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专利的诸神之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专利的诸神之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Android这个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平台,正在面临诞生以来的最大麻烦,专利的桎梏正将它拖向泥潭,花大价钱买下摩托罗拉移动,也许是个不错的出路。

自从2008年9月预装Android系统的首款手机T-Mobile G1上市之后,短短3年的时间,Android操作系统已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丁成长为智能手机市场上的绝对霸主。据调研公司Canalys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Android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48%的份额,创历史新高。自从去年第四季度超越Symbian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平台之后,Android一骑绝尘,将其他竞争对手远远地抛在身后,仅半年时间就由32.9%的市场份额成长为今天的占整个智能手机市场近半壁的江山。而且它仍旧保持着高速的增长,仅今年第二季度Android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就达到了5190万部,同比增长379%。目前除了诺基亚,几乎所有主流厂商如三星、HTC、LG、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等均推出了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手机,这使得Android平台的终端数量和种类都极大地领先于其他平台。

然而,尽管Android的前途看似一片光明,但它的麻烦也开始了。这个新生的操作系统由于与生俱来的一些技术纠葛,正在被慢慢地拖入专利纷争的泥潭,一些公司正在将它告上法庭,这无疑会拖慢Android前进的脚步。

最麻烦的发难者是甲骨文。2010年8月12日甲骨文状告Google,声称Android系统侵犯了Java的专利权,并索赔61亿美元。由于甲骨文掌握了两封非常不利于Google的邮件,导致Google在这场官司中胜算极低。第一封写于2005年10月Android之前,这封邮件中,Android之父Andy Rubin由于获得Sun的Java平台授权未果,写下了如下的话“如果Sun不想跟我们合作,我们有两个选择:放弃现在的成果,选择微软CLR VM和C#语言;或者我们的决定而继续使用Java,但也许会在前进的路上遇到敌人”。事后的发展表明,Google显然选择了后者。另外一封邮件是由Google工程师也是前Sun员工的Tim Lindholm于2010年发出的,他在邮件中指出“Larry Page和Sergey Brin要求我们调查有什么技术可代替现在Android和Chrome里的Java技术,结果发现别的玩意都是垃圾。我们得出结论,就是需要找Java谈判获得我们需要的授权”。这些证据都在证明Google在对Java的专利侵权方面存在主观恶意,这使得Google将在这场官司中处于绝对下风。如今Sun已经成为历史,但买下Sun的甲骨文成了Java的新主人,也就成为诉讼Google的主体。

另外一些麻烦表面看来并不直接面对Google,而是对使用Android操作系统的相关厂商发难的。苹果、微软都成了者,今年7月15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行政法官做出初步判定,裁定台湾地区智能手机厂商HTC侵犯了苹果于今年3月所控的10项专利权中的2项;8月10日德国法院正式颁布初步禁令,禁止三星Galaxy Tab 10.1平板销售,德国杜塞尔多夫法院裁定,欧盟(不包括荷兰)禁止进口和销售三星Galaxy 10.1平板电脑;另外,微软2011年第二季度向HTC收取了6000万美元的专利费。

专利的力量

专利的本意是保护知识产权,提高企业自主研发的积极性,促进整个产业能够在良性的轨道上发展。那专利又为何成为了Android向前发展的最大绊脚石呢?

专利实际上就是个人或企业与国家签订的一个特殊合同,个人和企业的代价是公开技术,国家的代价是允许一定时间的垄断经营权利。由于专利涵盖范围广泛,所以在一些技术密集的行业,如IT领域,产生专利的门槛很低,一段特殊的功能代码、一种合理的技术操作流程甚至一个更舒适的屏幕边缘倒角设计都可能具备申请专利的资格。因此,早期进入某个领域的厂商在专利意识足够的情况下很容易为后进者建立专利壁垒。

