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捕捉灵魂的亮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捕捉灵魂的亮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主题阐释】人靠灵魂活着。灵魂的力量有时候远远胜于物质,灵魂在哪里,心就在哪里,人生的价值也就在哪里。自奉为高贵的灵魂往往朽腐得最早,因为它早已在历史的长河里无声无息地消失;而大群的被称为“卑贱者”的灵魂,草野间的灵魂,痛苦而喑哑的灵魂,却以一代又一代顽强地保持着的高贵、完好的内质,叫人感动得流泪。

【选文一】

看灵魂

文/林贤治

人与自然比邻而居,遂得以常常看风景。

风景是人类闲居或静处时,对自然的一种选择。所以,陶渊明有南山,梭罗有瓦尔登湖,高更有塔希提岛。即如火山、海啸,也须在不相干的远处,才能观赏到蜿蜒流畅的美丽。列维坦在崖头看海,放声恸哭,其实那已经是病,不是看风景了。

人生多辛苦。看风景是人生短暂的中断,是不带惊恐的逃跑。一直逃至踪影全无时,便是古来的隐者。

结庐在人境而无人世的烦忧,或许是令人神往的吧!然而可惜不能。威猛如魏武,当月明星稀之夜,尚有无枝可依的喟叹;豁达如东坡居士,月下访友,看庭中积水空明,树影绰约如藻荇交横,竟也无端兴起时不再来的寂寥。日落黄昏,雨打梨花,都会被风流倜傥的才子看出血泪来。所谓“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或“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或“一树梅花一放翁”,都是在看风景时看到了自己。临到最后,人总要面对自己。

作为人类而崇尚自然是不可思议的。与其看风景,我想,不如就看灵魂。

我不能想象,世界上有哪一片大陆会比惠特曼更辽阔。在他那里,群山耸立,河川奔流,大路箭一样射向远方。在他那里,所有动植物都因为人迹的出现而充满生气,既有疾蹄,巨翮,强壮的枝柯,自然也有知更的啼唱,紫罗兰的芳馥,繁密的草叶在间变得碧绿和温柔起来。在哥尼斯堡,那个喜欢散步的智者不是仰望灿烂的星空,就是俯视自己的内心,俯仰之间,摸索着通往人类的哲学道路。康德是一个宁静的湖,因为浩瀚,致使有翻卷不已的波澜也全被人们忽略了。灵魂的博大使人敬畏。爱因斯坦飙风似的在宇宙间往来驰骋,虽或不见形迹,但在日后的圣殿的废墟中,却不难发现他的存在。

我热爱英雄的灵魂甚于太阳,我为他们庄严、热烈而慷慨地照临而常怀感激。在历史书里,我认识斯巴达克斯。如果说第一个神是普罗米修斯,那么,斯巴达克斯就是第一个人。自从他和他的兄弟握紧扭断的锁链而躺入血泊,被侮辱被损害的人们由此不再相信眼泪。马尔克斯曾经描画过一位“迷宫中的将军”,那是玻利瓦尔,他勇敢地放弃了从殖民者手中夺取的可以垄断的权力。由于目标过于远大,结果无人追随,在他所做的自我流放的无比孤寂的旅途中,我读懂了内心的坚强。我喜欢这个外形枯干而灵魂丰满的人,他是不屈的抵抗者、解放者,而不是征服者。我猜想,英雄的灵魂是由爱和意志所构成的。有两个生活在囚狱中的汉子康帕内拉和葛兰西,为了守卫梦中的太阳城,他们先后战胜了无尽的酷刑、子弹和时间。当我知道他们同是意大利人的时候,是何等地惊服于人文思想的伟大啊!圣地佛罗伦萨,产生了又养育了多少伟大的灵魂!

有这样一些英雄,人生在战场和牢狱之外,却一样作无休止的抗争。他们的力量,仅仅留在纸片上,画布上,留在不可触及的动荡的旋律之中。

矮小的贝多芬,以他旋风击电般的音乐,扼住命运的咽喉。米勒毕生以农民的身份抵抗巴黎精致的画室艺术,决不肯在自己的土地上让出哪怕是木鞋大小的地方。对于上流社会,他有一种宁静的藐视,当人们向他啧啧描述王子命名仪式的壮观场面时,他感叹道:“可怜的小王子!”然而,他笔下出现的农民,一个个是圣徒般的完美。在铜黄色所铺设的同样的宁静安详底下,分明

隐藏着另一种情愫,一种难言的心的

悸动……

我爱看灵魂。在风景那里,我纯然是一个陌生客,始终无法变作其中的一株树,一只鸟,跟随它们一起摇曳鸣唱,而一旦与灵魂相通,便当即为它所缠裹,无从回避那人性的无言的呼喊与倾诉。风景使人在静止和优雅中瘫痪、隐遁和沉迷,唯有灵魂使人奋起,逼进,正直地站立着。

【选文二】

等待灵魂的地方

文/王 皓

这个冬天许久不曾晴朗过,也不曾下过雪,到处布满灰尘,天空像一潭暗黄色的死水,微笑从人们的脸上干涸了,眼睛里只看得见杂沓的脚印,使人分不清东南西北。环顾四周,都是如我一般在尘世中游走的人们,带着各自的人生目标或聚或散。

