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泥巴路.光脚板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泥巴路.光脚板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的家乡川北苍溪县是秦巴山区的一部分,是国家重点扶贫县之一。这方农民兄弟世代贫穷,常年不得温饱。

我家离县城5里,全是泥巴路。这段路是县城通往数十里外云峰场、王渡场等地的唯一捷径,行人络绎不绝。上世纪50年代初,我上完金鸭村小学,考入县城城关高小之后,就早出晚归在这条泥巴路上,打着光脚板儿跑了两年通学(指不住校,吃住在家的学生)。两年之后,我被保送进入苍溪中学读书,又打着光脚板儿在这条泥巴路上跑了3年通学。50多年过去了,这条泥巴路的坡坡坎坎、弯弯拐拐、起起伏伏,以及河沟的跳礅石、独木桥……至今还了然于心。

打光脚板儿走泥巴路,似乎没什么可说的,中国有9亿多农民兄弟,他们谁没有打过光脚板儿、走过泥巴路?何况是穷乡僻壤之川北。我的乡亲们、祖先、父母就是这样走过来的。虽然,他们打光脚板儿走泥巴路,脚底形成了一层厚厚的老茧,但是,我以为我在这条路上观察更多些,思虑电更多些。

晴天的泥巴路,只要没有积水,很快就被光脚板儿踩得光光生生的,虽然路面上有不少大小不等的石块磕磨脚,但都微不足道。久晴天旱,泥巴路被行人踩踏出一层类似灰面状的泡灰。多人同行,还会扬起一尺来高的尘灰。久旱逢甘露,人们自然欣喜,而泥巴路瞬间泥泞也是不难想象的。特别是阴雨连绵,过往的人愈多,路就愈烂,泥巴就愈粘稠,愈“熟”,最后成为瓦泥(可做瓦、陶器)。走这样的瓦泥路,人必须打光脚板儿,因为穿任何鞋子踩进这样的烂泥都难以,特别是负重的人。我在5年的跑通学之中,不知帮城里的女人和男人们在烂泥里抠过多少次鞋子。

走这样的泥巴路,有了父母的教导和示范,加之自己在摸爬滚打中不断总结教训,之后走泥巴路就无所畏惧了。踏进泥巴路之前,首先要把裤腿卷到膝盖以上,且要扎紧。脚踩进泥里要把脚趾叉开,抓住烂泥下的实在处“把滑”,以此交替移脚、转移重心就可以迈步了。负重的人,如背背篼、抬东西、挑东西的人,无论晴天雨天,手中必须拄着“拐扒”(又称“打础子”)、“叉棒”,作为他们移动脚步的另一个支撑。同时,如果急需松一口气、歇一下肩,他们就把“拐扒”放在臀后承起重物,或者把“叉棒”放于肩前承起挑的或抬的重物,达到短暂休息之目的。

在秦巴山区,有一批职业运货人,他们走山路、泥巴路极富经验。父老乡亲们称他们为“背二哥”、“抬脚子”或“挑夫”,他们是人数不等的一个个群体,少的几人,多的20人左右。而且,背的人、挑的人、抬的人各不相混,他们必备的运输工具比一般父老乡亲们所使用的要精良得多,如他们的“拐扒”下端有铁箍,而且钉有一颗冒出头近两厘米的铁钉,只要拄到地上就不能滑动,“叉棒”的下端,与“拐扒”的下端相同,而上端还有一个羊角状或半月状的铁件,防止承重时滑动。凡是这样的队伍行进在路上,一般的路人都要给他们让路。他们的队伍,一般走在前面的是头儿――他不快不慢、心平气和,前行压阵。歇肩的节奏、时间由他掌控。该歇肩换气的时候,他就用“拐扒”或“叉棒”在一个可以发出声响的地方敲那么两下,信号发出后,跟着的同伴就依次靠路边歇了下来。片刻,领队人转向起步后,大家又鱼贯而行了。有趣且有意思的是,行进中,如果领头发现路前方情况异常,他就会喊出一些类似歌谣的“四言八句”提醒同伴:例如他喊“亮晃晃啊”,后面的人就齐声对应“水塘塘哟”,前面喊“要上坡啊”,后面就接应“吃一锅哟”,前面喊“要下坎哟”,同伴们就齐声答“腿打闪啊!”……

当一切顺利、拿到了报酬时,他们就精神焕发、高声谈笑、走路生风。有时候,在山沟里或山梁上,会传来他们或大或小的歌谣声。有这么几句我至今难忘:“月儿落西霞哟!――思想小冤家!冤家不来我家耍呀!――心里乱如麻哟……”歌声的节奏很慢,尾音拖得老长老长,使人感到无限凄凉和惆怅。

我跑通学5年,遭遇了难以计数的连绵雨天。有一次,由于泥巴路太烂,我走得有点慢,在离校门口还有一段距离时,预备铃就响了。在听课过程中,泥巴在腿上被烘得干裂,粘扯着腿上的汗毛,又痒又痛,在课桌下,我悄悄地用腿和脚相互搓磨,地上堆起了厚厚的一摊泥土。老师和同学们都发现了,他们都没有批评我,他们的理解,给了我莫大的安慰。最为可怕的是冬季。冬季的连绵雨雪天,地面的烂泥巴常见冰凌,脚一踩进去先是刺骨的奇冷,这时候,你必须尽其可能加快脚步,否则,更不可忍受。一会儿之后,脚就变暖和了,我也到学校了。但是,暖和之后又是奇冷,接着就是冷得发痛,再后来变得麻木,似乎自己的脚都不存在了一样……每当这时候,我的情绪就跌到了最低谷,继续读书的信心就动摇了,一切兴趣都没有了。然而,一想到那些“背二哥”,一边用手刮下脸上的汗珠,挥向烂泥巴路,一边还得负重在烂泥路中艰难跋涉,我又想到自己还年轻,为了家人,为了自己,应该克服当前的困难,继续把书读下去。

岁月如梭,时过境迁

2007年10月,我回到阔别50多年的故乡。首先看到的是泥巴路没有了,取而代之是一条裁弯取直、推山填谷的平直马路。大小汽车、农用车、摩托车、机动三轮车、自行车川流不息。我努力找寻当年泥巴路的踪迹而未果。我注意观察乡亲们的生活,除某些田间劳动还有人打光脚板儿外,再也见不到其他打光脚板儿的人了。当年的生产队里,绝大多数家庭翻修了新房:家家都有摩托车:有的还有农用汽车、拖拉机;家家装了电灯、电话、电视机;有的还有洗衣机、电冰箱。

家乡的变化,让我想了很多很多。在秦巴山区,打光脚板儿走泥巴路的人是包括父辈在内的若干代人,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祖先父辈。我对我当前的生活感到很满足、很幸福、很快乐。我认定,早年生活的酸涩历史,是我今天幸福感、满足感、快乐感的源头和参照。

我期望家乡的后辈们,在没有泥巴路、不打光脚板儿的今天,在驾驭现代交通、生产工具的今天,在有了平直马路的今天,在人生的道路上,能走得更安全、更健康、更幸福,能走得更远、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