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微量注射泵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和护理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微量注射泵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和护理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微量注射泵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应用的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 对4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患者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入尼莫地平14 d以预防脑血管痉挛,观察其效果并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10、3例患者分别出现轻、中度脑血管痉挛,无一例患者出现症状性脑梗死。预防脑血管痉挛效果良好,无一例患者出现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结论 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入尼莫地平,能有效防治脑血管痉挛,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护士应熟练掌握微量注射泵的设置、操作技术、报警原因及故障排除方法,加强巡视和护理。

【关键词】 微量注射泵;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护理

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缺血性脑梗死,引起神经功能损害,甚至直接导致死亡。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均应早期开始预防性治疗,治疗越早,疗效、预后越好。尼莫地平属于双氢吡啶类,脂溶性,能透过血脑屏障,选择性作用于脑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阻止了细胞外钙的内流,阻止脑血管的收缩,扩张脑血管[1],能有效防治脑血管痉挛。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4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患者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入尼莫地平14 d以防治脑血管痉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患者47例,均经头CT检查证实诊断,男18例,女29例,年龄44~78岁。入院后即给予浅静脉留置套管针,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入尼莫地平14 d。

1.2 方法 选择粗直、弹性好、充盈、不易滑动的浅静脉做穿刺部位血管,尽量避开关节处静脉。按常规方法穿刺留置套管针,将微量注射泵安装在稳妥位置。用50 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尼莫地平10 mg/50 ml,排尽空气,将注射器接到留置针接好的头皮针上,将注射器稳妥地固定在微量注射泵上。接通电源,打开开关。设定注射速度,初时为2.5 ml/h,每10~15分钟监测血压一次,维持收缩压于90~140 mm Hg,如无低血压,2 h后逐渐将注射速度增加至5.0 ml/h。 1.3 观察指标 通过临床症状、体征、经颅多谱勒(TCD)、头CT等评估是否存在脑血管痉挛、症状性脑梗死。

2 结果

发病第7~8、14~15、21~23天行TCD、头CT检查,其中10例、3例患者分别出现轻度、中度脑血管痉挛,无一例患者出现症状性脑梗死。预防脑血管痉挛效果良好,无一例患者出现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3 护理措施

3.1 心理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由于起病急,剧烈的头痛等方面影响,往往会出现焦虑、恐惧、烦躁等异常情绪,对患者进行心理调护,多安慰、解释,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使患者适当安静,促进疾病康复[2]。在注射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使用微量泵的目的、功能、优点、发生报警原因和注意事项,消除紧张心理,主动配合治疗,不随意调节速度,以免发生意外。

3.2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尼莫地平属于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主要的不良反应有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心律失常、反跳性血管痉挛等。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尤其是初始用药时,每10~15分钟监测血压1次,并做好记录,视血压调节注射速度,维持收缩压于90~140 mm Hg。应用心电监护仪监测心率、心律变化。对有神志、瞳孔、恶心、呕吐、头昏、血压下降、偏瘫、抽搐等病情变化者,随时调节注射速度,报告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另外,尼莫地平具有光敏感性,注意避光,避免大阳光直射下使用。

3.3 药液外渗引起报警 虽然微量注射泵有阻塞报警功能,但药液外渗早期、少量时不会报警,只有当外渗达到一定程度产生一定阻力时才会报警,应加强巡视,观察输液部位有无药液外渗、肿胀、疼痛,出现以上情况时,立即停止输液,更换穿刺部位。

3.4 输入管路堵塞 临床中从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处插入2~3个通道,如果对药物配伍禁忌意识不强,未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出现结晶而堵塞管路。泵入的压力过小,或者患者变动导致管路打折,均可导致管路堵塞。由于延长管有一定弹性,且容量大,管路堵塞后,微量泵仍能继续输送药液,但药液并未进入血管,当延长管压力增加到一定限度时才会引起报警,导致进入血管的药液减少,速度不准确。故要注意微量泵的速率、注射器内药液的量,如有异常,立即更换注射部位,以免影响疗效。

3.5 操作不当引起报警 注射器固定不牢、未排尽空气、电池压力不足、未插电源充电均可引起报警。故要加强业务培训,注意电源情况,注射器针头须向下倾斜,可使注射器内的少量空气残留在注射器内,同时便于观察剩余药液。

3.6 微量注射泵故障 常见的故障形式为速度不准确、频繁报警、蓄电池耗尽等。注意微量泵清洁,加强微量泵保养,使用后应清洁除尘,每次用75%酒精纱布擦拭,有胶布污渍处用汽油擦净,特别要注意推进器和导轨摩擦处,以免影响速度的准确性,常测试微量泵的速度是否准确[3]。微量注射泵要定期检测、检修、校正、更换电池,专人管理,及时充电,以保证完好的备用状态。

3.7 建立输液卡,每班检查所剩药液 加强巡视,在输液卡上写明床号、姓名、药名、剂量、用法,注意使用开始时间、每次巡视时间、所剩药量,并计算速度是否准确,是否在规定时间内注射完,有无药液渗漏、脱管现象,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3.8 静脉炎和静脉硬化 微量泵给药时需进行留置针穿刺,且药物浓度较高,发生静脉炎和静脉硬化的危险性较高。可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的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每次巡视时注意仔细观察,若出现上述情况,立即停止在此部位输液,将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湿敷,2次/d,20 min/次。

3.9 空气栓塞 因微量泵无空气报警装置,特别容易引起空气栓塞。护士每次配制药液时必须排尽空气,加强巡视,输液中及时更换泵管药液,输液完毕时及时拔针。如出现空气栓塞症状,立即让患者左侧卧位并头低脚高,给予高流量吸氧,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3.10 生活护理 由于病情需要绝对卧床,连续微量泵注射尼莫地平时间过长,患者生活自理较困难,除了加强巡视外,在生活上要给予照顾,做好晨间、晚间护理,适当肢体及腹部按摩,做好心理护理,促进疾病康复。

3.11 严格无菌操作 各环节连接紧密,每24小时需更换泵管,注射器随用随换,若有污染及时更换,药物应现用现配,充分混匀。

4 结论

微量注射泵为一种泵力仪器,将少量药液精确、微量、均匀、持续地泵入体内,操作便捷、定时、定量,根据病情需要可随时调整药物浓度、速度,使药物在体内保持有效血药浓度。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入尼莫地平,能有效防治脑血管痉挛,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准确、有效、安全地配合医生治疗。护士应熟练掌握微量注射泵的设置、操作技术、报警原因及故障排除方法,加强巡视和护理,以便使用时得心应手。

参 考 文 献

[1] Asano J,Tanishimo T,Sasaki J,et al.European study group on nimodipine in severe head injury:A multicenter trial of the efficacy of nimodipine on outcome after severe head injury.J Neurosurg,1994,80:797.

[2] 袁淑霞,李冰,等.微量注射泵在蛛网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医药, 2008,3(11):121-122.

[3] 胡晓宁,关红,代仲,等.微量注射泵在临床中的应用和护理体会.中国医药导报,2008,9(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