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坚持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产业健康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坚持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产业健康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山东农业大学创办于1906年,是一所省属重点大学。

1988年学校创办开始科技产业,2000年6月开始科技产业改制,今年11月科技产业改制全面完成。现有改制后的科技产业6家,技术参股企业3家。学校科技产业改制后有学校正式职工22人,经营性资产1000余万元,每年上缴学校利润100万元左右,人均上缴学校利润4.5万元。

回顾山东农业大学科技产业发展和产业改制经历,将为其他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创办产业 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山东农业大学创办科技产业的宗旨是,立足服务“三农”,坚持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20世纪90年代初,山东省政府资助1000万元在周村农药厂(学校占科技股)转化学校科技成果棉铃宝农药,共累计生产1.5万吨,增加营业额3亿元,为该厂增加了3000万元的利润,学校因此获得了300万元的返利。

在此后的十余年里,校办科技产业生产、推广销售了本校育成和研发的作物良种、专用肥、饲料、兽药、农膜助剂和农膜等,大大促进了科技产业的发展。在这十几年中,科技产业累计向学校返还了2500万元的利润,为社会增加了近50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科技产业在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服务“三农”转化学校科技成果的同时,自身不断发展壮大。

校办产业的发展,顺应了时代潮流,代表了教职工的愿望,为学校面向社会办学,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转化学校科技成果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

但与其他学校一样,山东农业大学的校办产业,也存在着事企不分、产权不明、责权不清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问题,存在缺乏科学管理、经营不善、发展缓慢、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如何办好校办产业?校办产业如何在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规避各种风险,成为迫在眉睫、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改革体制 促进科技产业健康发展

为解决科技企业的健康发展问题,学校提出了科技产业改制的大胆设想,通过改制把企业推向市场,让企业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在竞争中发展。2000年6月18日召开了校办产业改制会议,提出了产权清晰、责权明确、事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改制原则。正式启动了校办产业改制工作。

根据学校科技产业特点,山东农业大学确定四种改制方案:第一,与社会法人单位合作,在原校办产业基础上成立新公司,学校将原人、财、物整体转入新公司,债权债务及全部业务由新公司全部承接;第二,学校将产业控股权转让给校办企业经营与技术骨干,学校独资改为由经营与技术骨干、控股学校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第三,学校将产业整体出售给企业的正式职工,经营技术骨干控股,学校一次性收回在产业资产;第四,由原产业正式职工出资组建新公司,学校无形资产入股,同时将专用生产经营设备出售或租售给新公司使用。

改制后的山东农业大学科技产业以出色的经营业绩,显示出强大生命力。

――泰安市山农大药业有限公司,是学校以原山东农大动物保健品厂的兽药车间与泰安市凤台集团合资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农业大学占60%股份,凤台占40%股份,注册资本400万元。2000年6月完成改制,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经过几年的努力,公司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共获得5项专利,1个注册主商标,4个注册辅商标,6个前瞻性产品商标,60余个研制开发兽药品种。目前,山农大药业有限公司,按销售额和用户信任度综合评价,在山东240多家兽药企业中名列前茅,GMP车间工程已完成并即将通过验收。

――泰安市山农大科技肥业有限公司,2002年6月18日正式注册,完成原山东农业大学专用肥厂的企业改制,注册资本200万元,参与改制学校职工持股80%,学校出资4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0%。该公司于2003年吸收泰山生力源集团800万元资产及现金入股,完成了二次改制,二次改制完成后,注册资本达1000万元。公司重组后生产规模比上年增长了400%,2005年1~10月公司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比改制前增长了5倍。

――山东达易利公司是由山东农大原学校动物保健品厂和山东达易利公司合并改制而成的有限公司,学校占20%的股份。该公司除生产经营传统的兽药和饲料产品,还面向国内外,引进资金,与香港怡东科技发展公司合作,研究生产预防动物药物高科技产品“重组牛的干扰素鼻腔喷雾剂”等,并与学校动物科技学院预防兽医学科合作,研发新产品,带动兽药新兴学科发展。2004年公司生产兽药GMP车间通过国家验收达标。

――山东农大种业有限公司是由德州兴达拓业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泰安掌芯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00万元,学校投资200万元于2003年7月在原有的山东农业大学作物良种中心基础上改制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并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

――山东农大辐射中心于2002年底改制,正式改制注册成立泰安市农大蓝光科技有限公司。2003年在其主要经营物资放射性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营业额达100万元,目前该公司已从英国进口放射性源,加源以后年营业额可达200万元。

――科技开发服务中心,是学校兴办的最早独资法人企业,有一批注册商标、专利和特殊营业证等无形资产。已于今年11月完成改制,改制后学校持20%股份,原学校正式职工持80%股份。

截至2005年11月,校内原有归口的6家校办科技产业,校外技术参股的10余家科技企业,均已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改制,基本做到事企分开、产权明晰、责权明确。

随着校办企业的发展壮大,学校与“三农”的结合也更加密切。校办企业中的肥料、饲料、兽药、种业等公司在销售自己的产品的同时,对农民进行相关的培训,使农民增长了知识,增加了收入,也把学校的牌子传遍了齐鲁大地,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学生实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总结经验 推动高校科技产业再上台阶

学校以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产业发展,由科技产业产品开发来推动服务“三农”;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壮大科技产业,科技产业又促进教学科研的进步,由此形成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科技产业、为“三农”服务的一个良性循环。从而完全可以体现高校三大功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这也正是一所农业高校立足服务“三农”,坚持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产业发展应走的一条道路。

科技产业的改制应充分调动校办产业原经营、技术骨干的积极性,以校办科技产业的经营技术骨干为主体控股,改制组建新企业,充分发挥经营技术骨干的专长,按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利用科技优势带动产业快速发展,是一条健康快捷的道路。学校以原科技企业骨干组建的肥业公司、药业公司都属于这种类型,改制后企业以连年翻番的态势建设发展。

中小科技产业的改制在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力量的同时,要注意避免与资本运作为目的的企业合作,不应将企业控股权、经营权交与该类公司。这类公司只从企业大股东利益考虑决策企业的命运,多数并不从企业生产发展考虑问题,不利于科技企业的发展,有时还会造成经营决策失误,资金被抽逃等问题。

科技产业的改制应尽量做到改制一步到位,政策扶持一步到位。改制的目的是在保持高校科技产业转化科技成果的主要职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调动原产业经营、技术骨干的积极性,使经营技术骨干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由学校独资、控股转为参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