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构建大课程体系,丰盈办学理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构建大课程体系,丰盈办学理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校课程是办学理念的物化,办学理念是课程的“神”化,两者协调一致才会实现学校办学内涵的不断丰富和外延的创新拓展。从某种意义上讲,“优质的学校教育”中的“优质”就是这两者在协调配合上的优质。

现代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以目标引领而非任务驱动。校长在发挥对课程的领导方面要突出对课程价值取向的指向性,既要将课程分类聚焦于办学理念,又要强调对每类课程的系列化建设,才能让课程有效发挥对理念的承载和丰盈作用,同时,也要针对不同类别课程的发展特点进行分层规划,形成课程之间围绕办学理念的“蛛网式”格局,形成相互补充、互相完善、协同发展的态势。因此,构建大课程体系是实现课程与学校办学理念连动发展的关键。

我校的教师有一个共同的愿景: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让在“五小”学习过的孩子,将来不论生活怎样,都能以积极的生活态度追求有品位的幸福生活。

那么,什么是幸福的教育呢?我们认为: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幸福地学,师生在一种和谐互助的氛围下,本着自然、合理的认知规律探求知识、生长能力、丰富情感进而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教育过程就是幸福的。

围绕“为孩子一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我们认为,构建大课程体系是丰盈办学理念的有效策略。

一、规范以学习目标达成为载体的主导课程,让学生高效地学习

在这里,我把国家课程称为“主导课程”,我认为素质教育不仅是让学生快乐地经历学习过程,有意义的学习本身是要有一定的目标要求和任务设定的,对学校的课程管理,我们首先要尊重教科书。这就需要我们对主导课程的落实进行规范,而这种规范要参考三方面因素,一是要尊重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基本策略,二是要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三是要彰显教师个人的教育特质,而这其中学校的办学理念将起主导作用,它会对基本规律和策略进行丰富,对教师个人特质发挥引领作用,只有在鲜明办学理念指导下的规范才会有效带动教师的发展,创新性地推进课程的落实。我们还要教好教科书。如果说规范是对教育教学过程的要求,那么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达成则是检验规范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对于主导课程,我们要关注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在规范基础上追求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完成,我想这是对办学理念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检验,也是对教师落实办学理念情况的检验。

把学习做成一件幸福的事,让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幸福地学是我们在教学领域打造幸福教育的愿景。为此,我们在全校倡导“互惠式”教学,通过对学习过程中“倾听、对话、串联”三要素的关注,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发起者、合作探究的参与者、认知目标的建构者,建立和谐的互助互惠学习关系,关注“绩优生”的观点,更要关注“学困生”能否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核心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者,在互惠共享中让学习成为一种幸福的体验。

二、创新以引导学习兴趣为载体的校本课程,让学生乐于参与学习

缺乏校本课程支持的办学理念没有“幸福”可言。校本课程是对主导课程的有益补充,也是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的重要窗口,更是落实办学理念的重要途径,很多学校的办学特色是以校本课程为代表的,但前提条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根植并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否则校本课程就失去了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存在的意义。

校本课程对于办学理念的落实更多体现于它的区域性和趣味性。这里的区域性不是“独一份”意义上的创新,而在于它能否创造性地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趣味性则是校本课程将办学理念与学科特点组合的适恰度上,既要突出办学特点,又要为学生接纳,这些因素决定了校本课程的发展潜力和课程价值。

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采取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策略,主要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大开发阶段,以“为孩子一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创意,开设了师生人人参与的课程拓展活动,目的是先让师生行动起来。第二阶段为“提纯”阶段,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实践后,自然出现了优胜劣汰局面,一些适应办学理念而又为学生欢迎的小组逐步得到完善并显现特色,尤其在我校享有深厚基础的网络德育发展迅速,而“DIY纸花”等活动小组也在校内外活动中引起师生的广泛关注,这样,我们开展对这些活动小组的课程化建设,逐步构建起我校的校本课程体系。这些自然生长形成的校本课程,显示出对办学理念进行丰富和拓展的强大生命力,学生乐于参与,教师富有成就,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使学生的学习进程更多了些幸福的点缀。

三、做实以习惯养成为载体的“自主课程”,让学生学会生活

优质的教育更多要体现出它培养出了什么样的人,培养良好的习惯既是学生一生幸福的需要,也是对学校办学理念的显现。学校的办学理念最终要落实于师生,学校无处不教育,我以为学校对学生的所有教育形式都要视为课程,尤其当我们将一些教育活动编排成系列后,就会更有效地发挥课程的教育作用。践行办学理念就是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施加引导和影响,这些活动是办学理念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而产生的课程,它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隐含于其他课程之中,把这些课程做实做细,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就是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而这些好习惯是对其他课程的有力支持和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

在推进“自主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主要开发了两大领域:好习惯和仪式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我们一直在努力把好习惯培养做成课程系列。为此,学校倡导学生“养成好习惯,过有品位生活”,相应编制了《大港五小行为习惯手册》《走队标准》,开展了学习习惯建设、生活习惯建设、班集体自主管理体制、路队展评等系列活动,成立了校园报社、志愿者社团等组织。在各个班由学生自主发起成立的“微善活动”更是感人,为了资助贫困儿童,几个学生在春节期间冒着严寒到社区、集市进行春联义卖;面对身边恶化的环境,自发成立节水环保社,研究、宣传节水、环保的小常识;成立校园小药箱,及时帮助身边突发意外的小同学,等等。如今,全校二十几个“微善社团”把幸福似水的涟漪般传遍校园,传向身边更多的人。类似这些教育活动,基本构建起了以好习惯养成为目标、体系相对独立、结构完整的教育系列,虽然它不同于规范的课程,但当它成为一个教育系列时,却可以等同课程一样系统地发挥对于学生的教育功能。

仪式教育是我校的教育特色,实践证明,它对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起着非同凡响的作用。办学理念只有成为人群共同的思想认同,这个理念才会有存在的意义,才能发挥对人的引导和教育作用。我们开发仪式系列的目的就在于在校园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意识氛围,这一“气场”的形成会将自信心、成就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惠及每个人。我们相继建立入学典礼、升旗仪式、毕业典礼三大仪式,入学要由老生引导新生按固定线路参观校园,结合楼内布展进行系列的“三风一训”、校史和校园文化教育;毕业时要进行感恩教育,建立了毕业墙、颁发毕业证、举行毕业典礼等;升旗仪式采取每周班班竞标制,国旗、校旗、班旗都要相伴国歌、校歌、班歌的升起,争得升旗权的班要全班上台齐唱“三歌”参与升旗,宣讲他们的班风班训,表彰自己班内的好人好事以及班集体文化特色。当系列化的仪式教育成为传统时,我认为它就是一种课程,而且它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更胜于我们的传统课程,是学校办学理念更直接有效的体现。

综上所述,课程与办学理念构成了一所学校的办学风格,两者就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具体课程体系支撑下的办学理念是富有生命力的,而缺乏了理念引领的课程教育价值就难于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校长要自觉树立构建大课程体系的创新意识,促成课程与理念的互惠相长,努力创办规范而富有特色的优质学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