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市场快讯 第6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猪价格后市有望反弹
今年春节后猪肉需求大幅下降,虽是季节性规律,但今年跌幅明显较往年大,终端消费低迷不振,与此同时,轮储、放储和进口猪肉的量增价扬对生猪市场的冲击也较大。目前生猪行情的阶段性底部特征已经出现,后期受生猪供应量影响以及生猪进口的回落,预计生猪价格很难继续下跌。一旦需求回暖,猪价有望反弹上涨。
终端消费低迷是猪价下滑主因 自今年春节后生猪价格出现连续10周回落,截至今年4月4日全国生猪出场价格为15.05元/公斤,比上周下跌2.46%,同比下降1.8%,与2011年3月初价格相当,比春节前下降13.6%。猪价和鲜肉价下跌的同时,由于春节期间部分地区仔猪腹泻等猪病有所抬头,以及节后补栏需求增加,供需紧张推动仔猪价格上涨。目前仔猪价格同比上涨33.8%,但相较上周下降0.7%,出现年内首次下降。近期仔猪价格出现下降,主要是因为以当前仔猪价格补栏后,其出栏时的成本线已达当前的出栏肉猪价,从而抑制了仔猪补栏。在猪价下跌的同时屠宰企业压低收购价,有些养殖户出现恐慌性销售,跌幅明显较往年大。
目前市场仍供应充足 据农业部畜牧业司监测显示,今年2我国生猪存栏为45846万头,自去年12月以来连续3个月减少;能繁母猪存栏4949万头,环比减少0.02%,自去年5月连续上涨以来首次出现小幅下降。今年2月屠宰量为1473.3万头,环比减少26.9%,同比增加11.8%。近期猪价主要由出栏大猪的量决定,当前出栏的肉猪大都是在去年10、11月份出生的,猪病形势较为平稳,成活率较高,春节期间猪病还未影响到当前的生猪出栏量,因此目前生猪供应还是充足的。另外,轮储、放储和进口猪肉对国内猪肉市场的冲击也不可小觑。今年前两个月我国猪肉进口保持量增价扬态势。据上海海关统计,去年7月起,上海海关关区猪肉进口量已连续8个月呈现成倍激增态势。进口肉不仅对终端肉价影响较大,而且还大大影响到屠宰企业的实际盈利水平,从而影响屠宰企业的收购、屠宰积极性。目前,由于生猪价格出现下滑,仔猪价格连续上涨,玉米、豆粕等饲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等均呈上涨态势,导致养殖盈利缩水,今年4月4日猪粮比价为6.22∶1,同比下降12.39%,回落到一年半前水平。目前育肥猪养殖户已经处于亏损状态,自繁自养仍保持盈利水平,但盈利空间已大幅缩小。
后期价格有望反弹 目前生猪市场供求关系保持在低供应低需求的状态,预计生猪价格的继续下跌空间已非常有限,阶段性的底部正在形成。今年春节期间猪病等原因导致的仔猪存栏量的下降对生猪供应量的影响,随后可能带动生猪市场结束持续了3个月的下跌,进入上涨通道。加之饲料价格、人工工资等养殖成本增加,预计猪价已经很难继续下跌,一旦需求回暖,猪价有望反弹上涨,上涨幅度和持续时间由前期疫病的严重程度决定,全年生猪价格可能呈“W”形走势。随着国家一系列稳定物价措施的逐步落实,国内生猪补栏量大大增加,企业进口动力减弱,进口量已出现高位回落,进口的减少亦将减少对国内生猪市场的冲击。
(摘自《农民日报》)
今年农资价格稳中趋涨
当前我国农资库存和生产供应充足,随着各地春耕用肥市场需求加大,一季度国内农资市场价格明显上涨。后期随着用肥需求进一步增加,预计农资价格将保持稳中趋升态势,部分品种、部分地区有可能出现供应偏紧和价格快速上扬的现象。
从目前来看,春耕期间农资供求基本平衡。从需求方面看,今年春耕期间化肥需求量约为2960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受农产品价格上涨影响,今年农民用肥需求比较旺盛。从供给方面看,一方面,化肥库存总体充足。据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数据显示,去年12月底,化肥流通主渠道的农资企业库存化肥为2168.61万吨,同比下降3.72%。虽然总量略有减少,但仍在正常波动范围内。其中氮肥库存948.17万吨,同比下降8.58%;磷肥239.08万吨,同比增长38.74%;钾肥308.54万吨,同比下降2.06%。另一方面,化肥企业的正常生产并未受影响。虽然煤、电等原料价格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但是大部分企业仍保持相对稳定的开工率。此外,国家已经公布了今年继续实施淡旺季出口调节政策,对确保春耕期间国内化肥正常供应也起到了积极作用。综合来看,春耕期间化肥总体供给有保障,不会出现全局性供不应求的状况。个别品种在部分地区出现暂时的供应缺口属正常现象。
国内农资市场价格明显上涨。今年一季度国内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复合肥、农用柴油等农资产品市场价格均有所上涨。根据农业部监测数据,一季度国产尿素平均价格为2372.8元/吨,同比上涨11.78%;国产磷酸二铵平均价格为3533.8元/吨,同比上涨7.01%;国产氯化钾平均价格为3445.8元/吨,同比上涨4.03%;复合肥平均价格为3135.1元/吨,同比上涨12.45%;农用柴油平均价格为8801.6元/吨,同比上涨7.46%。
从后期走势来看,化肥、农用柴油等农资价格总体将保持升中趋稳的态势。预计各类化肥产品价格还将小幅上涨,之后会逐渐趋稳。在资源稀缺和石油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农用柴油价格很难再回调到8000元/吨以下。
