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信社存量贷款风险管理的路径选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信社存量贷款风险管理的路径选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农村信用社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肩负着支持“三农”和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由于地位和责任特殊,农信存量贷款风险高于其他金融机构。存量贷款风险管理力求寻找出一条规避风险的途径,增强农村信用社自身发展能力,建立规避风险的有效机制。本文从普遍性和个性上分析了农村信用社存量贷款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存量贷款规避风险

由于农村信用合作社服务对象和现行的政策环境、经营体制、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农村信用合作社发生存量贷款的风险远远高于其他金融机构。按照普遍性分析存量贷款风险的成因,主要有体制转变、市场变化、自然风险、政策性的因素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因此,探寻一条规避风险的途径,更好的为“三农”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一、农信用社存量贷款风险的普遍性成因分析

1.农信用社经营观念落后形成的贷款风险。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市场化进程推动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每一次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引起的新旧体制转轨,都给金融机构造成重大的冲击。而农村信用合作社因自身素质、经营观念落后等原因受到的冲击更大一些。

一是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农信社没有把集体贷款债务分摊到户形成呆账。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农村信用社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之际,经营观念未跟上时代的发展要求,没有及时做好农村集体债务的分摊落实工作,至使一些农村集体贷款债务没有分摊到户。有的虽已分摊到户,但由于自身素质的原因工作力度不够,面对农民不认可或农民认账不认还而束手无策,从而最终形成了大量的呆滞、呆账贷款。

二是农村乡镇企业倒闭使贷款成为坏账。许多乡镇企业借转换经营机制之机,用欺诈或变相欺诈的手段将新老账务划断,把贷款债务留在了已经为“空壳”的老企业,财产转移到新组建的新企业中。农信社追讨无策使农村信用社的贷款长期挂账,随着空壳企业的破产、倒闭,贷款债务变成坏账。

三是基层商业企业在经营权、所有权发生变化时没有采取措施,使贷款质量恶化。基层商业企业在实行经营放开、价格放开、用工制度放开、报酬放开之后,采取了租赁承包及拍卖等方式经营权、所有权发生了变化。在计划经济时期这些企业是稳定的信用贷款客户,贷款方式多为信用贷款。面对经济转型、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变化,农村信用社经营意识没有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没有采取保障信贷资产安全的措施,没有对贷款对象及贷款方式进行调整,使信贷资产质量的恶化。

四是企业在与外商的合资过程中,企业的实际资产发生了转移,而农村信用社未能及时按有关规定办理贷款的债务转移。另外,合资企业恶意逃避贷款债务也时有发生,使贷款债务追讨更加困难。

2.市场经营风险对贷款的影响。市场经营风险的影响主要分为市场经营风险对贷款人的影响和市场风险对信用社的经营的影响等两个方面。从市场对贷款人的影响来看,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尔虞我诈,给贷款人经营带来风险。市场竞争导致了一些贷款人的经营效益下降,甚至整个行业的不景气,影响到农村信用社贷款的收回。

市场经营的风险对农村信用社存量贷款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信用社没有意识到市场风险对信贷资产的安全构成威胁。在办理信贷业务过程中,忽略了必要的市场调查和分析,对贷款户可能遇到的市场风险缺乏预见性,人为的给存量贷款造成风险。

二是没有建立市场信息收集网络,市场信息把握失误。由于农信社没有建立信息收集机制,没有建立市场信息的收集、咨询、分析网络,基层社的信贷人员往往对市场的信息不堪了了,有时只能依靠贷款户自己介绍市场的相关信息,误导了基层信贷人员对市场的判断。于是,出现了对没有市场的项目或企业发放了贷款怪现象,给存量贷款风险埋下隐患。

三是农信社人员素质不高,无法驾驭市场经营。由于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受到了知识结构的影响,对贷款评估、技术分析、市场分析及对新技术、新产品信息的分析等方面的能力低下,对一些只有短期效益而没有长期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企业发放贷款,使信贷资产存量转化成为高风险贷款。

由此可见,从信贷风险管理的角度看市场经营风险对贷款存量风险形成的影响,有程序上的缺失,有制度和机制的漏洞,关键是农信社人员素质不高、观念落后,无法驾驭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

3.国家政策对信用社贷款带来的风险。农村信用社作为必须承担国家“三农”政策,宏观调控农村经济任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农村、农民、农业经济的支持是责无旁贷的首要任务。

目前,农业产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利益低下,农产品生产周期长,自然风险大,农村经济落后,农村信用社的涉农贷款风险先天性就大。因此,党和国家的一些对农业的导向性政策必须通过信用社信贷,来体现党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关心,带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有风险也必须落实。第二,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面向“三农”的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及农民来讲,农村信用社是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对一些带有政策色彩的问题贷款的处理比较棘手,因此一些贷款就成为政策性呆账贷款,成为具有高风险性质的贷款存量。第三,由于农村信用社实行为社员服务的政策,不能单纯追求利润。因此,抵御贷款存量风险能力较差。

