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老年人跌倒致骨折风险及其预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疆乌鲁木齐总医院干五科 830000)
【摘要】老年人跌倒与老年人骨折关系密切,研究显示,发生跌倒的老年人中5%-10%发生骨折,发生骨折的老年人中有90%是由于跌倒所致。老年人常有骨质疏松,因此,老年人跌倒致骨折发生率高,后果严重,是老年人伤残、失能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威胁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一个重要原因。老年人步态稳定和平衡功能随着年龄增加而不断下降。疾病因素:如白内障、偏盲、青光眼会影响视角的灵敏度而导致跌倒。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中,很多药物可影响人的神志、精神、视角、步态、平衡等方面。心理因素:沮丧、抑郁、焦虑及不佳的心理状态及导致与社会隔离均增加跌倒的风险。另外害怕跌倒也使老年人行为能力降低,行动受到限制,从而影响步态和平衡能力而增加跌倒的风险。社会因素:老年人的教育与收入水平,卫生保健水平,享受卫生服务的途径,室外环境的安全设计;独居老人,独居老人与社会的交往和联系程度等,都会影响到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老年人跌倒致骨折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健康教育,使他们了解跌倒致骨折的严重后果。尤其是一些能力差、听觉减退、对同时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骨、关节、肌肉疾病的患者,由于他们的平稳能力差,步态不稳,是跌倒的高危人群,反复讲述,不厌其烦的提醒患者防止跌倒。
【关键词】老年人;跌倒;骨折;骨折预防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294-01
1987年Kellogg国际老年跌倒预防工作组将跌倒定义为:无意图摔倒在地上或一些更低的平面上,但不包括暴力,意识丧失,偏瘫或是癫痫发作所致跌倒。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社区居民跌倒发生率:农村社区约为22.6%(男15.9%,女28.4%),城市社区约为18.0%(男14.9%,女20.1%)[1],各地跌倒发生率有差异,但不同性别、民族、种族中的老年人跌倒发生率都有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女性跌倒的发生率高于男性。老年人跌倒不但发生率高,而且后果严重,对老年人损伤的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均有较大影响。老年人跌倒与老年人骨折关系十分密切,研究显示,发生跌倒的老年人中5%-10%致骨折,发生骨折的老年人中有90%是由于跌倒所致[2]。
1 跌倒所致的部位与跌倒时的有关
骨折常见的部位包括:(1)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也称髋部骨折。(2)腕部骨折。(3)脊柱压缩性骨折。老年人常有骨质疏松,因此老年人跌倒致骨折的发生率高,后果严重,是老年人伤残、失能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威胁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一个重要原因。
2 老年人跌倒致骨折的危险因素
2.1 内在因素
2.1.1 生理因素(1)步态和平衡功能:步态紊乱和平衡功能下降,除了其他疾病和药物的作用外,步态稳定性和平稳功能随年龄的增加而不断下降。研究发现步态的步高、步长、连续性、直线性、平稳性等特征,与老人跌倒存在着联系。有的患者因移动身体、旋转或倾斜身体取物时,出现摇摆。这些都是平衡功能下降的表现。
(2)感觉系统: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前庭及本体感觉,它通过影响神经系统的信息,来影响机体的平衡功能。随年龄的增加视力的灵敏性、感知觉、视敏度都会急剧下降。老年人听力会逐渐减退,听高频声音的能力降低,甚至耳垢堆积也会影响听力,有听力问题的老年人很难听到有关跌倒危险的警告声,即使听到声音后反应时间延长。前庭功能和本体感觉的退行减退可导致脑晕和平衡功能降低。性血压过低,可使站立时摇摆及头晕,在夜间或黑暗环境中姿态稳定能力更差。有2例在夜间起床排尿时发生跌倒至股骨颈骨折。
(3)中枢神经系统的退化性病变往往影响智力、肌力、肌胀力、感觉,反应能力及反应时间、平衡力、步态及协同运动能力,使跌倒危险增加。
(4)骨骼肌肉系统:骨骼、关节、韧带及肌肉的结构、功能的损害。随着年龄的增加,骨质吸收,功能性的骨髓细胞减少。造骨功能降低、骨质疏松、妇女绝经后,钙和VitD摄入减少,雌激素和激素减少容易发生骨折疏松,所以女性跌倒致骨折的发生率高于男性。