(摘自中国农业新闻网)
短期玉米调整 中长期价格仍有上涨
短期来看,玉米价格的调整不可避免。首先是近期东北玉米上市增量明显,市场上玉米的供应比较充足。二是前期港口和贸易商库存水平较高,近期随着气温的升高,玉米保存成本升高,贸易商出货平仓。三是短期需求仍旧有限,目前生猪存栏量下降较快,而深加工本身利润水平较低,近期国家又连续出台政策限制深加工行业发展。在玉米供需整体紧张的情况下,保障食用及饲用玉米是国家政策调控的重点。
但是从中长期趋势来看,玉米价格仍有上涨空间。一是玉米霉变情况比较严重,造成整体供应比较紧张。去年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9省区玉米总体质量正常,中等(容重≥650克/升)以上比例达到97%,但不完善粒和生霉粒有所增加。其中,辽宁、吉林质量与上两年基本持平;山西、内蒙古、黑龙江质量正常;河北、山东、河南、陕西质量为近年来最低,不完善粒和生霉粒增加,平均容重和一等品比例下降。初步筛查检验结果显示各省玉米存在不同程度的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两种真菌毒素超标现象。大体推算东北地区有1400万吨左右霉变超2%的玉米,河南、山东两省霉变率在2%~4%之间的玉米预计约1000万吨,霉变超4%的预计约1000多万吨。除去霉变率超4%的1000多万吨,今年玉米的实际供应量与去年持平。二是未来生猪存栏的变化情况。一季度生猪存栏下降较大,但是同比去年的增幅还是较大的,这一部分存栏猪对玉米的刚性需求还是存在的,而且对于一季度的存栏下降疫病因素占了很大一部分。近期猪价趋稳,国家又了稳定猪价的相关政策,冻猪肉收储即将实行,生猪存栏量可能回升,由此可能带动玉米需求。三是经销商的囤货抬价行为。近期玉米价格走弱的重要的原因是东北产区的上量增加和港口玉米的积压,港口减少收购量,产区经销商就压价收购,港口贸易商为了清库存也会暂时降价出货。但是有了去年的行情做参考,各级经销商都会大量压货,在八九月份玉米价格最高的时候出货。等到产区玉米收完,港口库存下降,贸易商肯定会再次提价。四是小麦价格的走势。今年由于玉米价格暴涨而小麦价格相对稳定,玉米、小麦价差不断拉大,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和饲料企业使用小麦替代玉米,相对地降低了玉米的需求量。前一段时间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国家上调了小麦最低收购价和拍卖底价,虽然上调之后市场反应比较冷淡,但主要原因是目前农民手里余粮比较多,随着小麦替代的增多和余粮的减少,小麦价格必然出现上涨,那么小麦的替代优势就会逐渐降低。五是玉米深加工的盈利情况。随着经济走弱的趋势逐渐明显,宏观调控逐渐向刺激经济的方向倾斜,近期可能会降准降息以刺激经济,深加工产品价格或因此而上涨,深加工行业或借此走出长期亏损的境地。另外白糖价格的高位运行为淀粉糖的上涨创造了足够的空间,而玉米在我国正是加工淀粉糖的主要原料。
(摘自中国农业信息网)
富含虾青素的番茄在昆明植物研究所问世
一种富含虾青素的番茄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问世,这是世界首例能高产虾青素的番茄新品种。课题负责人黄俊潮在云南省科研机构联合会召开的今年第一次项目推介会上介绍了该项目。
虾青素是自然界中最强的抗氧化剂。医学研究证明,虾青素具有保护皮肤和眼睛,提高免疫力,抗心血管疾病、抗炎、抗肿瘤、抗衰老等生物学功能。由于天然虾青素来源非常有限,培育高产虾青素经济植物成为科技人员追寻的目标。黄俊潮等人经过近10年努力,对微藻虾青素的合成途径及催化关键步骤的限速酶基因作了全面分析比较,成功解决了限制高等植物合成虾青素的关键问题,并研制出世界首例能高产虾青素的番茄新品种,其果实能累积与雨生红球藻相近含量的虾青素,虾青素含量高达1.6%。目前,高产虾青素番茄新品种已在温室中栽种三代,性状稳定,虾青素含量稳定。由于番茄为经济植物,规模化生产不成问题,更重要的是番茄产量高(可达每亩2万斤),耕作简单,耕作成本低。这一研究成果具有极大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应用前景。
(摘自《农民日报》)
我国选育出产量超杂交品种的超高产油菜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将传统育种技术、小孢子培养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有机整合,形成高效的油菜杂种优势固定化技术,快速有效地聚合和固定了产量、品质性状和杂种等优势,先后选育出“阳光2009”“阳光198”“中双12号”等一批突破性的超高产、高油分、双低常规新品种,其增产幅度达到或接近杂交油菜品种的审定标准,有的甚至超过杂交油菜品种。
课题负责人之一、我国油菜育种专家张学昆介绍说,这3个高产新品种中,长江中游地区审定的“阳光2009”最为突出,这个品种亩产177.9公斤,含油量为43.98%,是我国首个产量和产油量显著超过杂交对照品种的国审超高产优质常规油菜新品种。
张学昆还介绍说,在产量与杂交油菜相媲美的前提下,其种子生产价格仅为杂交油菜的三分之一,有利于推广直播油菜生产。
(摘自中国农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