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为了柳城更美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海峡西岸福建省的东北部,有一座美丽的新兴生态县正悄然崛起――她就是柘荣。
柘荣原名柘洋,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开发生产,历史上柘荣南连闽中北接浙南,素有“闽浙咽喉”之称。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柘荣列入我国对外开放的55个市县之一。一位曾经在柘荣工作过的政府官员向记者介绍说:柘荣有三大特点:一是县域小(总面积554平方公里),人口少(不足12万人)二是建县迟,历史短(民国34年[1945年10月]设县)三是县域两度撤并、几经磨砺。因而经历了坎坷的柘荣人,更富有开拓意识,同时锤炼了柘荣人的三大特点,有凝聚力,有感召力,有向心力。女口今,柘荣人就是抓住这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历史机遇,除了紧紧围绕“工业立县、农业稳县、药业富县、项目带动、生态柘荣”的方针外,又在创新地描绘“小县好城关”的宏伟蓝图。这里记者要重彩浓墨地写一写活跃在这座山区县城的管理者和建设者。
有到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柘荣游客,都无不为这里的城市管理有序、街道整洁绿化的宜人环境留下深刻和美好的印象。该县建设局的林登友局长告诉记者:“无论你何时探访柘荣,街道一年365天都是干净整洁的。”这样发自内心的心声,又何止是当地人的赞叹呢!
为了揭秘柘荣的城市管理理念,记者近日采访了该县的城监大队。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针的实施,经营城市的理念被摆进了政府的决策日程,在管理中维持其权威性和连续性,构建和谐社会成为管理者的前台戏。为此,柘荣城监大队在“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外塑形象中抓好三项工作:首先,抓业务学习。坚持每周四晚上为队员的学习时间,把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城建监察业务作为主要内容,探索经验,剖析案例,提升队员的执法公正性;其二,抓制度建设。队部先后出台了《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办事限时制》和《学习制度》、《考勤制度》等10多项规定,以制度约束和规范队员的工作行为;其三,抓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城市管理的人性化,在执法中推行“三勤”(即口勤、脚勤、手勤)和“三先三不”行为(即先敬礼、先亮证、先说服教育,不准骂人、不准打人、不准掀翻违章者的摊位)。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到位,使柘荣城监大队紧紧围绕“小县好城关”的战略要求,从严管理、依法管理、文明管理,从根本上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味,成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新兴生态县的排头兵。
柘荣县城监大队在抓城市管理中,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宗旨,努力遏制“脏乱差”的现象,坚持从早上7时至晚上9时的全天候巡查,认真执行“定人、定岗、定责、定职”的“四定”岗位目标责任制,使城建管理职责明确,落实到位,规范有序。为了维持城市的“新、绿、亮、洁”的形象工程,该城监大队还与沿街和龙溪两岸的商店、住户签订“门前六包责任制”900多份,投入7000多元制作1200多个“门前六包”铅牌,并以考评的方式,逐月评选“明星文明户”人家,调动市民的“爱我柳城、美化家园”的新型生活理念。同时,他们又双管齐下地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对主街道的柳东、柳西、城南、城北、兴业路的餐饮店进行了“灶台后置,三废后排、门面装修、卫生达标”的整改。通过专项清理,基本达到了“经商归店、广告归栏,摊位归片、修车归点、行人归边、建筑归线、垃圾归箱”的七归要求,极大改善了城区的卫生环境和美化绿化。在高举“严格管理、文明执法、秉公办事、热情服务”的旗帜下,使柳城的公共事业、园林绿化、市政设施更加规范化和持续化。
一位老市民告诉记者:“自从实施了‘小县好城关’的战略后,柘荣的街道亮洁了,环境优美了,人文和谐了。”如今,当你步履在柳城的大街小巷,你会感受到这里是一块天蓝、地绿、山青、水秀、城美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县。
价值的最终取向是服务于社会,柘荣县城市建设监察大队就是在“群众满意不满意”的衡量中校正自己的价值,鞭策自己的步伐,推动自己的行为,使他们成为柳城每个角落的文明使者。现任柘荣城监大队大队长张陈清在接受采访时深有体会地说:“一个城市管理得好,管理得科学,就会改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状况,就能促进市民素质的提高,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