如同眼下干燥的气候,人们的心里也焦躁得“噼噼剥剥”地直响,把以往清闲懒散的姿态遗失得没了踪影——冬日里阳光明媚的午后,兰草和文竹在窗前青翠隽秀的身影;从雨中的梧桐树下慢慢走过,梧桐的枝叶笼在乳白色的雨雾之中,雨点落在伞上如同敲起孩童手里的小鼓;在月光清明的夜晚散步,于层层叠叠的光影

捕捉德彪西当年谱写“月光”时的心

情……如今,所有这些情景和感受都一一离我们远去。在这个浮躁喧嚣的世界里,我们的心灵和躯体逐渐分离,各行其是。双眼充满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两手却紧抓着欲望不放,被它拖拽着身不由己地向前急驰,无暇他顾。“凤凰卫视”的当家花旦许戈辉有句名言:“也许我们走得太快了,以至于把灵魂都落在了后面……”

在暖洋洋的阳光伴随下,我径直去了那片小小的荒原。这里并非一直荒芜着。翻开《全唐诗》就能时时看见它的身影出现在一个个大名鼎鼎的诗人的笔端,而以李商隐那首“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最为著名。诗人笔下的古原就是名曰“乐游原”的这一小片黄土地,自隋唐以来就引得无数文人墨客来此或登临望远感时伤怀,或求静寻幽访僧论道。即使到了现代,这里也因为一个留学大唐的日本和尚的故事重新成就了一个寺院,每年三四月间樱花盛开时节照样招得红男绿女纷至沓来。我总是怀着几乎天真的念头认为,在寸土寸金的大都市中,能把这一小片土地保留下来不仅仅是当地政府的英明决策,也是所有人恪守的一个默契,因为当我们的行动和思想飞快地向前奔驰的时候,实在需要一个可以发旷古之幽情的地方停下脚步,等待落在后面的灵魂重新附体,而乐游原便是这样一个可以让人等待灵魂的地方。

乐游原上白雪皑皑。茎茎枯草从雪下突兀地挺立出来,沉默而又倔强。几道深浅不一的脚印从我脚下一直延伸到远方直至消失不见,似乎在告诉我,每个人在这里都属于过客,永恒不变的唯有头上的天空和脚下的土地。走进青龙寺,迎门而立的松树和怪石上压着厚厚的积雪,明丽的晴空下,雪的洁白、松的苍绿、怪石的深灰在不经意间构成了一幅大写意的中国画。

大自然的每笔作品都是杰作,凸现着造物主的良苦用心。眼前的这个满是衰草的小小的荒原究竟被赋予了怎样的魔力,使得每一个走来的人都释放出了自己的真性情?就连作为日本佛教真言宗初祖的空海大师在告别青龙寺时,也写下了“同法同门相遇深,空随白云忽归岑。一生一别难再见,非梦思中数数寻”这样情意缠绵的诗句——想来这便是乐游原始终存在的理由了:人,总是要把自己彻底交付出去才算圆满。

时间在无知无觉中流走,方才还是湛蓝的天空现在已换上了青灰色,日光已经西斜。我一边看着院壁上诗人们游历乐游原时在青龙寺留下的诗句,一边向寺门走,于悠然间读到了唐代张祜这样一首诗:“二十年沉沧海间,一游京国也应闲。人人尽到求名处,独向青龙寺

看山。”

于是,一个久违了的微笑从内心深处浮现到我脸上。(摘自《美文选刊》)

【技法赏析】

灵魂是隐秘的精神世界,是人心底的一抹灵动的色彩,作为中学生要写出灵魂的起伏与静躁,实属不易。上面两篇美文给我们的写作提供了一些技巧。

一、情景铺垫,由远而近,直达内心。

《看灵魂》的前面四段,主要是介绍风景或描述看风景的体会,它是全文的引子和铺垫,它引起下文对“看灵魂”这一主体内容的述说,其目的是为了突出“看灵魂”这一中心,能够起到抑此扬彼的效果。《等待灵魂的地方》也是先设置一个冬天下雪的情景,然后由远而近聚集乐游原,转入到对灵魂的思考,真切而深刻。

二、比喻、对比,形象鲜明,扣人心弦。

两篇文章都运用了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在《看灵魂》中,作者将惠特曼、康德、爱因斯坦等名人比喻成大陆、湖泊、飙风,生动描绘出一幅幅博大、壮美、绮丽的风景,看似在写大风景,实则在写大灵魂。对比手法也是随处可见,如玻利瓦尔的外形枯干而灵魂丰满,米勒的对上流社会的藐视和对底层农民的尊重,都寄托着作者的褒贬。《等待灵魂的地方》作者将“天空”比作“一潭暗黄色的死水”,将“雨点”比作“孩童手里的小鼓”都非常生动形象。而纵观全文,时光流逝与灵魂永恒的对比也非常明显。

三、聚集名人,嫁接文化,内容充实。

两篇文章都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援引了大量名人事迹,如《看灵魂》中,就出现陶渊明、梭罗、苏轼、李白、陆游、惠特曼、康德、爱因斯坦、贝多芬等古今中外名人;《等待灵魂的地方》也出现德彪西、李商隐、张祜、许戈辉等古今中外名人。这使得两篇文章意蕴深厚,内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