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绿色办公建筑的模式语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绿色办公建筑的模式语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模式语言在不同的语境下有着不同的表达,本文以东京竹中工务店新楼为例,对建筑外部环境、建筑内部空间、室内舒适度、建筑色彩、节能手段以及建筑材料利用等方面进行剖析,揭示当代绿色办公建筑在生态语境下对其内涵的诠释。

关键词:绿色办公建筑;东京竹中工务店;模式语言

中图分类号:TU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9-0053-05

进入21世纪的今天,现代化的办公建筑己逐渐成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显著标志。然而,与此同时,大量的现代办公环境却建立在高能耗的基础上:恒温、恒湿的中央空调与大量的人工照明系统蚕食着自然界有限的资源。同时,办公建筑在大量耗能的同时也将人们隔绝于自然界之外,形成有害人们健康的室内环境。办公建筑“绿色化”已经逐渐成为办公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创作趋势。东京竹中工务店新楼正是在这种“绿色化”的趋势下,利用新结构、新材料,运用新的办公建筑设计概念,建造出可持续性作品,遵循着一种高度清晰的绿色办公建筑模式语言。

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ChristopherAexander)利用模式语言试图建立建筑中行为模式和建筑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他认为“每个地方的特征是由不断发生在那里的事件模式所赋予的,这些事件模式总是同空间中一定的几何形式相连接,这些空间模式是构成建筑和城市的原子和分子。”模式语言提及的模式是用语言来描写与活动一致的场所形态,它并不给出具体的答案而只是一种结构关系。生态语境下,建筑的内在价值相应转移,环境模式与建筑模式之间也需要一种新的对应关系。东京竹中工务店新楼诠释的模式语言所描述的具体形态虽说是外在特征,但却反映了绿色办公建筑更深层次的本质内涵。

1 与自然相协调的外部环境――共生模式语言

在日本和世界上其它的一些国家,人们往往对自然怀有敬畏之感,而去保护山脉以及河流等,并且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社会正在经历一个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量变过程。尽管现在这个时代景观的任务不同,但当它涉及城市建筑的外部空间时,必须考虑当地居民的日常舒适性并且体现可持续性。

在这个地区,夏、秋两季多刮南风,在冬季多刮北风,而且建筑基地南临曙北运河,西临一条南北向的繁华街道。为维护基地的风环境,东京竹中工务店新楼不仅形体布局上利于季风引导空气的流通,而且合适的体量能融于周边环境,保证了区域内南北向的自然通风。

东京竹中工务店新楼通过建筑形式的处理,获得较好的外部景观环境。外部环境处理上不但强调了建筑室内外的关系,而且强调了场地内外的关系,并且把创造一个高效率、高质量工作场所,减少环境的负担以及追求高效率作为景观环境塑造的目标。首先,在设计上营造了一个使室内外空间一体化的广阔空间。树木和室外设施被按照与建筑内房间相联系的方式进行布置,人与交通工具的运动流线被安置在这些树木以及设施的间隔中间,营造了一个舒适景观环境;其次,通过将尽可能多的雨水返还到土地上,营造了一个适合树木生长的潮湿环境,生长在这儿的树木可以有效地作为一个环境缓冲,减小建筑周围的风力,减少建筑玻璃带来的光污染,并可以保证居住者和周围居民的隐私;在选择树种的时候,不是考虑树种个体的景观效果,而是建立起能够降低环境负荷的浓密树林,创造出一系列作为建筑与街道缓;中空间的景观空间。

东京竹中工务店新楼在外部景观空间环境塑造的具体措施有:

北面:人口门厅――艺术品――车道――“缓冲树林”――邻近建筑

东面:会议空间――车道――“竹林”――邻近建筑

西面:接待室一“混合树篱”――^行道

南面:绿化开敞空间――运河

屋顶中庭:屋顶――绿化――周围环境

这种共生的模式语言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在外部景观环境塑造上的绿色追求,以及达到自然和谐的心理表达。

2 建筑内部空间环境―一时空模式语言

东京竹中工务店新楼的设计通过使用外部的支柱结构体系,减少在建筑内部抗震装置的设置,这样可以避免设置传统办公建筑中核的部分,为内部空间环境的创造提供了可能性。通过内部中庭空间中的光影变化、四季变迁,静态的空间实体融入动态的时间因素。

东京竹中工务店新楼设计中通过平面布置的创新,在平面的中心南北方向布置了3个采光天井,而在采光井的周边布置了宽敞的交流空间作为工作场所;在靠外墙一侧布置了文件档案区和服务空间;垂直交通空间、卫生间以及公共活动空间在平面的中心成一线布置,而且和采光天井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朝向工作区域敞开;公共楼梯向办公空间充分开敞,增加了员工邂逅的机会。这样就形成了四周靠外墙的静区和平面中心的动态区域。这种颠倒的布置方式加强了办公室内部的交流,形成了一个高质量、高效率的开放性空间。

办公空间作为“信息的集散、加工与再创造的场所”,不但要为工作人员提供~个舒适的办公空间,还要创造一种能够刺激交流和增强工作人员创造力的环境氛围。平面中央的采光井是光和风的通道,它能够增加员工对外部环境的感受能力;雨和雪通过采光井能够自然地落在建筑的中央;外墙上的狭小窗户使人更容易觉察到外部光的强度和方向,并且能清楚地传达出时间和季节变化的讯息。在这里,既达到了办公空间的人性化塑造,又使时间进程得以延续。

