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汉语词源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汉语词源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词源学的不断发展,它已经逐渐脱离了传统训诂学,成为一门拥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的学科。近代词源学的鼻祖应该追溯到清末的章太炎和黄侃两位先生,它们吸收清代先贤的训诂成果和理论方法,在训诂学研究上开拓了一条新路子,在汉语词族和《说文》研究中取得了新的进展。其后,如杨树达、沈兼士、黄焯、陆宗达、王力等先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或继承传统,或借鉴西方,都在词源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最近的二十几年间,词源学的发展特别迅速,拥有了一批专业的科研队伍,以北京师范大学和浙江大学为中心,在传统词源研究和文化考源等方面不断取得进步。可以说,词源学的发展对语言理论、古代文化、历史语言学、汉语教学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词源学,是研究同源词以及系联同源词族的一门学问。何为“同源词”呢?这一概念出于印欧语系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中。这一术语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亲属语言中原始共同语的某一词形形式派生出来的在语音、形态和意义上相关的词。这种相关是指同源词的语音异同必须符合亲属规律语言之间的语音对应规律;构词要素有规律地对应;词的意义相同或相近。它的范围被限定在同出于一种基础语言的语系、语族或语支的若干亲属语言之间。一是指一个语言内部由某一词根及其孳生词、或孳生词与孳生词构成的一组词,这些词在语音(或形态)和意义上相同或相关。

那么如何判断一组词是不是同源词呢?判断同源词的依据,从词源研究史来看,有两点是基本达成共识的,即语音和语义。王宁先生曾说:“派生词的音与义是以根词和源词的已经结合了的音与义为依据的,因此,词根、源词与派生词之间,以及同源派生词彼此之间,都存在着音近义通的关系。一组待定为同源词的语料,在已知它们的音同或音近关系后,判定它们之间的义通关系,便成为确立它们同源的关键。”蒋绍愚先生又指出:“判定同源词必须严格按照三个条件:(a)读音相同或相近;(b)意义相同或相关;(c)可以证实有同一来源。这三条是缺一不可的。”从现在学界的研究现状来看,“音近义通”几乎已经成为判定同源词的总原则,这对我们系联同源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词源学从训诂学脱胎而来,遗传了训诂学的实用性。同源词的研究和词族系联,最实用的效果就是可以求证一个词的词源,探求它与其他词的孳乳衍生关系。这对古代文献的词语释读,理清汉语词汇发展过程有着特殊价值。本文立足于中学语文教学,探讨词源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实用价值,一方面它助于汉字的识字教学,一方面它可以对词语进行精辟的训释。分述如下:

一、有助于识字教学

汉字中,形声字的比例是最大的。康加深的《现代汉语形声字形符研究》中调查得出,在7000个现代汉语通用字中,属于形声结构的有5631个,占通用字总数的80.5%。可以说“形声字事实上已经为汉字的主体部分,甚至可与汉字构形系统划等号。”从事过汉字教学的教师几乎都有这样的经验,汉字中象形字、会意字、指示字的教学相对简单,学生们也容易理解接受。而形声字只能在读音理解上稍占优势,其具体含义只能靠学生死记硬背。但是如果运用词源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对形声字声符的表义性进行阐发,使学生们在理解形声字时同时着眼于声符和形符两方面,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是看下例:

①甬(影东)(括号内为该字上古声韵),似斛一类的量器。《玉篇》:“甬,斛也。”又可指古代两旁有墙垣遮蔽的通道。《正字通·用部》:“甬,甬道。”

桶(透东),木制方形的容器。《说文·木部》:“桶,木方,受六升。”

蛹(影东),蚕蛹。《说文·虫部》:“蛹,茧虫也。”

筩(定东),竹筒,竹管。《说文·竹部》:“筩,断竹也。”

通(透东),贯通,畅通。《说文·辵部》:“通,达也。”

捅(透东),触击,戳刺,使中空。《集韵·董韵》:“击也,引也,或从手。”

②峒(定东),山洞。《集韵·送韵》:“峒,山穴。”

(定东tóng),筒瓦,卷曲如筒而中空。

硐(定东),石洞,矿坑。《正字通·石部》:“硐,或作洞。硐,空也,通也。”

筒(定东),管状乐器。《说文·竹部》“筒,通箫也。”

衕(定东),胡同。《说文·行部》“衕,通街也。”

胴(定东dòng),大肠。《玉篇·肉部》“胴,大肠也。”

恫(透东),惚恫,不得志。《广韵·送韵》“恫,惚恫,不得志。”

这么一看,将形声字的表类别的形符和可以表示具体意义的声符结合来理解该字,可以使学生们更好的理解记忆,扩大记忆量。但是,如果单纯从声符相同的同源词(同形同源词)来解释形声字的意义,似乎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同源词的作用。同源词当中亦有相当数量的声符不同的同源词,它们一样可以帮助教师解释形声字的意义。例如:

鍾(章东),古时盛酒的器皿。《说文·金部》:“鍾,酒器也。”

舂(书东),用杵臼捣去谷物皮壳,有中空义。《说文·臼部》:“舂,擣粟也。”

