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叠“纸花”的收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叠“纸花”的收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滴水,可以汇聚成大海的广阔。我时常把学生比作水滴,平常而又不平凡,在他们身上我常常会有收获,和学生的每一次碰撞,都能擦出智慧的光芒。

最近学校又在大搞班级文化了,各个班级都花费了极大精力,把自己的墙壁搞得漂漂亮亮的,一向反对此道的我,忽然也被班级的墙上粘着很多栩栩如生的形形的纸花,吸引住了。尤其是那一朵朵的纸花,饱满、娇嫩、直观、颜色淡雅,太漂亮了,妻子也是此道的高手,整天的拿着自己的作品,在我面前炫耀;于是便萌生了要学习的想法,学会了也可以在妻子面前炫耀炫耀了,趁热打铁,连忙找到那个班级的班主任让他请那个同学教给我如何叠纸“纸花”。

一个大课间正好不出操,一个清丽的小姑娘拿着一张白纸来到了我的办公桌前。“你的手真巧”,我忍不住夸着她的手艺。小姑娘有些不好意思了。“我们开始吧”,她建议。我找出一张比较硬的纸。开始向“师傅”学习了。开始非常简单,就是把纸对折再对折,然后沿着小方块折出对角线,准备工作很繁琐,但是相对容易,目的就是在纸上留下折痕,为下一步的折叠做准备。真正的挑战开始了。看着“师傅”很容易地把一条边向里折出一个三角形,我也如法炮制,可是完全不是那个样子,可能我是个男士,手显得非常笨拙,怎么折也折不出“师傅”的模样。我有些着急了,平时在课堂上侃侃而谈,怎么就被这个一个折纸吓住了,太丢人了。“师傅”却没生气,可能她开始学的时候也碰到过这种情况,她手把手地交给我,我好像看明白了,四个边都是这样做。第一条边我做成了,可是第二条边我又出丑了,根本不知道几个手指头放哪里,师傅已经完成了三条边的折叠,正在耐心地盯着我的动作。面对“师傅”的等待,我面露难色,不知如何是好。“师傅”就把刚才做好的拆了,重新做了一遍,把动作放的很慢,基本上是一点一点来完成的,目的是让我看了个清楚,这下终于明白了。模仿着折好第二条边,虽说是明白了,可是三、四条边的时候还得让“师傅”出手才能度过难关。幸好下面的步骤简单多了,在师傅的帮助下我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处女作“折纸”了。和“师傅”的放在一起,真的是相形见绌啊。“师傅”的折纸就像真的一样,我的一看就是假的。就像幼儿园的孩子刚写出来的数字,虽然能认出来是个事物来,可谈不上赏心悦目,那就更不敢拿回去给高手的妻子炫耀了。千恩万谢了“师傅”之后,我向同事炫耀着我的杰作。回到家时,脑子里把刚才折叠的过程放了一会儿电影,拿出一张纸来想演练一番,谁知到了折边的时候就卡壳了。任我怎么摆弄那几条折痕就是无法变出那种样子。我一下子灰心到了极点,扔在一边。

就在这一瞬间,猛然想到,我的经历和教学多么的相似啊。“师傅”见我学不会并不着急,并不是她不着急,可能心里早已经开始说这个老师水平忒差了。只是碍于我老师的身份不好意思发火,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学生每天要学习这么多的内容,我们不能指望自己讲一遍学生就能领会,他不会的时候,我们不能着急,更不能说,“我都讲过一遍了,你还不会,你是什么脑子啊”。一个知识点对老师而言讲过了好多遍,讲一遍就加深一遍印象,最后自己都不愿意讲了。可是对学生而言,这个知识点是新鲜的,他掌握这个知识点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反刍理解。讲一遍不一定意味着学生学会了。更何况老师讲一遍语言就简化一遍,学生理解的的难度就更大了。老师要时刻把“学情”放在首位,讲每一个知识点的时候都应该像自己第一遍讲解的一样,唯恐哪个地方讲不明白,当然也要适当的留白,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如果老师总是风风火火的,学生理解不透,也会对今后的学习造成障碍。老师要有耐心,不要害怕学生学不会。其实学生学不会,正好给了我们老师一个提高教学水平的机会,学生是在哪个环节上出现的问题,通过交流,明白思维出现偏差的症结,下一次讲解时针对学生理解上的问题,调整讲课的重点,这对于我们来说不也是一种进步么?!

另一个感触就是老师不能代替学生。在我学习的过程中,虽然自己也参与了,但是重要环节都是“师傅”代劳,我缺少了锻炼的机会。当时也看明白了,可是之后就无从下手了。所有的环节我也清楚,就是关键的那一步当时没有反复揣摩,以至于回到家根本无法突破那个难关。我想如果我亲自叠一下,回味回味,效果会更好。由于当时是课间不好意思占用学生太多的时间,再者问得多了,显得自己的理解领悟能力太低了,怎么说咱也是当老师的,不能让学生小看了。由此可见爱面子也是学习的一大忌讳啊。老师无法代替学生思考就像无法代替学生成长一样。老师的包办,只能使学生的能力越来越低,自信心逐渐消失。老师应该是学生的一根拐杖,需要的时候帮他一把。而不是虽然学生腿脚很健全了,还要束缚学生行走的步伐。

学生身上会不时散发出智慧的光芒,学生自身有自我学习和自我修正的能力,作为老师,我想真的该从学生角度出发并相信学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一个老师只有时时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才能明白学生是如何成长的。“我们要向学生学习,一个不愿意向学生学习的人,是不配做学生的老师。”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乐意向学生学习、懂得学生心理、帮助学生呢解决困难、了解学生愿望的教师才配做学生的老师,才是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