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面前的这两本书,就像墨绿的天鹅绒,上面零星地镶着水钻,抖一抖,满眼都亮晶晶的。我说的是何兆武的《上学记》和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把它们放在一起阅读,肯定比单独阅读更有味道。
何兆武是知名教授,是历史学家。但此刻,他并没有去写金戈铁马的历史风云,他写的只是自己个人的读书历史:当年明月是新锐,也不是历史系出身,但他落笔就写出了一个光芒万丈的大明王朝,而对自己的故事就像对自己的真实姓名一样,藏在很深的巷子里,好像那是酒香,一透露就收不回来了。
这两本书,却又有很多共同点:写的都是人,无论作者写的是大时代,还是大王朝,但他们最感兴趣都是这种大背景下真实的个人。读后让人明白:历史并不是仅仅存在于书中的那些枯燥文字,实际上,历史是生动的,历史上的人物也是生动的,他们是和我们一模一样的人,他们也有追求,有痛苦,有欢乐,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样那样的麻烦,历史就是由这些人的痛苦和快乐,问题和麻烦组成的。一部历史,它的每一个角落都映射着人性的光辉。
何兆武・《上学记》
英国诗人济慈的墓志铭是:这里躺着一个人,他的名字写在水上。何兆武在口述《上学记》时反复强调自己的一生碌碌无为,不过是把名字写在水上而已,瞬间消逝得无踪无迹。
何兆武先生淡泊功利、任意随缘的性情浓缩在这句引用的诗中,而正是这种超然与淡定让何兆武获得了一种自由的写作境界,从而写出了这本好书。其中最动人的部分是描写在西南联大的读书生活。那时候读书选专业是自由的。作者就曾经在四五个专业之间来回穿梭。他们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想读什么就读什么,不带任何功利色彩,也没有多少升学或就业的压力。图书馆如同超市,随时开放,随便翻阅,管理员与借阅者之间的那份信任真让现在的学生羡慕。师生之间完全是一种朋友关系,彼此交往和交流都很频繁,并且教师们都很敬业,专心于做学问,绝对不会去校外做收银员。这些教师中很多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比如朱自清、钱钟书、沈从文,这些学生后来也成了大名鼎鼎的人物。比如获得诺贝尔奖的杨振宁、李政道。
西南联大时期是那一代读书人最自由和最幸福的时刻。除了物质上有些贫乏外,他们简直是生活在一个世外桃源,外面的炮火连天挡不住他们单纯求知的热情。
如果说《上学记》这本书是一锅鲜嫩豆腐的话。那么它的清香无疑是来自一种叫西南联大的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