更重要的是,专利对专利权人的发明予以保护,其具备排他性和独占权,同一发明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其他任何人未经许可都不能用它进行制造、使用和销售等,否则属于侵权行为。正是因为具备这样的法律权利,所以第三方在开发一个产品时,无论是其抄袭还是由自己研发,只要与已有专利重复甚至近似都将可能属于侵权行为,第三方必须与专利方协商获得专利使用权,否则将可能承担很大的法律风险。

尽管专利能够保护企业的研发成果和权利,但是由于专利的管理需要经验,申请本身也存着壁垒,所以造成了老牌IT公司和新兴公司在专利申请难度上存在较大的差别。首先年轻的公司往往一开始没有申请专利的意识和组织结构,由于IT技术的复杂性和专利申请的低标准,所以工程师们随时产生的一个点子都可能申请专利,而通常来说工程师们很难意识到应该去申请专利,同时也没有精力去申请。而成熟的老牌IT企业具备完善的培训机制,能够建立工程师的专利意识,并配备有专门的团队去完成专利申请。

另外,专利申请还是一项长跑,因为从申请专利到专利获批需要很长的时间,例如不久前微软获取的十几个专利中最早的一项是2003年提出的申请,而大部分也是在2006年至2008年间申请的,而Google主页设计专利也是申请后过了5年半才获批准。因此即便像Google这样具备强大资金后盾的公司,在新进入一个领域后,也需要很长的专利积累期。正因如此,在针对移动互联领域的专利大战开始之前,微软和Google在专利数量上就存在巨大的差距,微软手握约18 000余项专利,而Google总共只拥有700多项专利。

专利之所以在移动市场如此重要的另外一个关键原因是,很难绕过专利的限制。当老牌IT企业拥有了庞大专利库时,新兴的企业在开发软件时要想完全规避对方专利十分困难。例如,Android大约有1000万行代码,要Google将其一一对照看是否侵犯了微软的18 000项专利中的某几条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另外,专利持有方正式提讼之前,相关某项专利是否侵权的涵义也非常难以界定。因此在研发过程中出现侵权就在所难免,只能在未来出现问题后通过赔偿或专利互换来解决问题。

曾经的机会

要想让Android在专利之争中生存下来,必须要让它能够在一个个官司的判决中争取到更好的结果。挨个赔钱肯定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如果让使用Android的厂商老老实实为专利付费的话,那么微软仅仅凭借一个Windows手机证书的专利就能从HTC的每部Android手机中收取5美元、从三星的每部Android手机中收取15美元。这样一来Android手机的成本优势将荡然无存,将很难在与Windows Phone和iPhone的竞争中占到先机。

另外一种更有效的解决方式是,使Android具备类似老牌IT企业那么大容量的专利储备,在诉讼出现后通过专利交叉授权的和解协议来解决问题。然而正如前面所说,慢慢申请专利从成本和时间上看都是不现实的,购买是最快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Google做为一家年轻的公司,崇尚自由、开放,但却一直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正确看待和处理专利问题。就像Google高级副总裁兼顾问的Kent Walker所说的那样“现在的专利情况无非就是你告我来我告你,15年来一直如此,但现在情况更糟了。专利不是创新,而是阻碍别人创新的绊脚石”。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态度,Google才会在明知存在Java侵权的情况下仍旧一意孤行地推出了Android。在数年前,Google本来有很多机会从Sun那里获得Java授权,但每次不是Google觉得报价太高,就是Sun担心会影响到其他已经进行的交易而作罢。如今,Java最终落入甲骨文的手中,成为它进攻Google的利器。即便是在之后的2010年,苹果已经开始借专利侵权HTC的时候,Google仍旧未对Plam被出售给予足够的重视,使Plam最终落入惠普囊中。

然而Google丢掉的不仅仅是这几次机会,今年7月专利大战已经开始风起云涌的时候,Google却以玩票的心态丢掉了北电(Nortel)的专利竞购。北电这家最早由贝尔电话公司机械生产部门转换过来的公司曾经是语音通讯领域的泰斗,20世纪80年代初,它是全球唯一一家可提供全套数字交换和传输设备的公司,曾在1983年向中国销售第一台数字交换机,并帮助中国建成了第一个全国性的数据通信网络ChinaPac。在2001年网络泡沫之后北电一蹶不振,之后的市场动作也不顺利,最终于2009年1月申请破产保护。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做为在通讯领域的前辈,北电积累了大量的移动通讯专利,破产后正式对外出售的6000余项专利技术成为了众家争抢的香饽饽。

