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冲击与嬗变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冲击与嬗变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灌输法的应用曾经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取得辉煌成就,其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然而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求知的路径发生革命性变化,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遭遇了“无用”、“僵化”“过时”的质疑。本文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在当前受到的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冲击,探索了这些冲击引发的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本身的嬗变,以期使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继续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灌输理论 冲击 嬗变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n the Contemporary Impact and

Evolution of Inculcating Theory of Marxism

BAI Xiuyin

(Education Institute of Marxism,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Sichuan 611731)

Abstract Inculcating method has been used in brilliant achievements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ist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in China, which is the basis of Marxist inculcation theory. But times chang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eople thought of revolutionary changes in the path of knowledge, Marxist inculcation theory suffered a "useless", "rigid" and "outdated" ques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rxist Theory by the double impact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to explore the impact caused by the Marxist Theory of the Evolution,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t Theory in order to continue to ser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Marxism; incilcating theory; impact; evolution

1 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遭遇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冲击

传统上人们理解的灌输就是自外而内、自上而下的单向信息沟通过程,这一理解源自于列宁对考茨基关于无产阶级不可能自发产生革命意识观点的肯定。然而随着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人们的阶级关系、政治生活和社会地位都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曾经神圣、崇高的理想信念不再需要自上而下的灌输就能自发产生,曾经神秘、遥远的上层领导的意愿和指示不再需要官方正式渠道就能自由获得,这些变化诱发了人们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革命性转变,于是人们对于曾经起到主要发挥积极作用的“灌输”信念同时产生动摇、怀疑,甚至是否定,思想上的认识偏差必然导致人们行为上易入误区而不自知。所以,对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重新认识和准确定位亟待进行。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和科技信息化浪潮的推进,我国正处在急剧变化的全球化世界大潮之中,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能否继续发挥其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主导作用,是否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各种社会思潮中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阵地,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广泛讨论和关注的问题。然而,目前没有学者能够从根源上论证清楚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之伪,中西方学者无不肯定灌输理论有其积极的方面,尤其是在改变对象思想意识的程序性、简易性得到了灌输者的高度青睐。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人们又总是竭尽其力地批判灌输的机械性、僵化性,甚至指责其对人性创造力的钳制和禁锢。学者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对灌输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

当前,学术界存在着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过时”、“无用”、“僵化”等错误认识,也存在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原创者、必要性、实质性、强制性等方面的争议,究其原因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科学性认识不够充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也理所应当地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应当根据时代变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基础上,赋予灌输理论新的内涵,使其与时俱进才能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科学性。结合时代变迁和人们社会需求的变化探讨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澄清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错误认识和理论争议,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关键步骤。

学者们围绕“灌输”问题进行的大量研究工作,使我们对于灌输理论在当前的境遇有了深刻的认识,无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科学性的怀疑,还是对灌输方式适用性的动摇,都为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素材;同时理论上的争议不断必然致使实践中的迷惘,学界关于灌输理论的争议也使我们更加深刻领悟到澄清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2 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面临认同危机引发了自身嬗变

现代生活方式的变迁是经典作家生活的时代所未能预期的,因此,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实现方式必然要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发生变革,才能适应当下形势的需要。这是毋庸置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随着时代的主题变化,各种理论思潮交错影响人们的思维形态,如前文所述,这对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产生重大影响,引发了其嬗变,既为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又使其在与各种思潮、理论的交锋中摈弃了与时展不相符合的落后主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科学性增强。表现在:灌输的历史前提由革命年代主要面向工人阶级灌输科学社会主义以唤醒其自为意识,转向和平年代主要面向全体社会大众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要性和优越性;灌输的主要内容除了保持经典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外,还将当代社会文明中的积极成分纳入其中,其政治性、阶级性也由鲜明逐渐转为隐晦;灌输对象的自主性得到很大程度的尊重,逐渐取消了对于灌输对象“盖帽子”、“上纲上线”批判的强制性做法;灌输手段的政治强制性有所弱化,而教育引导性得到加强,将灌输与教育挂钩,灌输的主体也由相关专门的思想政治工作机构扩展为全社会的教育机构。