2.1.2 疾病
(1)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往往通过引起心脑缺血、诱发心绞痛、头晕、黑朦、晕厥而导致跌倒发生。心源性晕厥患者无防护的倒地极易发生骨折[3]。
(2)N系统疾病:如痴呆、帕金森病(PD)、脑卒中、脊椎疾病、小脑疾病、大脑白质病变,及周围神经疾病等都是引起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危险因素。
(3)糖尿病:合并周围N病变和血管病变,影响视力,引起下肢感觉障碍,足部病变常常发生步态不稳,行走时容易发生跌倒。
(4)其他:白内障、偏盲、青光眼会影响视觉的灵敏度而导致跌倒;贫血、血氧不足、电解质平衡紊乱、低血钾者;甚至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性骨关节病以及重症肌无力[2];泌尿系统疾病、尿急、尿失禁,匆忙去洗手间,使用小便池也会增加跌倒的危险。
2.1.3 药物不良反应:很多药物可以影响人的神志、精神、视觉、步态、平衡等方面。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中,很多药物可影响人的神志、精神、视觉、步态、平衡等方面。例如:抗抑郁药可导致震颤、睡意、头晕眼花、视力模糊、性低血压、共济失调和意识紊乱。抗焦虑药、催眠药能产生小脑的不良反应,导致共济失调。安非他明类药物可引起失眠,意识紊乱。利尿剂可导致容量减少或血钾过低,导致血压过低和性低血压。止痛剂可导致头晕眼花、精神混乱、性低血压。安眠药也可引起急性肌力异常,性低血压。长效降糖药物亦可引起低血糖的不良副作用而诱发跌倒[2]等。老年人随年龄的增加常患多种慢性病,常需多种药物混用,尤其是使用剂量不当,容易发生跌倒致骨折危险性更大。
2.1.4 心理因素:沮丧、抑郁、焦虑及不佳的心理状态及导致与社会隔离均增加跌倒的风险。另外害怕跌倒也使老年人行为能力降低,行动受到限制,从而影响步态和平衡能力而增加跌倒的风险。
2.2 外在因素
2.2.1 环境因素:包括各种场所、医院、老人院、老年人住所中灯光昏暗,路面湿滑不平坦,步行途中有障碍物,楼梯台阶,卫生间没有扶栏、把手,家具高度和摆放位置不合适,不合适的鞋子和行走辅助工具等也可使老年人跌倒致骨折。健康状况较好的老人能自由活动,暴露在危险环境因素的可能性也更大。
2.2.2 社会因素:老年人的教育与收入水平,卫生保健水平,享受卫生服务的途径,室外环境的安全设计;独居老人,独居老人与社会的交往和联系程度等,都会影响到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
3 预防对策
老年人跌倒致骨折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生物学危险因素,环境危险因素,行为危险因素及社会危险因素,所以预防对策应针对相应的危险因素。
3.1 锻炼:健康状况较好的坚持参加规律的体育锻炼,增强肌肉力量,柔韧性,平衡能力,步态稳定性,灵活性;70岁以上老人锻炼可增强骨密度,应针对不同人群,有条件者制定锻炼计划,如慢跑、打太极拳、散步等。
3.2 合理用药:在各种疾病的治疗中,尽量可能使用最低药物剂量,治疗慢性疾病应尽量减少复方用药。根据用药情况,应定期复查,并评价药物的作用,评价药物与跌倒之间关系的健康教育,对服用安定、镇静剂类药物的老年人告诉其醒来――清醒5后缓慢侧身起床,防止因起床过猛发生头昏而跌倒。
3.3 生活环境更安全。大多数老年人跌倒发生在室内,所以室内的家具尤其是床、桌、椅的高度和摆放位置应合理;保持地面平坦没有障碍物,在楼梯、走廊、卫生间安装把手;室内光线应均匀、柔和、避免闪烁;穿适合自己脚型并且防滑的鞋等(室外道路也要防滑,经常修缮人行道平坦)外出检查诊疗时,有人护送,对坐轮椅的患者必要时系好安全带。
3.4 健康教育及其他:通过健康教育,使他们了解跌倒致骨折的严重后果。尤其是一些能力差、听觉减退、对同时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骨、关节、肌肉疾病的患者,由于他们的平稳能力差,步态不稳,是跌倒的高危人群,反复讲述,不厌其烦的提醒患者防止跌倒;对那些骨质疏松的患者,补充VitD和钙制剂,以增强肌力。
感谢辛兰芬护士长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于普林.覃朝晖.吴迪等北京城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的调查[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25:305-308.
[2] 谭健民,老年人跌倒原因的探讨[J]台北市医师会会刊,2009,53:30-35.
[3] 周力瑜,于普林,老年人跌倒和心血管疾病[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25:22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