几乎全球所有移动通讯领域的巨头们都参与了北电的专利竞购,包括苹果、英特尔、Google以及爱立信、RIM、微软、索尼和EMC组成的财团,还有以专利风险解决方案提供商RPX为首的集团(包括华为)。对于手握大把专利的苹果和微软来说,北电的这6000余项专利也许用途并不大,但是参与竞拍阻止Google得到这些专利却很重要。因此苹果和微软从一开始就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这次竞标中,甚至从最初的竞争对手,到了后期成为联合竞标的合作伙伴。很多人一开始就感受到了这次竞标的火药味,首轮竞标就退出的RPX集团CEO John Amster曾表示“拍卖一开始,我们很快就察觉到这是一场腰悬巨额现金的科技天神为争夺战略物质上演的一场诸神之战”。

然而,最需要这些专利的Google却似乎是带着玩票的心态在参与竞拍。竞拍过程中Google给出了很多十分奇怪的竞拍报价,比如拍卖价接近20亿美元的时候,Google的出价是一个数学上的Brun常量19.02160540亿美元(1.902160540Billion);竞拍价超过25亿美元之后,Google的出价则为26.14972128亿美元(2.614972128 Billion),这是Meissel-Mertens常量;而等到过了30亿美元以后,Google再次给出了以圆周率为依据的竞拍价31.4159亿美元(3.14159Billion)。该竞拍持续了4天,交锋了20轮,最终以苹果和微软为首的阵营将竞拍价抬过了40亿美元,并最终以45亿美元拿下了北电的专利。这一价格远远超过了Google最多40亿美元的底线,尽管截止3月31日Google拥有现金总数达367亿美元,但最终Google仍旧放弃了北电的专利。

鲸吞摩托

丢掉北电专利之后,Google终于被逼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如果不奋起反击,未来Android很有可能成为微软和苹果的提款机。急了眼的Google不得不认真起来,7月底Google拿下了IBM的1000项专利,但与苹果和微软相比,这样小规模的收购只能算是杯水车薪,Google必须在专利收购上走得更远。终于在8月15日Google正式对外公布,将花费125亿美元,以溢价63%的代价收购拥有超过17000项专利的摩托罗拉移动公司。

收购摩托罗拉对Google的意义不言自明。意欲借Android称霸移动市场的Google如果想获得足够的专利实力,那么就必须将老牌的手机及通信制造商做为收购对象,因为这些制造商当年都积极参与了GSM、CDMA等标准的制订,在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大量专利,并与其他对手有专利相互授权协议。确定目标后问题就变得简单了,值得收购的厂商只有摩托罗拉、诺基亚和索尼爱立信。背靠大股东的索尼爱立信日子过得并不算太差,更重要的是很多专利实际上掌握在爱立信手中,收购爱立信将必须附带收购它手中很多网络基站的相关专利,并不划算。诺基亚虽然江河日下,但是却早已摆明了立场,坚定地站在了微软一边。而只有摩托罗拉,经过拆分后,摩托罗拉被分为专攻军警、工业用通讯的摩托罗拉解决方案以及专注于手机的摩托罗拉移动两家公司,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不会涉及太多与移动终端市场无关的资产。另外,摩托罗拉移动近几年一直在为东山再起而苦苦挣扎,而且是Android的忠实拥趸,早在2007年Google宣布Android之时摩托罗拉就是首批加入开放手机联盟的成员。综合考虑多方因素,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将是Google最明智的选择。

