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始终坚定以人为本核心立场指导人才科学建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始终坚定以人为本核心立场指导人才科学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党的十吹响了向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进军号角,这既是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也是向世界的庄严宣告。大会《报告》闪耀着以人为本思想的光辉,是一份心中装着“人民”的报告。以人为本思想,不仅深深渗透于《报告》之中,而且强调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报告》将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并将以人为本提高到“两个最高”: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

作为党的执政活动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如何始终坚定以人为本核心立场,坚持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并作为衡量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成效的最高标准呢?笔者认为,可从如下方面加以思考:

一、应进一步明确“人才是目的”的思想

这是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足点。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是世间的最高价值。尽管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决定、互为条件的,然而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说,人的发展是至高无上的目的,因而各类社会建设相对于人的发展而言,则是实现人的发展这个根本目的的途径、条件和手段。对此,党的十报告提出“五位一体”建设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对人才建设而言尤为如此,在于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可见,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不仅应以推动社会科学发展为价值取向,而且应以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取向。具体而言,人才的潜能得以充分开发,人才的素质得以整体提升,人才的创造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人才的社会价值得以充分实现,人才得以自由而全面发展,应成为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的最终目的。

二、应充分体现“人才是主体”的思想

这是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的根本动力。社会历史进程表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而人民群众又是由每个人构成的,人民群众作用是每个人作用合力的结果。其中,人才又是人群中的先进和精华部分,其作用更为突出。今天,我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党的十报告又把“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首要的基本要求,就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和中国革命及建设的经验总结基础之上,充分体现了发展主体是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思想。据此,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更应如此,既要把人才作为开发客体,更要把人才作为开发主体。一方面,要充分体现广大人才在建设中的主体性,并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人才的主体性,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性。为此,我们在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中要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主体能动性,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作为主体参与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的全过程,包括策划、组织、实施、监督、评估等基本环节。另一方面,应尊重人才作为主体的需要性,并始终以这些需要为出发点把人才需要与社会需要辩证统一起来,来制定人才建设的方针、政策、制度,以及人才开发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概言之,要以广大人才的需要,作为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的基本依据,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应充分体现对人才的服务性。

三、应充分体现“人才是过程”的思想

这是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的基本要求。世界万事万物均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整个世界即为过程的集合体,一切事物作为过程而出现。作为人才来说,更是作为过程而存在和发展。人才成长和发展,是由人才源准人才潜人才显人才高级显人才领军人才的转化过程。人才创造又是一个由上升、发展、高潮、持续、下降的过程。这就要求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不仅为人才某阶段成长和发展服务,而且要为人才终生发展服务,这种服务应是贯穿于人才的成长和发展的全过程,力求达到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从而促进人才的完整人格的实现。为此,应建立和完善人才的终生学习服务体系和社会知识和技能创新体系。不仅如此,应把握各类人才创造的高潮期――“人才创造最佳年龄区”,引导和组织人才参与社会创造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开发人才的创造潜能,提升人才的创造力,高效地促进人才的发展。

四、应充分体现“人才作为尺度”的思想

这是衡量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成效的根本标尺。既然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那么就应根据人才本身发展状况来判断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的成效。而人才的发展状况如何,显然人才自身最有发言权。可见,广大人才是最基本评价主体,以人才为本是衡量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质量和成效的最高标准。据此,要认真倾听广大人才的评价、呼声和意见,人才群体应有代表参与人才评价工作,应以人才的知晓度、认同度、参与度、发展度、满意度、凝聚度为最基本依据,作为衡量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质量和成效的最基本尺度。

总之,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今天,组织人事工作者和人才开发工作者,在人才建设和人才开发活动中均要把以人才为本位的理念融化于脑海里,落实于行动之中。

(作者系中国人才研究会顾问、华东师范大学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教授、广西壮族自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客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