囱(初东),天窗、烟囱。《说文·囱部》:“囱,在牆曰牖,在屋曰囱。窗,或从穴。”

蔥(清东),同“葱”,葱叶中空。《说文》:“蔥,菜也。”

盅(透冬),器皿内空,又指没有把的小杯子。《说文·皿部》:“盅,器虚也。”

弄(来东),胡同,上海方言称胡同为“弄堂”。《字汇·廾部》:“弄,巷也。”

空(溪东),空虚,内无所有。《说文·穴部》:“空,竅也。”段玉裁注:“今俗语所谓孔也。”又《说文·穴部》:“竅,空也。”段玉裁注:“空、孔,古今字。”

腔(溪东),动物体空的部分。《说文新附·肉部》:“腔,内空也。”

倥(溪东kōng),倥侗,蒙昧无知貌。《集韵·东韵》:“倥,倥侗,童蒙也。”

埪(溪东kōng),即龛,供奉佛像或神像的龛子,中空以摆放佛像或神像。《玉篇·土部》:“埪,空也。”

孔(溪东),洞穴、窟窿。《尔雅·释诂下》:“孔,间也。”邢昺疏:“空者,穴也。”又有通达义。《说文》:“孔,通也。”段玉裁注:“通者,达也。”

笼(来东),竹笼,中空。《集韵·东韵》:“笼,所以畜鸟。”

咙(来东),喉咙。《说文·口部》:“咙,喉也。”

襱(来东),裤管。《说文·衣部》:“襱,绔踦也。”朱骏声《通训定声》:“襱者,苏俗曰裤脚管。”

这些字从韵部来看:皆为东韵字。从声扭来看:舌齿旁纽,与影邻纽。从语义来看,诸词都有“中空”义。它们“音近义通”,因此,该组词为同源词。这种系联词族的过程教师们不必讲解,只把结果告诉学生,让同学们进行比较记忆,从中发现有价值的规律。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记忆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尝试着去寻找其它汉字的同源规律。

二、有助于词语精解

同源词是由一个词孳乳派生而来的一组词,因此,同源词之间一定有着共同的意项。如果一个词的具体含义我们很难通过这个词本身来理解,这时不妨对其同源词进行考察,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得到更加精辟的解释。如:

1.《烛之武退秦师》“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书下注释曰:“阙,侵损、削减。”为什么“阙”要理解为“侵损、削减”呢?学生们有的就干脆理解为通假字,通“缺”。还如,《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为什么要“举玉玦”呢?我们可以运用词源学知识来解释:

首先了解“玦”,《汉语大字典》解曰:“古代环形有缺口的玉佩。”而与“玦”声符相同的一组字有“缺损,开口”义。如:

缺,破损,残缺。《说文·缶部》:“缺,器破也。”后又有“缺陷、缺点”义。

決,开凿壅塞,疏通水道。《说文·水部》:“決,行流也。”

抉,挑出,挖出。《说文·手部》:“抉,挑也。”段玉裁注:“抉者,有所入以出之也。”

诀,将远离相告别。《说文新附·言部》:“诀,诀别也。”有分开之义。

这组字是一组同形同源词。分析可知,这种环形有缺口的玉佩之所以称之为“玦”,就是因为有“缺口”。缺口又意味着“破损”或“伤害”,因此,范增举玉玦,示意项羽除掉刘邦。

再了解“阙”,《汉语大字典》解曰:“宫门外两边的楼台,中间有道路。”不难看出其中包含着“中间缺开”的意项,因此“阙”与“玦”等也是同源词。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阙”有“侵损、削减”的意思了。

2.如“言”和“语”。在现代汉语中,“言语”或“语言”已经作为一个词使用了。例如:“你走的时候言语一声。”“他们之间缺少共同语言。”而在文言文中“言”和“语”是两个词。“自言为言,与人谈论为语。”“言”本义是“说,说话”,动词,强调说话动作。“语”本义为“与别人说”,动词,强调说话的方式。《说文·言部》解曰:“语,论也。”《诗经·大雅·公刘》“于时言言,于时语语。”毛亨传:“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因此,“语”还有“告诉、告诫”之义。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从同源词的角度来看,从“吾”得声的字有含“相对、迎对”的意项,如:

晤,相遇,见面。《正字通·日部》:“晤,人相见曰晤。”

衙,迎面阻止。《释名·释乐器》:“衙,止也。”

龉,牙齿参差不齐。《说文·齿部》:“龉,齿不相值也。”

铻,鉏铻,物不相当。《广韵·语韵》:“鉏铻,不相当也。”

对比几个例子,便可以解释“言”、“语”之间的区别了。

同源词对语文教学的价值,我们在文中只是略点一二,还有很多实证和新的应用领域还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发掘。词源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的脱颖而出和蓬勃发展正是因为其极大的实用性。因此,词源学的理论和方法,将会为语文教学提供更为有效、更加方便的工具。不可否认,教师们不可能在课堂上讲授词源学理论知识,更不能例举那么多晦涩难识的字例。我们要做的是将理论深入浅出,结合常见字例,把知识的系统性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教会学生一种识字记字的方法,并受用终生。

(作者单位:杭锦后旗奋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