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积水成渊 积土成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积水成渊 积土成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积累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积累的体现,两者相辅相成。有了积累,写出的文章自然就内容丰富。对于学生积累方法的指导,走好写作的第一步,我总结如下:

一、带着写作的目的去阅读书籍,积累好词句

(一)用情朗读,个个都会说“妙语”

我采取多媒体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具体的画面和优美的音乐,引发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好词句的印象,强化记忆。

在《月光曲》的教学课堂上,在悠扬的音乐声和优美的幻灯片中,我用轻柔的声调朗读课文,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引导他们:“幽静的小镇、清幽的月光、纯熟的琴声……多么令人陶醉!”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文中描绘的优美画面,文中的词语也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在课外,我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爱的文章。对于美好的词句,标记出来反复读,好词句就会潜移默化地熟记于心。

(二)用心记录,人人都有“采蜜本”

我们班里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小本子,我将这些小本子称为“采蜜本”。我鼓励学生们随时记录自己看到的“好词佳句”,要像小蜜蜂一样,四处勤劳地采蜜。

为了让学生自觉地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我选择教材中语言优美生动的课文,通过对“好词佳句”进行分析 、比较、评议、描述,培养学生对教材语言的感悟。其次,我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并教导学生用接龙法、集合法、分类法等办法,有条有理地积累词语。

二、带着写作的目的去观察生活,积累好素材

(一)仔细观察,在生活中“看”出好素材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我从培养学生“看”的习惯入手。学生们“看”得多了,自然就能“看”出门道,描写事物时自然也就更加的细致、形象、生动。

在以“秋天”为主题的习作训练中,我带领学生观察校园里的秋色。“同学们,你们看,南方和北方的秋天有什么区别呢?北方的秋天有金色的麦浪、成熟的果实、西风扫落叶;南方的秋天仍是翠绿的,百花盛开,四季都如春。大家在习作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观察,文章才能真实生动!”学生们将习作交上来时,我看到了北方的学生写出了丰收的喜悦、南方的学生写出了生机的盎然。

(二)认真收集,在生活中“记”下好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创作来源于生活,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写作水平也就自然会得到提高。

为了让学生学会记录、善于收集素材,我经常让学生记录自己生活里的故事,在课堂上拿出来分享。通过日常记录,一个个故事活灵活现地浮现在我们的面前:“工作狂爸爸”“爱臭美的妈妈”“一次有趣的家庭晚会”……同学们的故事多姿多彩,这些都是写作的好素材。原来习作就在我们身边啊!只要我们把自己看到的人物、事情记下来,写作的时候就不愁没有素材了。

三、带着写作目的去学习课文,掌握写作的方法

(一)学习课文,掌握组织文章结构的技巧

在课文教学中,我有计划地教导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学习习作“常见的表达方式”;在习作教学中就指导学生运用。

例如课文《爬天都峰》采用了习作创作中最常见的表达方式之一――“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因此在习作教学“一次难忘的旅游”中,我就提醒学生“开门见山、首尾呼应”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就能很好地运用了:“去年暑假,我和家人到七星岩去玩,看着千奇百怪的岩洞,我感到非常的惊奇”,开篇鲜明地点题,直指文章主题;“回来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时常浮现出七星岩美丽的风景”,结尾圆满的呼应使结构更紧密、内容更完整、主题更明确。

(二)学习课文,掌握理清文章条理的技巧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紧密联系写作的要求,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条理,使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以“一次难忘的旅游”的写作教学为例,很多学生的文章条理不清晰、重点不突出。针对这一现象,我利用《颐和园》一课,在教学过程中着重讲解。首先向学生介绍颐和园的闻名景点和特色,让学生阅读课文之后,把作者的浏览路线图画出来,根据文章的描写找出详略对比之处,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详略处理。然后,再让学生对比自己的习作,标出旅游景点的特点和旅游的路线,区分出需要详写和略写的部分。如此一来,通过修改,学生按照旅游路线的顺序或是根据自己喜爱的景色,描述了一次真正的“难忘的旅游”,不仅将旅游过程完整叙述了出来,还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通过积累,可以增强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和语文综合素质。学生有了丰富的词句积累、素材和技巧的积累,自然就有了习作的“活水源头”,自然就能轻松写作,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