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扩张血管药物在治疗心肌梗塞的临床运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扩张血管药物在治疗心肌梗塞的临床运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的:扩张血管药物治疗心肌梗塞临床运用效果。方法:急性心肌梗塞病人80例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都行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与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根据病情加用多种扩张血管药物治疗。结果:随访2周,两组都无死亡和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同时治疗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70.0%,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扩张血管药物;心肌梗塞;烟酸;尼莫地平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增加,冠心病发病日益趋增【1】。而其中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不稳定状态,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的特点,已成为发达国家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首要原因【2】。在治疗中,扩张血管药物对脑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亦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血氧供应【3】。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扩张血管药物在治疗心肌梗塞的临床运用效果。

1 资料与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份到2012年4月份于我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80例,都符合2005年美国《成人慢性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治疗指南》诊断标准;患者同意;精神正常[4]。年龄最小24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64.55±6.42)岁;男38例,女42例;NVHA分级:II级20例,III级39例,Ⅳ级21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急性心肌梗塞流行病学资料对比类似无 (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都行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CI),此后肠溶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两组患者均给予奥美拉唑针剂40mg/42.6mg Qd 静点。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根据病情应用多种扩张血管药物治疗,烟酸200-300毫克加入5%葡萄糖500毫升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尼莫地平20-40毫克,每日3次,口服。两组都治疗2周。

1.3 疗效判定

显效:临床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2级,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有效:临床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1级,主要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总有效率对比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随访2周,两组都无死亡和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同时治疗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70.0%,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表1:两组总有效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40 28 10 2 95.0%*

对照组 40 18 10 12 70.0%

注:*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心肌梗塞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破裂或侵蚀,继发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其多存在不同程度不规则狭窄病变的开放血管,病理形态学研究证实其冠脉内富含血小板的白色血栓而与以完全闭塞病变和含大量纤维。本病在欧美常见,在我国本病远不如欧美多见,不过当前发病率也越来越高【5】。

在常规药物治疗中,常规抗心肌缺血药能有效控制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量,j已经普遍被接受。硝酸酯类对心血管的治疗益处在于它们可扩张静脉系统,导致心脏前负荷减低【6】。左室舒张末期压力下降从而减低心肌耗氧;还可以扩张正常的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冠脉,使冠脉侧枝血流增加。钙拮抗剂尤其是二氢吡啶类是缓解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首选约物。但二氢吡啶类不主张用于治疗非血管痉挛性心肌梗塞,推荐除非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否则不应当用,推荐长效制剂。凝血酶是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最终形成血栓的关键环节,因此抗凝治疗至关重要。

在扩张血管药物组成中,烟酸具有扩张脑血管,增加血流量,促进神经细胞代谢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尼莫地平能作用于细胞膜上的钙通道,阻止钙离子进入细胞内,解除血管平滑肌痉挛而起到扩张血管作用。本文结果显示,随访2周,两组都无死亡和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同时治疗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70.0%,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总之,扩张血管药物在治疗心肌梗塞的临床运用是安全有效的,且选择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戚文航.急性心肌梗塞的流行病学及治疗进展[J].现代实用医学,2009,16(111):632-634.

[2] 贾三庆,王雷,严松彪,等.冠脉介入治疗患者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的抗凝效果研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4,2(1):85-88.

[3] 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多中心临床研究协作组.中国多省市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治疗现状与指南差距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9):789-792.

[4] 马淑梅,邹德理,孙志军,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的稳定性与血栓形成关系的探讨[M].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4):312-314.

[5] 胡大一.冠心病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M].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1(11):806-811.

[6] Antman EM,Handin R.Low molecular weight heplrins:an intriguing new twist with profound implications[J].Circulation,2008,98(10):287-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