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探究东北彩椒栽培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究东北彩椒栽培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现阶段的发展中,居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很大的提高,在食物方面,总是不断的推出新品种,因此居民的营养元素得到了充足的补充。就目前的食物品种而言,东北彩椒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东北地区的肥沃土壤加上适宜的气候能够培育出较好的彩椒来供给人们食用。栽培东北彩椒需要不同一般的技术,在结合普通辣椒种植技术的基础上,需要作出较大的改动。现阶段的东北彩椒培育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较为标准的阶段,所培育出的彩椒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关键词:东北;彩椒;栽培

1 育苗

1.1 播种

对于东北彩椒而言,由于营养价值较高,因此在培育的过程中,要求非常严。在育苗阶段,主要是在3月份开始育苗,苗龄只有45天。而定植期是在4月中旬,到了7月份就可以采收上市,10月份完成全部工作。在育苗方式上,主要采用的方式为工厂化集中育苗。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大范围的进行培育工作,同时可以保证在发生问题的时候,运用统一的措施就可以很好的解决。在播种方面,利用50孔塑料穴盘装满基质,用打孔器压出0.8~1.0cm深穴坑,单粒点播,播完种子用蛭石将孔穴覆满,一次性浇透水。

1.2 苗期管理

针对东北彩椒的特点以及实际需求,科研人员在苗期管理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努力,不仅将原来容易出现失误的环节进行了一定的改良,同时针对现有的情况制定出了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管理方式。具体管理方式主要包括:出苗前温度控制在25~30℃,保持基质湿润。70%~80%出苗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4~26℃,夜间15~18℃,并在此时喷淋一次普力克400~600倍水溶液,隔7~10天再喷1次,防止发生猝倒病。

2 定植

2.1 发酵农家肥

对于东北彩椒来说,营养价值之所以如此丰富,原因在于施用的肥料不同于一般的肥料。在东北地区,很多的作物都选择农家肥,这种肥料能够最大限度的供给种植作物所需要的营养。东北彩椒同样采用了农家肥,但是在普通农家肥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发酵作用,让肥料对彩椒产生的积极影响扩大。主要是施用腐熟羊粪、马粪等 10~15 m3,农家肥要充分发酵腐熟,采用1 m3农家肥与1kg玉米面15kg红糖、25kg煮熟的麦麸水、0.5kg尿素充分混匀,水分要求半干半湿,堆粪发酵,温度达到55℃后,恒温保持7~ 10天,即完成发酵腐熟。再配合东北地区独有的肥沃土壤,这样种植出来的东北彩椒才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避免化学肥料的安全威胁。

2.2 做畦与定植

东北彩椒的栽培工作比较复杂,相对于一般品种而言,东北彩椒的栽培在技术上的要求较高。除了要发酵农家肥以外,还要在做畦与定植上进行一定的努力。对于做畦而言,一般情况下,是做成宽1m,上宽0.8m,高度在0.15~0.2m之间,步道沟为0.5m的高畦。这种畦在实际的应用中,能够符合东北地区的地势和地质特点,在较大成程度上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除了具体的高度和宽度以外,在定植前7天必须浇透水。这样能够保证东北彩椒拥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3 定植后管理

3.1 温度及光照、通风的管理

对于定植来说,并不是在完成以后就可以不管不问,让东北彩椒自由的生长。针对东北彩椒的特性,定植以后,还需要对东北彩椒进行较强的管理,防止各种不良问题的产生。主要是针对温度、阳光、通风的管理。在夏季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棚内的白天温度在25~30°之间,一旦超过这个范围,很有可能造成彩椒的枯萎或者停止生长。其次,在光照方面,要进行适当的遮阳,当晴天温度达到28℃的时候,就需要遮阳。对于通风来说,在冷棚两侧千万不要种植玉米一类的阻挡通风的作物,否则会对东北彩椒的生长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

3.2 浇水管理

对于东北彩椒而言,在某些方面和其它的作物一样,都需要充足的水源灌溉,保证生长旺盛。因此,在浇水方面,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绝对不允许出现丝毫的纰漏。经过一定的研究和分析,在浇水管理方面,主要是在定植后7天,如土壤干燥,再浇1次缓苗水,同时可用金雷多米尔和病毒A灌根,预防病害。由于甜椒根系分布较浅,怕旱怕涝。浇完缓苗水后,半个月内不用再浇水,以便提高地温,促进缓苗。缓苗后浇水以土壤见干见湿为原则。由此可见,在浇水管理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绝对不能凭借主观臆断来进行浇水,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差错。

3.3 追肥管理

东北彩椒采用的是农家肥,因此不存在一次性施肥的情况。为了保证在日后的生长中,更加繁茂,必须在适合的时间进行追肥,避免彩椒因为肥料不够,产生一定的不良情况,比方说营养不够、个头较小等等。

参考文献

1 王顺党,赵从兴,郑宇峰,何继文,周学军.彩椒的无公害栽培技术[J].中国热带农业,2006(4)

2 谷春艳,郭月清,孟东芳,曲灵芳.冬暖温室彩椒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