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素质人才职业发展新出路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素质人才职业发展新出路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教育部推出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给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新标准和新要求。一场全方位的大学英语改革,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和教学能力以适应改革新潮流?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出路在哪里?文章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发展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新出路和对策。

关键词:职业发展;教学理念;导师制;自主发展

2004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推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同年正式批准全国180所院校进行试点改革;2007年7正式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一场全方位的大学英语改革,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这场改革必定给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提出了新挑战。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师应如何定位?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和教学能力以适应改革的新潮流?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出路在哪里?

一、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现状及挑战

(一)英语教师职业发展概述

教师职业发展研究的兴起与发展于20世纪70-80年代的欧美国家,我国教师职业发展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而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成为国际研究主题。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概念是从英语师资培训和师资教育演变而来。师资培训重在让未来教师熟悉课堂教学的具体技能和技巧,对教师的通才教育和认知结构发展有所忽略;师资教育对教师接受课堂技能的训练和开展应用语言学、语言测试评估和科研方法理论课程的学习较为重视,对教师本人的内在和自觉意识有所偏废。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重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为满足学生需要、适应社会进步提供相应专业化教育服务的自主成长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二)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1.知识结构单一。我国的高校英语教师大多来自于院校英语专业的本、硕士生,在校期间侧重于语言知识的汲取和语言技能的提高,对语言教学理论和相关知识缺乏重视,加之,跨学科知识欠缺,这使其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不能适应新时代背景下教学需要和学生需求,存在一定“费时低效”现象。同时,我国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也落后于国际英语教师职业发展中提出的教学范式转型、开展行动研究、构建多元知识能力结构、终身学习等目标,教师专业素质亟待提升。

2.教学理念相对落伍。以学生还是教师为主体?越来越多的教学改革者倾向并支持后者。然而,调查中发现,一些大学英语教师仍停留在名义上以学生为主体,实践教学中却是教师在“调控”整个课堂,即使是进行表面看来是旨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听说实践演练,还是教师主持并掌控课堂绝大多时间,难以跳出老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的羁绊。因此,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课程开发的理念应是促进每位学生的最大限度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科研能力薄弱。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科研成果不多、科研水平不高,已严重制约了当前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也影响了大学英语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究其原因,有学科和跨学科知识结构的不合理,有科研意识和科研精神的缺乏,有教学任务重导致科研时间的短缺,还有科研气氛不够浓厚、学术梯队没有完全建立等诸多原因。

4.协作反思不足。大学英语教师有时被称为“孤独”的职业,他们传统的凝固思维是独自面对学生,靠一个人的能力去“主持”整个课堂,课堂上教师往往是“自给自足”和“孤单孤立”的。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化发展不是孤立的行为,应通过互助合作式发展。然而,在我国,由于缺乏教师进修、教师自主发展意识淡薄和在职教育机制等原因,大学英语教师间的互助合作机会并不多,互相交流、学习,反思教学心得,与课程专家交流更是少之又少。

(三)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面临“三提高”的挑战

1.教学标准和要求的提高。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等方面做出重要改革,尤其是提出了实施基于计算机和网络平台、提高听说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方针。要求大学英语教师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保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也增设了莫大压力。

2.学生期望和水平的提高。随着全国中小学生课程标准的改革,以及各地高考英语改革的导向作用,大学生英语水平明显提升。作为大学英语课程,如何改变传统型的讲授英语、单一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朝着创新型、角色转型和方法创新方向提升,是整个社会无论是家长还是教育部门都应关注的。

3.对教师教学考核标准的提高。外语教育理念和方法论的现代化趋势以及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促使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标准正在发生变化。考核内容除了教学工作量外,还涉及教学方法和手段、测试题和试卷的规范化、学生对教师的考核、教师的科研成绩以及教师的行政能力及教师的学历等。而且,如此全面综合的教学业绩考核还与收入、职称评定、岗位挂钩,这一切都迫使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改进教学,追求教学的保质保量,还要向学生满意度上“进军”。这些,无疑都在“逼迫”着大学英语教师提高改革教学的能力。

二、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出路和对策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师职业发展之本

1.教材能起到师资培训的作用。有学者认为,语言教学活动包括五要素:学生、教师、教材、教学方法和评估。大学英语语言教材作为英语教学系统的信息传播媒体,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教材对于教师、学生、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都起着重要作用。教材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包含了当前的学科前沿理念,凝结了教材编者对使用者的期望。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材也起到了师资培训的作用。

