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滨江路的来历峡江赠予的生活灵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滨江路的来历峡江赠予的生活灵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最早的滨江路

应该从古栈道开始说起

滨江路,顾名思义,就是修在江边的道路。时光倒退,重庆的峡江之畔,第一次有这样的路,应该算三峡古栈道了。虽然,那时还没有滨江路这样的说法,但是,古栈道已经成为了远古先民的生活地带与滚滚江水之间最重要的纽带。

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催生了古栈道的开凿。长江历来被称为天堑,在三峡一带,更是山岭险峻、滩险流急,交通历来都极为艰难。自战国以来,直至晚清,峡江先民们为解决高山峡谷中的交通问题,在极其艰苦的物质条件下,在绝壁之上凿孔架木、设栏盖棚,硬生生地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道路。这类道路,主要有木栈道和凹槽式石栈道两种:木栈道是在石壁上凿孔,打进粗木桩,在露出的横木上再铺木板;凹槽式石栈道是在崖壁上凿出供人行走的“槽”。三峡古栈道属于后者。

这些栈道如羊肠小道,大部分路段只有一米来宽,最宽处也不过两米左右。远远望去,像是束缚在大山腰上的一根细细的腰带,高悬在离江面数十米的悬崖峭壁上。《三峡志》一书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栈道凿成之后,路面一度较为宽阔,车来马往,纤夫可与轿工并肩而行”。由此可见,在交通不发达的时代,古栈道所起的巨大作用。

在漫长的古代,长江是中国通行能力最强、规模最大的通道,从上游到下游及其支流,形成了一个极其庞大的水上交通网络。在历史上,栈道上行走的主要是纤夫。那时,三峡山高水急,长江在这里奔腾咆哮,一泻千里。没有机动能力的木船只有依靠纤夫肩膀上的纤索逆流而上。“嘿哟、嘿哟……”的号子声,伴着纤夫脚下的一串串汗水,穿行在三峡间。

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文物调查研究室的秦建明老师,曾经专门考察研究过三峡地区的古栈道。在长达半年多的考察过程中,他与三峡地区的许多船工成为了朋友,在这些船工口中,栈道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纤夫道。那些船工告诉秦建明,贯通三峡的“纤夫道”有一两百年的历史了,是原来三峡上的船帮为了共同的船运利益联合修通的。无论是逆流而上还是顺江而下遭遇急流,都要有纤夫拉船才能保证船的行进。至今,那些道路旁还保留有一个个勒有深深纤夫绳印的纤夫石,很难相信这是人的力量,经年用柔软的绳子将坚硬的石头勒出这样深深的痕迹。

秦建明很肯定地告诉笔者,三峡古栈道绝对可以称之为“现代滨江路的前身”。因为通过他的考察,开凿这段石槽道的过程中使用了很多工程手法,比如使用炸药开路、采用与碥道类似的隧道、路面的高度要考虑洪水水位等,而这些手法至今还用于滨江路的建设之中。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沿江公路的修建和长江通航条件的极大改善,这些早已风化的古栈道大多被废弃,鲜有行人问津,只有徒步穿越三峡的旅行者偶尔造访那里。

如今,古栈道已经沉睡于长江水下,连同它的历史沉入水底。

一部山城码头史

拉开现代滨江路的序幕

码头的出现,成了重庆人的生活与江河之间新的纽带。如果说,峡江古栈道是先民们与自然界的对抗,是因为生存而出现。那么,码头的出现,就是让聚居两岸的人们,生活内容开始变得丰富。而山城码头的变迁史,也拉开了现代滨江路的序幕——沿江地带,成了重庆人安放品质生活的重心。

码头是伴随着远古巴人对抨筏、舟揖、土船的使用而出现的。远古原始形态的码头,大多是依坡就势的自然岸坡,巴人驾乘俘筏、舟揖、土船来往于峡江之上,选择在江水流速平缓,河岸沙滩平软,河面相对开阔,有利于俘筏、舟揖、土船停靠的沱湾一离一靠,那些依坡靠泊的河岸,便是码头的雏形。所以,那时的码头,形态是最为原始的,作用也仅仅是先民供停船便捷之用。

有了码头,就渐渐地带来了商业。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遍布重庆的大小码头已经逐渐带上了商业的味道。以前不算太热闹的码头边,商贾如云,舟楫如蚁,成为物资交换与集散的场所,进而逐渐形成人流涌动、摊贩林立、熙攘热闹的江畔口岸。

一些精明的重庆人从码头上的热闹洞察出更大的商机——赶路的买卖人总需要歇脚吧?生意人之间总需要找个地方讨价还价吧?于是,沿江地带,有了茶馆的身影。据1947年3月《新民报》统计,仅是重庆长江南岸一带的茶馆就有2000多家,这实在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几十年后,当初报纸上记载的“长江南岸一带”被一个新的地名所代替,那就是鼎鼎大名的“南滨路”。不过,喝茶之风遗存了下来,只要遇上阳光明媚的日子,南滨路就会聚集众多的茶客,场景之壮观与当年如出一辙。

重庆历史研究学会的傅明朝教授,在自己的著作中曾经有过这样一段论述:“几十年前,江边是重庆人最喜爱的生活场所,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三教九流,只有到了江边,才会达到真正的平等。在这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家只是享受生活带来的愉悦。喝着相同的茶,吃着相同的点心,感受着同一个场所带来的轻松惬意。这样的习惯和心境,直到现在,依然还能在重庆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滨江路上瞧见……”

著名文人朱自清也在一篇文章中简短地描述过他所见到的重庆码头边的生活情景:“粮油市场、水产畜禽(蛋)市场、蔬菜秧苗市场、竹木柴炭市场、五金百货市场等等,各种交易,应有尽有;屠宰作坊、榨油作坊、酿酒作坊、豆腐作坊、豆瓣作坊……门类繁多,一应俱全。每逢集日,生意火爆,热闹异常:各个市场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嘈声鼎沸;各类商品琳琅满目,货真价实,买卖公平。登市之时,满街人流如潮,喧腾拥挤,水泄不通;整条街上,销售者吆喝声不绝于耳,饮食店揽客声此起彼伏。晌午时分,饭馆酒店人满为患,座无虚席;入夜之后,华灯高照,喝酒划拳仍是喧声嚷嚷,生意十分红火……”——据有关专家考证,朱自清文中提及的地带应该就是望龙门至朝天门一带。如今,虽然老码头大都不复存在,但一条崭新笔直的长滨路延续着这里的味道。

码头迎来了空前的繁荣期,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将码头沿岸当作最主要的生活区域。他们以码头为中点,两江为半径,逐渐形成了一个个极具人气的生活场所,造型奇特的吊脚楼鳞次栉比地沿江排列开去。

这样的景象很容易就和当下的重庆滨江路画上等号。越来越多的楼盘伫立在两江岸边的滨江路上,“江景房”在很长一段时间,是重庆最奢侈的住宅。

有人感言:“是滨江路的出现,让重庆人再一次像祖先那样,回到江边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