4.信用社干部自身素质给农村信用社贷款存量风险

一是受到地方行政干预,信用社不能自主选择贷款人和贷款方式。其二是为了竞争和争夺市场乱拉客户,不讲求经济效益,盲目发放贷款。其三是贷款不按规范化管理程序办事。个别农村信用社信领导专横,一个人说了算;有的一味照顾领导关系,不敢坚持原则。一方面是信用社干部素质低,决策不当使不该贷款的对象贷了款。另一方面在已发放的贷款中,由于贷款对象不当和贷款方式选择不当而造成了大面积的逾期贷款,形成了较严重的贷款存量风险。

二、规避信用社信贷资产风险的途径

1.信用风险化解的途径。信用是农村信用社发放贷款的主要依据,也是规避信用风险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以上所述种种原因,贷款人的信用观念被淡化,在这时期信用发生危机给农村信用社存量贷款造成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贷款人有意违约或因客观原因无力履行合约规定的义务而造成农村信用社信贷存量资产损失的风险。其主要表现为大量贷款人不能如期归还贷款本金和利息,从而造成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贷款应收未收利息不断积累循环上升,坏账损失更难消化。对于这种情况规避存量贷款的风险,应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予以解决。

第一要对农村信用社的存量资产损失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对确属政策性因素造成的损失,由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承担消化,逐级向上报力求尽早解决。

第二给农村信用社适当放权,使之在有确凿证据的基础上有权核销一定额度的呆账。在农村信用社自身承受能力的范围之内,允许其提高呆账核销比例。

第三建立健全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机制,完善农业保险制度。通过建立农业保险机构,开办农业保险业务,使农村借款人在遭受自然灾害损失时得到补偿,有能力尽快恢复生产,降低农村信用社的贷款风险。

第四重建农村信用,确保农村信用社贷款安全。根据农村信用社贷款对象和经营环境特点,采取贷款信用连带担保办法。在难时能贷得出,期满能换的上。若一家违约众人连带信用受损,共同承担责任。一方面信用担保行之有效,另一方面增强信用社贷款的保障。

第五提高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驾驭市场的能力。伴随着老一代农信员工推出工作一线,新一代年轻员工上岗。建立健全信贷规章制度、完善信贷流程,树立严格遵章办事的工作作风成为农村信用社规避风险要务。同时强化信息网络建设和信息收集、分析、研判的能力,提高驾驭市场的本领是规避风险的关键。

第六转变经营观念,严格监控贷款使用过程。对因贷款人变更、企业破产等事项出现时要及时介入,采取财产保全等法律措施减少风险;对因不作为造成的贷款风险,追究经办人的经济责任,对造成重大损失的追究刑事责任。

2.规避财务风险的途径

财务风险是指农村信用社由于以上原因造成经营亏损,历年挂账难以核消。不生息资产比重过大,流动性困难,财务状况不断恶化最终形成的风险。

农村信用社的财务风险形成于1996年农行与农信分家形成的历史包袱和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通货膨胀时期的保值储蓄没得到国家的补偿,形成的巨额亏损。二是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资本金成本较高,各项存款中高成本的定期存款占到了60%以上。其大量存放央行及同业款项利率严重倒挂,形成的亏损。针对这些问题规避财务风险的途径是:

一是厘清责任,共担历史包袱。按照历史包袱形成的原因,采取由国家、地方政府、人民银行、农业银行及农村信用社各自承担责任的办法逐步予以解决。

二是利率政策向农信倾斜,解决利率倒挂。中央银行应体现党和政府对“三农”的支持,对农村信用社转存于央行的农民存款实行利率优惠,解决利率倒挂的现象。

三是实行减免税收政策。农村信用社承担支农的重任,国家可将其作为农业企业从而给予一定的减免税政策的扶持,尤其是对贫困山区和高风险信用社在一定期限内实行免税的优惠政策,以使其充分得到休养生息,提高化解风险的能力。

3.规避经营风险的途径

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是指其经营不善而导致的存量贷款资产风险。规避经营风险的途径:一是要树立市场经济经营理念,明确服务“三农”的宗旨,做强不做大,量力而行,规模适中,降低经营成本;二是强化领导。通过优化人力资源管理,选聘有现代金融管理能力的人出任农村信用社的领导,使农村信用社经营健康发展,控制经营性信用风险。第三,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强化稽核监督,加强规章制度的落实力度和责任追究制,保障农信经营绿色发展。第四,创新服务农村经济产品,强化成本意识在做强服务“三农”事业的同时,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第五,要加强信用社员工教育及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并大力引进和培养计算机技术人才,为农信事业培养一大批有敬业精神、有经营思想、甘心为“三农”服务的干部职工队伍。

参考资料:

[1]浅谈湖南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形成原因和对策 《企业开发》2009.9

[2]改革进程中欠发达地区农信风险管理 《贵州财经学报》2006.2

(作者单位:寿光农村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