第三,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更加注重对人性的关注。表现在:肯定人的需要是灌输的前提,人的发展是灌输的目的,人的不足是灌输的内容。灌输的对象是人,而人又是十分复杂的。因此,在实施灌输之前,必须注意灌输对象的层次性,必须了解、分析以下几个问题:受教育者是否需要、是否愿意接受灌输的内容;灌输的内容对受教育者是否有益;对于灌输的内容,受教育者是否有所了解而又无力获得。这就要求灌输主体能科学分析灌输对象的特点,把社会的要求和灌输对象的个人需要协调起来,不能只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然后再根据灌输对象的需求、年龄结构、文化层次、岗位职业、社会地位、思想觉悟以及接受能力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各有侧重,区别对待,增强理论灌输的针对性。

第四,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内涵更加丰富。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首先是作为一种原则而存在的,只有将它置于马克思主义灌输教育的目标和过程中来考察,才能正确理解其内涵。马克思主义灌输教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的政治和道德修养达到一定的标准,其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灌输,解决受教育者自身的思想矛盾。从个体的角度看,理论灌输的内容是解决受教育者“应有”与“现有”的矛盾。由于受教育者“应有”的思想、政治、道德知识与“现有”的知识水平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而这些知识又是受教育者不可能通过自身的实践在短期内获得,因此,灌输就是为了解决受教育者由“不知”到“知”的矛盾,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从宏观的角度看,灌输的必要性还在于马克思主义灌输教育必须主动占领思想文化阵地,不能被动地去防御。

第五,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现实操作性增强。表现在:主张灌输对象在整个灌输环节中不再是任由灌输主体加工雕刻的原木,灌输对象的自我意识、潜能发挥被纳入为灌输之意义;认清灌输不仅是掌握先进理论和科学知识的一种途径或方式,而且将灌输提升至个体与人类文明交融互动的过程,灌输的双向互动性加强,而单向传递性弱化。

3 研究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嬗变和发展,才能使其继续发挥作用

人类文明的传递、基本价值观的弘扬客观上决定灌输的必要性;并且尽管在理论和实践上面临了巨大挑战和不少质疑,但是灌输方式在信息传递和思想教育领域的实际存在证明了灌输具有当代价值,只是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和完善。理论的嬗变是其发展和完善的必要过程,研究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嬗变和发展趋势,才能使其更好发挥作用。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正处于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尽管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但是西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对我国意识形态的侵蚀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变相强化,敌对势力对中国所谓“和平演变”的企图仍然没有改变,他们利用一切机会,无孔不入地充塞其政治观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给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人民。转型时期的中国,旧的规范被破除而新的规范尚未完全确立,这无疑给敌对势力和破坏分子的思想侵蚀留有空间。

时过境迁,随着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给传统意义上自外而内、自上而下的灌输方式带来严峻的挑战。人们不再忙碌于求生存,而在于追求生活质量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于是对于精神世界的追寻便转向自发性和自为性,人们主动通过一切渠道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而对于外界普遍灌输的、对于自我精神追求相关性不大的、不能满足自己当下需求的那些意识和文化弃而不理,甚至有意抵制。这种状态是一种短视行为,长此以往必将走向实用主义,丧失人生基本理想追求和社会责任感,整体上不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也会危害社会的健康风气。因此,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灌输方法都具有实用性,灌输理论都具有时代意义,需要坚持。

传统的灌输方法必须要改进才能符合当下人们的需要,特别是在灌输内容和灌输手段上,要结合信息技术的演变,用最新的传播手段取代传统意义的说教形式,用当下实用的语言形式取代传统意义的刻板内容,才能减轻人们的心理抵制,从而被人们自然接受。任何先进的理论都不可能自发进入到人们的意识领域中,灌输仍然是当今时代必不可少的信息传递方式,但是必须要与时代进步相一致,灌输的内容和手段需要不断更新。所以,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现实价值,只是需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不断丰富和完善。

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当前社会条件和斗争形势已经发生根本性变革,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合理内核仍然是一种惯常使用的、行之有效的思想、信息传播和教育方式。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消除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刻板、错误认识,是探索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增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面对理论和实践领域的双重冲击,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应当同心协力,认真加以研究,寻求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在保持其科学性同时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有效途径,突破现实瓶颈。

基金资助:中央高等院校科研专项基金《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与社会网格管理》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A0300602390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