如果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获得最终批准,Google将彻底摆脱专利带来的禁锢,摩托罗拉移动拥有的专利涵盖领域从无线通讯到多媒体应用,从实力上看远远超过诺基亚握有的10000多项专利。而从前段时间诺基亚在与苹果的专利之争中胜出的情况我们又可以进一步推导出,在购得摩托罗拉移动后,大部分威胁Android系统生存的专利官司都将会无功而返,悬在Android头上的达摩利斯之剑也终将不复存在。

对于没有专利砝码的中小开发商来说,Google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很有可能是一个天大的利好消息。Google曾明确表示收购这些专利就是为了Android市场的良性发展,况且以Google的一贯作风来看,未来很有可能将这些专利开放给这些开发商,帮助它们应对来自其他IT巨头的官司。例如,曾经有一家名叫Lodsys的公司依靠手中的两项专利对Android应用的开发者提起了诉讼,Google马上就出面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申请,要求复审Lodsys提交的两项专利,评估这些专利是否有效。Google高级副总裁Kent Walker曾对此事发表看法“我们认为这两项专利从来都没有签发过。开发者在Android生态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Google将继续支持他们。”

然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Google仅仅是为专利吗?如果Google的目的仅仅是补充自己的专利池,那么无线电话通讯的先驱者InterDigital应该是更合适的选择。进入21世纪后InterDigital转型为知识产权公司,以专利产品为公司赢利点。InterDigital拥有18 000项专利,其中包括8800项无线专利,并曾借此成功地向爱立信、苹果、三星、诺基亚发起过专利诉讼。更重要的InterDigital目前的市值仅有33亿美元,如果Google只是为了专利,收购InterDigital明显更划算。

为什么放着便宜的不要,偏要买个贵的呢?要知道摩托罗拉移动除了拥有17 000多项专利之外,还拥有强大的手机硬件设计和制造部门,这其中包括91家企业和相关设施(其中36家位于美国本土)、3家大型制造工厂(分别位于中国天津、中国台湾新店和巴西雅瓜里乌纳)。另外,摩托罗拉移动全球的19 000名员工中有着众多优秀的高级管理人才和工程师,并拥有115亿美元的年营业额(2010年)和在市场上颇具影响力的Android手机和平板电脑产品。这样一个手机终端制造巨头对Google来说自然意义非凡,有了他Google就具备了与苹果相抗衡的软件和硬件体系。

Google的此次收购也给Android家庭带来了一些隐忧。虽然Google一再强调收购不会对Android的开放性产生影响,摩托罗拉移动将以独立的业务形式运营,并继续以授权的形式使用Android,但是Google在提供Android系统的资源支持上历来就有厚此薄彼之嫌,其最新的Android版本总是最先给自家的Nexus品牌产品使用,对于其他的厂商则会采取种种的限制策略。况且,Google出尔反尔的作为早已名声在外,例如Google当年的CEO Eric Schmidt曾承诺“不会进入手机业务”,结果不到1年Google就收购了Android。

对于中小开发商来说,由于缺乏核心专利技术,所以如果未来Google搞Android封闭策略,或者厚此薄彼地给予摩托罗拉移动更多的支持,那么他们就会遇到严重的生存问题。这些中小开发商不得不为未来多打算打算,为了生存不再只能抱着Android不放,也许向Windows Phone靠拢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微软至今还未打算介入手机硬件的研发和生产。

无论结果怎样,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智能移动终端市场将形成Google、苹果和微软三分天下的局面,它们将借助各自的优势,在用户体验、移动应用和终端品质等多个方面展开激烈角逐,真正的竞争才只是刚刚开始。这次移动市场专利的“诸神之战”暂告一段落,但是它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却远不止这些,这次事件说明,专利已经成为未来IT市场上攻城略地最重要的武器,虽然它未必是见血封喉的绝杀,但是也足够给竞争对手形成重创。近年来中国在智能终端制造方面发展很快,但是目前仍旧只是这场赛跑的追随者,与规则制定者的距离还有很远。尽管TD-SCDMA等中国标准开始走上国际舞台,但至今为止这些国产的标准和专利仍旧难以形成世界级的影响力,甚至在国内都发展得不温不火。如何通过创新和专利去赢得市场的制高点,才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