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中语文主题阅读的课程安排和实施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语文主题阅读的课程安排和实施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主题阅读是一种针对同一主题,在一定时间内阅读大量书籍,使学生学会一定的阅读、思考和表达的方法,能够使学生的语文能力、素养和思想得到真正的提高。它可以有效避免零散阅读所造成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和浅显阅读等问题。

一、主题阅读的课程安排

考虑到高一、高二期间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主题阅读的主要内容均安排在课内完成。这就要求压缩课内教学时间,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在时间上给主题阅读让路。

1合理取舍教材内容,压缩教学时间

教材内容取舍的原则。学生自主取舍和教师指导相结合对高中语文教材进行取舍。要压缩教材内容的教学时间,就必须大胆对教材进行取舍。学生是学习和阅读的主体,我们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把取舍权主动交给学生,教师给予指导。

教材取舍的方法。首先,每个学期开学初,用一周的时间让学生通读课文,并做读书笔记;然后,让学生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出自己最喜欢读、最希望学习的课文,并说明理由;最后,教师和学生达成一致,确定学习篇目。为避免学生对教材进行取舍的盲目性,操作中要体现教师的指导。

2确定各内容的教学策略

师生共同确定教学篇目之后,还要由教师制定各文体的教学目标。

文言文教学:以方法指导为主,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借此培养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文言文自学能力。

现代文教学:采用单元教学的形式,提出“惑”与“获”的教学目标,即引导学生发现阅读中的疑惑、困惑,进行深层思考和讨论,交流学习过程中的“收获”。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不仅压缩了教学时间,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

诗歌教学:以诵读为主。诗歌具有独特的音韵美,因此诗歌教学应以诵读为主,以往我们的诗歌教学侧重内容手法的分析,缺少诵读的训练,一首好诗常常被我们分析得体无完肤。以诵读为主的诗歌教学,不仅能将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而且避免了繁琐无味的分析和肢解,增加了学生的体验,节约了教学时间。

3主题阅读的时间安排

每个学期初的前三周处理完教科书的课文之后,剩下的时间就是主题阅读的时间了。以高一年级第一学期为例:《诗经》三周,现代诗歌一周,《论语》三周,人物专题研究两周。课外学习的安排主要以阅读为主。

二、主题阅读的指导策略

1设计主题阅读目标

确定主题阅读的内容之后,就要设定阅读教学目标。目标的设置主要依据学生在“本阶段”语言思维发展的需要。

以高一上学期“苏轼”主题为例,教师可以设定如下教学目标。

语言目标:学习从纷繁复杂的阅读材料中提炼出各种不同的观点,在对各种不同观点的分析、比较中,概括、归纳出自己的观点;学习从纷繁复杂的阅读材料中选定能够充分证明自己观点的事实材料,用事实说话,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地去证明自己的观点;学习运用准确、严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思想目标:包括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思维、比较思维等。

人格目标:“心中有苏轼,人生无难事。”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

2明确主题阅读步骤

导读。设置导读是为了激起学生对主题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总体感受专题的语言和思想之美。让学生大致了解阅读学习的内容和流程,对学习结果有一个良好的心理预期。导读的步骤:第一步是师生共商,第二步是教师引导。

泛读概述。学生上网搜集、浏览作者的生平事迹及创作,考察作者的身世、经历、生活环境、性格、志趣以及创作动机。通过泛读这一风暴式阅读,占有大量的背景信息,这些信息对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和主题起着奠基作用。

精读原作。读《诗经》,读《论语》,读苏轼,读鲁迅,或诵读,或细读,或按原著顺序整本读,或选择代表篇目重点读,或用故事引读,或后边章节提前读,或早读课与常规课交叉读,形式各异,方法不同。

拓展研读。教师推荐和主题有关的具有思维挑战性的论述类文章进行研读。这些文章的作者既有著名学者,又有专业教授,还有语文专业之外如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方面的专家。选择这类文章作为研读材料,是因其视角不同、观点各异和思想冲突,能给学生思维造成冲击力,能帮助学生培植深刻独创的批判思想。

3制订主题阅读计划

宋朝著名学者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在他看来,读书要有顺序,有计划。确定了主题阅读的内容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制订读书计划,安排好阅读时间。阅读时间的安排一般有两种办法:第一种是“分配式”,即规定每天可以看书的时间和内容,拟出争取达到的目标和采取的措施。第二种是“集中式”,即在一段时间内(主要是寒暑假)集中学习的内容,并制定出要达到的目标和补救措施。

4指导学生阅读方法

首先要精读与泛读相结合。为了保证学生在主题阅读中取得最佳效果,帮助学生确定主题,制订了阅读计划之后,接下来,教师就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有效的指导。主题阅读要求学生进行广泛、大量的阅读。只有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读法随文体、篇幅而变化,才能达到阅读的最佳效果。所谓精读,就是对阅读内容,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对于作为主题阅读核心阅读材料的原著和重要文献,则要用咬文嚼字、深思熟虑的精读法。精读要仔细阅读,通过逐章逐段逐句逐字的深钻细研、圈点画线、写批注做笔记等方式抓住阅读内容的灵魂,理解阅读内容的内涵。

其次要比较阅读与批判式阅读相结合。比较性阅读分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横向比较是将同一作者的不同题材或同一时期不同作者的同一题材的内容进行比较阅读,纵向比较是将不同时期同一题材的文本进行比较的阅读方法,可以比较内容、主题、体裁、结构、技法、语言和修辞等。批判性阅读是建立在比较阅读基础上的,它不同于传统的接受式阅读,指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推论等思维过程得出自己的结论,它强调思维的批判性和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总之,主题阅读是课外阅读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更集中、更系统、更深入的阅读。有效的主题阅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阅读与思考,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