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政治优势破解重组融合难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政治优势破解重组融合难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两家公司能否有效融合,南京FIAT公司员工能否平稳过渡,成为摆在上汽党委和相关部门面前一个最为现实的问题。

当前,国有企业为改善国有经济布局、提高竞争力作用,纷纷实施并购重组,俨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态势。在此大背景下,上海汽车集团与南京汽车集团实施了战略重组,由上海大众并购多年经营不善的南京FIAT,实施全面合作。

但欧美的研究表明,与巨大的并购金额相比,企业并购的成功率并不高。企业并购行为结束后,能否将并购的资源与企业原有的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是企业并购战略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上南重组过程中,也同样面临着文化融合的问题。上海大众收购南京FIAT,接收原南汽员工1350名,一开始,在人员安置、岗位安排期间同样暴露了不少矛盾和冲突。两家公司能否有效融合,南京FIAT公司员工能否平稳过渡,成为摆在上汽党委和相关部门面前一个最为现实的问题。

上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胡茂元认为,重组不仅仅是一个“物理反应”,更重要的是“化学反应”。要真正融为一家,就要通过“化学反应”解决。第一个方面就是文化的融合,第二个方面就是倾斜导向,使之成为合作当中的催化剂,促进文化的全面融合。

时至今日,上南合作将近4年,通过近4年努力,这个中国汽车业目前为止最大的重组项目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企业全面扭亏期间,员工没有一个下岗。从员工的思想工作、文化认同情况来看,整个整合过程中,没有一个员工上访,在职代会中百分之一百通过了上南合作方案,这在国内产业整合中也是十分罕见。

收购引发焦虑症:是走还是留?

当上海大众并购南京FIAT的消息传开,在FIAT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很多员工,尤其是南汽的员工开始骚动起来。

有的员工开始寻找新的工作机会,为“跳槽”做预备,随时准备走人;有的则采取观望态度,静待事态发展;有的则主动找上司或人力资源部门,了解最新消息;还有的私下向同事、或通过“道”上的人打听情况。期待与不安同时笼罩在南汽员工的心头:有乐观派都对未来充满期待,神采飞扬,认为找到靠山了,长期停工的日子终于熬到头了,但更多的则是忐忑不安,顾虑重重。

“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担心未来。”原南汽员工小王说。这种担心包括是否会下岗?有没有活干?收入是增加还是减少?是否被歧视?岗位安排是否公正?

一时间,这种焦虑情绪就像细菌病毒一样在相互传染,焦虑的人群不止包括普通员工,行政人员、管理层同样产生了消极的心理预期,管理者担心自己的位置与权力,担心原有职位变动。企业管理人员考虑的似乎不再是如何做好工作,而是怎样尽快摆脱目前这种情况。随着企业控制权的转移,一些专业性不是很强的工作人员则担心未来是否还有自己的位置。

与此同时,一些流言蜚语也在坊问流传:上海大众公司制定的FIAT员工赴上海大众全员培训方案就被传得面目全非,全员培训被传为“筛选式使用”,“接受考察”,“收骨头”之类。

一纸协议实现了大众与FIAT的战略整合,合作方原本准备花大量的精力关注于资产、财务、销售与生产等方面的整合,而现实的情境让公司的决策层有点始料不及,人力资源整合问题比想象的更为复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实际利益考虑。”公司党委书记何向东注意到。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被兼并企业员工的顾虑成为一种正常现象,因而“薪酬会不会减少、位置会不会调整、会不会沦为二等公司”等念头可能阻碍并购企业人才的稳定性。

制定政策:加强沟通,安抚心理

针对被兼并企业员工可能出现的工作安全感问题,将合适的人安排在合理的岗位上,是新公司尽快实现平稳过渡和正常生产的基础,因此,收购前期的政策制定和岗位安排工作紧张展开。

负责分公司筹建工作的上海大众党委副书记余亮坤强调工作要求:坚持“负责、变革、稳定、发展”八字方针,坚持原则、兼顾稳定、讲究效率;依法合规,依法办事,法律意识和意志要贯穿在每一个环节,体现原则性与灵活性、政策性与艺术性的有效统一。上海大众人事部与原南京FIAT人事干部组成“人员安置联合工作组”,进驻FIAT。工作组坚持“联合工作、双向选择、公平公开、流程透明”的工作原则,结合两地、两企业之间的实际情况,共同制定和实施了岗位确定、人员的非专业能力测评、专业能力测评、部门聘用等各个环节的工作。

工作组面临所处异地造成的外部法律法规环境差异,以及由新旧企业更替造成的内部制度体系差异两大挑战,对当地法律法规和原企业政策、制度的差异点逐项分析,并认为在分公司成立前,最为急迫的工作是编制出薪酬福利、工作时间和假期管理、合同管理、违纪管理等人事制度草案。

之后,工作组给近400名南京FIAT的二线员工,每人发放一本《员工发展手册》,其中详细描述了人员安置工作流程以及所有二线岗位工作内容,让他们能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和申请岗位,并根据申请的结果,聘请第三方机构组织(智联招聘)进行非专业能力测评,上海大众相关部门在岗位培训后进行专业能力测评,测评合格者与上海大众签订劳动合同。一千余名生产一线员工,采用了“岗位培训、岗位考核、滚动开展”的方式,分7个批次参加上海大众岗位培训,通过岗位考核者与上海大众签约。

为了消除疑虑,工作组汇总编写了《人事政策九项问答》、《人事政策补充问答》。工作组召开多次专场宣讲会,听取员工对岗位、工资、福利等劳动合同内容和人事政策方面的疑问,并明确回答了员工最关心的问题。同时,为了防止极端事件的发生,工作组制定了《人员安置期间稳定工作预案》,对可能发生的散布谣言、因理解偏差歪曲事实和本意、扩散消极思想、过激言行苗头,都制定了相应预防措施。

“我记得很清楚,那段时间,不管是平时,还是周六周日,我们每天都要工作到半夜2、3点,最晚的一天是4点。每天工作到那么晚,就是要把汽车四厂所有岗位排出来,只有岗位定下来,才能知道哪些人是我们需要的,哪些人是需要推荐到其他地方去的。”工作组组长、上海大众人事部经理周屹回忆起定岗工作时说,“如果岗位匹配不好,没有稳定的基础,后面—切都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