结合水稻产业提升行动,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示范建设、落实配套服务,扎实开展以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集成推广为主要内容的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展示和辐射效果。经测产,示范片平均单产681.3kg/667m2,核心片平均单产721.1kg/667m2,(市专家组测产),均超过目标单产,带动全镇一季稻单产达585kg/667m2,较前两年平均增长10%以上。

1 主要措施和做法

1.1 成立组织,领导创建 镇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镇长任组长,农业、财政、科技、所在村村长等负责人为成员的水稻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聘请了市农委周益浩高级农艺师为首席专家,镇农技站的业务骨干为成员的技术指导组。加强组织协调,明确责任分工,推进了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1.2 制定方案,落实创建 根据市农委的统一要求,结合我镇水稻产业实际,组织专家,认真研究制定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意见,上报镇党委、政府。镇政府召开专门会议,要求各村、各部门认真贯彻实施意见,扎实开展创建活动,将活动开展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事来抓,真抓实干、抓出成效。极大地促进了镇高产创建的力度,确保了各项创建措施的落实到位。

1.3 政策激励,推动创建 为进一步加大对开展创建活动支持力度,镇政府研究决定,一方面兑现市政府的奖励优惠措施,另一方面决定核心示范片每年在良种良法、机械耕作、种子肥料等方面给与一定的补贴。

1.4 加强培训,营造创建 镇技术指导组一方面积极参加市农委组织的省推广总站专家、省农大教授的集中培训,进一步统一技术标准;另一方面组织技术专家组深入核心示范片开展技术讲座和技术咨询。据统计,共培训种植大户和农民田间学校学员18期500多人次,咨询530人次,散发技术明白纸5 000余份,进村入户指导150多次。

1.5 组织协调,推进创建 在创建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注重发挥村级组织参与的积极性,在工作中主动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共商工作方法,调动了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行良种供应、技术服务、订单收购等全程服务,推进水稻高产创建中的产业化运作,促进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开展。

1.6 整合资源,集中创建 一方面集中本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各部门的力量,增强创建的科技力量;另一方面努力争取市农委在业务工作、人员、资金等方面重点向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倾斜,尤其在核心示范片上,不断提高创建的科技含量。同时将水稻产业提升行动良种良法配套补贴、水稻科技入户、农民田间学校培训、病虫综防、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腐熟剂的应用、农业科技补助项目、示范县建设项目等紧密结合,统筹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充分发挥项目捆绑优势,集中资金优势,把创建优势最大化。

1.7 广泛示范,辐射创建 我镇在黄周联圩连片建立了“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实际落实674.67hm2,在此示范片内开展了目标单产为700kg/667m2的新两优6号、两优6326、C两优608等品种超高产攻关示范,并在主干道旁边醒目位置,树立了高产示范标牌,牌上标明示范地点、面积规模、产量目标、种植品种、关键技术、首席专家、技术负责人、实施单位、工作责任人等内容。

1.8 集成技术,保障创建 在全面总结本镇以前水稻生产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专家组认真研讨,在“一增四推”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将培育壮秧(推广旱育秧和水育稀播壮秧技术),增加基本苗(推广改单本栽插为双本栽插和合理密植、宽行窄株30cm×13.32cm栽插,机插秧。实现以苗换肥技术),提前烤田(推广够苗烤田、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增施穗粒肥(穗粒肥中氮钾混合施用)以及推广配方施肥、病虫综合防治、防御高温热害等配套技术进行了有机集成,形成了我镇水稻高产高效补偿栽培技术体系。在高产创建过程中,结合水稻苗情监测点建设,根据苗情监测结果,及时提出田间管理意见,实现水稻高产高效补偿法栽培,为高产创建的目标实现奠定了技术保障。 (下转74页)

2 实施成效

2.1 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镇水稻应用品种由2007年的14个减少到2013年的6个,特别是核心示范区应用品种优化为3个,品种的集中连片种植面积明显扩大。

2.2 水稻品质进一步提升 全镇新两优6号、两优6326等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达1 066.67hm2,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80%,比2009年增长10个百分点。

2.3 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 通过技术培训和驻点指导,促进了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提升水稻生产的标准化程度,提高广大农民科技素质。通过组织开展多项试验示范和高产攻关,不断完善水稻高产优质栽培集成技术,推进提升水稻生产的科技含量。

2.4 产业化水平进一步升级 积极组织引导稻米加工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参与水稻核心示范区建设,实行订单加价收购,合力发展“三品”稻米生产,提升了水稻产业化水平。

2.5 节本增效进一步凸显 核心示范区内平均每667m2水稻节本增收153元左右,其中每667m2增产稻谷60.6kg增收97元;节约种子、化肥、农药成本17元;每667m2订单加价收购预计增收24元;每667m2良种良法补贴和粮食综合补贴15元。

2.6 农技推广机制有所创新 成功组建了以专家组、技术指导员、高产创建示范户和种粮大户、辐射户为核心的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农技推广链,形成专家包镇、技术指导员包户、高产创建户带辐射户的农技推广新机制。

3 经验体会

3.1 责任落实是关键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布置安排,保证了各部门、各村委的工作主动性,协调了各部门的责任分工,健全了工作责任制。

3.2 大户建设是重点 突出对种粮大户的扶持,建立健全干部包村、农技骨干包示范大户制度,建成了一批优质水稻生产、示范基地,充分发挥了种粮大户和科技示范户的示范带动作用。

3.3 技术集成是基础 高产创建的目的是实现高产、高效,这不仅要求有一批能够保证实现高产优质良种,还要求有与之相配套的技术措施,因此成熟配套的集成技术是实现高产创建经济技术目标的基础。

3.4 服务指导是保障 做好水稻苗情监测、品种展示推介、主推技术培训等技术服务指导工作,确保相关技术人员指导到位、服务到位,积极开展水稻苗情、灾情和病虫情况调查,指导示范区农户及时采取相应的田间管理措施,确保了关键技术直接到户、应用到田,提高了技术到位率。

3.5 观摩交流是促进 根据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开展情况,组织开展阶段性的工作调研、现场观摩和总结交流等工作,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广大干群直接看到了高产创建实施成效,进一步推进了高产创建的实施,促进了辐射带动作用。

3.6 合力推进是保证 水稻高产创建活动涉及千家万户,尤其是良种良法配套补贴项目,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政策性强,必须实行部门配合,区、乡、村联动,村企、技企合作,合力推进。

3.7 督查评比是激励 市农委成立联合督查组,及时开展督查评比工作,规范了高产创建分步实施,建立有效的督查评比机制。根据部、省水稻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市农委组织成立测产验收专家组,先做好自测工作、上报测产结果的基础上,及时提请省农委抽查复测和评估认定。开展督查评比活动,有效激励和水稻高产创建工作的积极性。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