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科学实验教学中有效探究的行动改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科学实验教学中有效探究的行动改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了明显的改变,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究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也到了行动改进阶段。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保证,但这并不等于学生就能开展有效的主体性学习,倘若缺乏教师的引导,仍不会有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从模仿到主动,逐步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应遵循“适时、必要、谨慎、有效”的原则,使学生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行动改进是科学实验教学中开展有效探究的基本而又极其重要的途径。

一、有效探究,纠正错误的前概念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生的学习是新知识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通过同化而实现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也把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强调到十分重要的位置,他说:“如果让我把教育心理学归为一句话,我将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些什么,并因此教学。”建构主义强调“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前概念是原有认知中的一部分,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是一种资源,但它并非全是正确的;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了解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把它作为让学生理解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前概念中生长出新的科学概念。

例如,在学习“力的存在”时,学生往往认为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力的相互性,而没直接接触的物体间就没有力的作用。大家知道磁铁能吸引铁钉,追问学生:铁钉能否吸引磁铁?学生往往认为不能。为解决学生头脑中错误的前概念,我们可以演示“铁钉吸引磁铁”的实验,但该实验材料要精心选择,才能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

又如,手电筒光通过我们的眼前再射到平面镜上,学生往往认为:眼前有一道看得见的光柱,可以看到平面镜被照得很亮。为此可以让学生先猜测实验的结果,再演示,激起他们的思维冲突,以纠正他们头脑中错误的前概念。

二、有效探究,突破实验过程中的问题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惑和问题,教师要实施有效的引导。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和学习特点,还要考虑尽量让学生的思想、观点充分体现出来,把学生的能力、天资发挥出来,对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详细、深入的思考。

例如,“地球的自转”这节课中有个学生探究活动:判断a、b、c三幅图中,你(火柴)所处的时刻。有的教师用手电筒光代替太阳光,让学生感受,结果学生拿着手电筒这边照一下那边照一下,什么感觉都没有(可能教师事先估计这个活动很简单)。

七年级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强,做这个实验时,教师应让学生分小步进行,以降低难度。比如:第一步,用手电筒光照亮半个球,手电筒光方向固定(即代表太阳不动);第二步,地球朝哪个方向转,被照亮的某地的人会看到太阳东升西落现象;第三步,再来判断a、b、c三幅图中,你(火柴)所处的时刻。

我在教学时将这个活动改了一下,教师先在讲台上演示,用固定光源照亮半个地球仪,让学生上台转动地球仪,先确定转动方向,然后找出哪个位置处于“日出”时刻,哪个位置处于“日落”时刻,哪个位置处于“正午”时刻。再让全班同学完成课本的活动内容。

三、有效探究,尽量发挥实验最大的功能

恰当的、合理的知识呈现顺序往往能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产生一定的递进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已知到未知,教师应重视结论的推导过程,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获得认知冲突,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

例如,在进行“力的存在”教学时,有位教师采用通过播放图片、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拳击桌面来谈感受等得出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结论,然后再演示释放气球飞行、人站在滑板车上推墙壁,让学生分析原因。我认为,这样做,实验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结论都出来了,再这么费时做实验,还不如投影几个问题让学生解决分析更省时省力。如果将实验顺序调换一下,先演示直观“人站在滑板车上用力推墙壁”的实验,再演示稍难一点的“气球火箭”飞行的实验,再做“手用力拍桌子”实验,教师的提问要到位,让学生分析原因,再举一些实例,归纳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结论,最后让学生解决问题、试举实例,效果就好得多。

四、有效探究,正确把握实验的收放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要把教学的舞台全部交给学生,自己不经意间由教学的“中心”走向教学“边缘”,甚至退出教学舞台当“观众”,最终使自己沦为“放羊式”教学。其实,教学是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教学理论修养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发展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在教学中,学生如何真正成为主体,学生怎样真正实现主体参与,在某种意义上讲,不仅仅取决于把舞台让给学生,还在于教师如何成功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与发现的过程。学生通过这些过程实现着主体性的一次又一次重构与发展。

例如,凸透镜成像实验,是一个典型的学生探究活动的内容。如果老师不加适当的指导和控制,可以肯定,学生做两堂课也探不出结果来。这个实验中,物距、像距要变化,如果学生在实验时将蜡烛、透镜、光屏三者都移动起来,那物距、像距变大还是变小,他们自己都记不下来,更谈不上移动方向的规律了。

又如,在探究物体的浮沉与浸入液体密度大小的关系时,在量筒里倒入大半筒准备好的浓盐水,将鲜鸡蛋轻轻放入盐水中,鸡蛋漂浮在水面上。用细棒将鸡蛋压入水面下,一放手,鸡蛋又上浮。那怎样才能让鸡蛋沉入水中?学生提出:把清水倒入盐水中,使盐水浓度变小。教师继续演示将清水慢慢注入盐水中,用细棒轻轻搅拌盐水,同时注意鸡蛋浸没深度的变化。当鸡蛋刚要全部浸入水中时,停止注入清水,有意用细棒将鸡蛋浸没在不同深度的地方,观察鸡蛋悬浮现象。继续注入清水,鸡蛋下沉到水底。用细棒将鸡蛋提起一些,一放手,鸡蛋又下沉。同学们有点想不通,为什么同一个鸡蛋放到盐水中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通过分析鸡蛋在不同浓度盐水中的受力情况得出物体上浮、下沉、悬浮的三个结论。另外,我们通过进一步比较鸡蛋和盐水的密度大小也同样可得出上述结论。

五、有效探究,科学地取舍实验

有些探究课形式多样、材料丰富,热热闹闹的课堂教学其实“华而不实”,形有余,神欠缺。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每位教师都要“用心”去深思、钻研、探索,这样才能使课改真正地“开花结果”。

“大气压强”和“声音的发生与传播”这两节课,有的老师一堂课做了十几个甚至二十多个实验,确实非常丰富。笔者认为:用得着这么多吗?做得越多就越好吗?一堂课做了这么多实验,还有时间学习其他内容吗?做实验,对学生的学习有时也会有负面作用,因此,教师要懂得取舍。“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学生比较熟悉,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师需要有效地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前概念,使学生对声音的传播建立正确的模型,形成科学的概念,理解声音传播的过程,解释声音的现象,并通过对声音传播的认识过程使学生获得各种体验。

六、有效探究,必须提高实验的可见性

有些探究实验可在水平实验台上完成,但却不利于学生观察,如果对此类实验进行恰当处理,就可以提高可见性。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很多实验都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总之,在实验教学中有效地实施探究学习,通过有效探究的行动改进,让学生自己动手去体验,创造更多感性认识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知识,增强探究能力,这样的学习对学生来讲有兴趣、有信心,而且对后续的学习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真正为学生设置了一条从感性认识逐步走向理性思维的途径。在实施有效探究的课堂结构中,师生融洽地交往和互动,这样的课堂是愉悦而富有魅力的,这样的课堂才可能给学生创造发展思维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崔允.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励兰英.新课标初中科学探究性教学实例》,宁波出版社.

[3]孙亚玲.国外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云南师范大学.

[4]袁运开,蔡铁权.科学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5]宋秋前.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若干意见.教育研究,2001(4).

[6]沈小碚.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基本条件.西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