3 室内环境舒适度――感知模式语言

人们对建筑室内环境的感知,更多的是表现为对室内热环境、光环境以及声环境等物理环境的舒适度感知。现代的工作场所是一个高质量高效率的场所,室内舒适度设计标准就是要为员工提供一个健康、高效、舒适的工作环境。

3.1 热环境

东京竹中工务店新楼的热环境与它的空间构成有很大的关系。新楼采用了大的开敞空间,所以可开启的百叶窗窗洞做的非常严密,而且像Low-E玻璃这样的材料都有很好的热绝缘性。靠近窗户的区域,可以感觉到外部环境的变化,这些地方都用来作为交流区和休息区。这些位置的热环境通过自然通风、空调以及两者的结合来调节。每一层都在10个区域进行控制,在气候适宜的季节,员工们可以享受到外部的空气。而在冬天,外墙以及采光井处的玻璃的温度都控制在20℃左右,工作区的温度在23℃到24℃之间,达到了一个很舒适的热环境。

3.2 光环境

自然采光不仅能减少电能消耗,而且还具有不可比拟的可再生性。在东京竹中工务店新楼中,通过采光井引入自然光是建筑室内环境营造的核心。明亮的光线直接照射在采光井里,可以使人明显感受到从早晨到黄昏、夜晚的光线变化以及雨雪天气的气候变化。另外,利用人工照明对工作场所的自然光补充,通过灯光自动控制装置对光线进行及

时的控制,保证工作以及会议的照明需要。

3.3 声环境

在办公室中,最影响人的环境因素就是声环境。外部的噪音、人们的说话声、空调声、走路声等都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谈话。东京竹中工务店新楼的设计采用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创造一个好的声环境。比如说安装空调吸音器,在机械间设隔音墙,以及外墙上设利用双层玻璃窗,天花板设置吸音板等,从而保证了NC-35的标准,为人们的交谈、工作等提供了一个好的环境。

4 建筑色彩环境――表情模式语言

以往各种类型的建筑,都有着较为固定的建筑色彩。办公建筑往往以灰色调为主,加以冷暖的变化,彩度都不太高,缺乏具有活力的建筑表情。

在东京竹中工务店新楼设计,结合双层表皮的结构,将内表皮的玻璃涂上鲜艳的色彩。在室外,透过外层表皮的洞口,能看到各种活泼的颜色,呈现出与以往办公建筑严肃呆板所不同的建筑表情,更富有活力与蓬勃的朝气;在室内,光线透过彩色玻璃落在室内的时候,被染成了彩色,给室内也增添了一种轻松的氛围,颜色赋予了室内空间功能上的灵活性,创造了一种积极的室内办公环境。

5 节能技术手段――能源模式语言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依赖能量便不能生存下去的世界里,随着全球温度上升和石化燃料存储量的限制,我们必须思考怎样用最少的能量来继续维持我们现在的生活标准,去探索实现绿色的模式语言。

东京竹中工务店新楼东西向有着很长的外表皮,从热舒适的观点来看,这可以说是非常棘手的外形。然而,建筑外部直接暴露的是比较实的外墙面,而在内部获得了带有采光井的柔性核心区。这样就可以不再去追求传统建筑窗户热工性能,只需要在外部表皮和内部采光井之间的设计上取得平衡。为了更有效地利用采光井的光线,在采光井顶部安装了太阳光采光装置,在外墙窗户和采光井周边区域安装了光线传感器来存储光电能。这样东京竹中工务店新楼在维持对室外遮蔽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在中间柔性核心区设置的三个采光井,保证能够有效地引入自然光、风和能量。

另外,东京竹中工务店新楼还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充分利用能量。比如说:利用热源传送系统,产生了低温化和大温差的蓄热来达到存储能量和减少运行费用的目的;利用低能耗的双层玻璃,与建筑的外部进行高绝热设计,实现了PAL值为252.4的低能耗;屋顶的太阳能集热管结合排气管和绿化进行一体化设计,在冬季,集热空气被空调机输送到自助餐厅并预热,在夏季和春秋两季,利用集热管和自助餐厅之间的温差来保证自然换气,并且通过把集热板涂装成黑色来提高吸热性。此外,大部分屋顶是由玻璃或是绿化覆盖,能够控制屋顶板层的温度上升,从而改善了周边的热环境。

6 建筑材料利用――循环模式语言

建筑材料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使用寿命,它们大的回收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资源的高效利用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东京竹中工务店新楼的设计建造过程中一直都以“3R”为准则。使所有的物质和能源都能得到合理和高效的循环再生利用,把建设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比如,在构架基础中减少胶合模板的使用;减少托盘,捆绑材料;用先前拆掉建筑的废料铺成碎石路面;用办公所剩的废纸制成卡纸板,用作临时建设工地办公用的桌椅等等。通过“3R”准则,东京竹中工务店新楼达到了混合废料的零排放,97.4%的回收率,运出工地的废料量是8.5m3/100m2,这比建筑业协会(BCS)所设定的目标值低20%;C02的排放量比传统方式所产生低10%。竹中工务店也因此获得了2004年“3R”促进会颁发的“元首奖”。

绿色办公建筑的模式语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它是在建筑整体生态转型的时期,人与建筑、人与环境、建筑与环境等方面相互融合而形成一个相辅相成、动态发展的体系。

“模式因场所而变,因文化而变,因时代而变。它们都是人为的,都是依赖于文化……始终组成了建筑和城市的实体物质。”模式这种变化的多样化特点注定模式的研究是一项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它促使模式语言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以适应不同时期人们对绿色办公建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