2.创造性使用教材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动力。教材作为一定时期的特定语言集合,总是同一定的历史、文化联系在一起。课堂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能力,还要涉及到该语言所承载的风土人情、历史地理、哲学思想等,以便增进学生和该本族语者的互相理解和协作,克服交流中的各种语言和非语言障碍。根据授课对象的具体情况、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再创作,对现有教材进行有目的的扩展或压缩,使教学内容基于教材不拘泥于教材,又满足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多元化需求。这个过程体现了教师的智慧,要达到一种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在多方面刻意提高自己,进而促进教师自身全方位发展。

3.精雕细刻研读教材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并非所有教师职业发展都伴随如脱产进修、培训和会议等机会,故大部分高校英语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中寻求教师发展的途径。日常教学活动中,对教材进行研读、深层次把握是教师职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研读教材,深刻领悟教材的编写理念、价值取向;有意识观察自己或同伴的课堂教学行为,验证自己的教学理念;阅读有关教学的新书、期刊,提升教师对这些理念的理解,进而改善教师对教育行为的理解。以教材为基础,向外延伸阅读,使教师课内外学习更具有针对性,以达到“为学生而学、因学生而学”的目的。

(二)导师制――另辟教师职业发展蹊径

1.导师制在教师职业发展中的作用。一项课题研究结果表明,优秀外语教师发展是长期和逐渐进步的过程,是在探索性、反思性教学实践中成就的。这其中,前辈包括导师的典范是影响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外在因素。导师的言传身教,包括对教育事业的赤诚和热爱,对专业的精通,治学的严谨作风,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榜样力量等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对青年教师发生作用。

2.实践表明导师制对教师职业发展卓有成效。许多新入职的教师英文水平都不错,但由于他们中的很多人不是师范院校毕业生,未经过专门的教学培训,因此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如控制课堂节奏、调整教学步骤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从2005年起引入导师制,即通过以老带新方式,帮助新手教师顺利度过其第一年的教学“困惑期”和“适应期”。导师制不仅使新手教师获得帮助,而且老教师即导师本人也从新教师那里接受到新信息,使原有知识得以更新。

3.访学模式下的“导师制”成为开拓新方向。访学模式下的“导师制”有诸多益处,一方面脱产学习,教师可全力以赴;另一方面随时有导师跟随,教师自我发展可有的放矢。第二军医大学近年来也开始探索,走出上海,成为国内一些著名大学的访问学者,观摩导师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旁听导师的英语教育专题课程和公开讲座,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学术会议等。从而,给一线教学岗位上的青年教师指明努力方向、指引研究方法、指点发展中的问题,真正做到有针对性的和学术性的“传帮带”。

(三)自主发展是教师职业发展根本之策

1.自主发展是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根本途径。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和教师角色的日益多元化,“教学反思者”、“教学研究者”、“课程开发者”等角色不断浮出水面。如此背景下,主要靠教师教育培养的传统专业发展模式已捉襟见肘,自主发展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取向和重要路径。从本质上讲,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自我且内在的,所有外力作用都须通过教师的内因才能产生作用。因此,教师个体是否具有自主发展意识、能否做到主动追求,是实现专业发展的关键。

2.全面把握教师“自主发展”内涵。所谓自主,就是个体自觉、主动地追求个人目标。教师的自主发展,即自我更新或自我发展的过程。所谓自我发展,主要是指教师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能力,并自觉承担起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通过自我反思、自我专业结构的解剖、自我专业发展的设计与计划的拟订、自我专业发展计划的实施等,以实现专业能力提升。教师的自主发展具有发展需求和愿望的内在性、发展内容的个体性和发展个体的自觉主动性等特点。

3.寻求教师自主发展的有效路径。一是更新教育理念。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看作是自主学习者,引导他们主动建构知识,并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陶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以开发潜力和张扬个性。二是拓展专业知识和技能。新课程要求更新了大量的学科知识,再加上综合性、交叉性学科的出现,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更高要求。教师应认真学习一些课程理论,包括课程组织、课程的评鉴与选择、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等,以完善知识结构。同时,发展教师专业能力,包括信息、课程及研究能力。三是进行反思性教学。教师应具有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教学反思不仅要求教师从教学技术上思考、质疑和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还要运用反思的结果矫正不良的教学行为,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1.夏纪梅.现代外语教学理念与行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董亚芬.大学英语(第三版)[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3.黄建滨,于书林.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研究:回顾与思考[J].外语界,2009(6).

4.王海啸.大学英语教师与教学情况调查分析[J].外语界,2009(4).

5.王俊菊,朱耀云.师生关系情境中的教师学习――基于叙事日志的个案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4).

(作者单位:贡献,第二军医大学外语教研室;徐青松,第二军医大学法学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