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沉静语文:素素阅读,回归本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沉静语文:素素阅读,回归本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其实病得很厉害

中华文化光辉灿烂,祖国的文学璀璨夺目而又博大精深。2012的冬天却是中国文学的春天,因为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语文人也应当为此感到欣慰,也倍受鼓舞。新课程改革的十多年,课程与教材建设的总体水平是好的,选入中小学教材的每一个文本内容也都是文质兼美的。可是,今天的孩子却为什么不喜欢语文?学了十几年的语文却出现了“大众的缄默”,于是“语文,学生为什么不喜欢”的问题,不得不引发我们深思。

也许是我认识的极端,我以为现在语文教学的形态与样式,在现有的教学思维框架之内,已经走到了尽头,在现在的课堂教学模式上的所有“修修补补”其实都是无济于事的。面对今天的语文教学,正如一首流行歌曲《唱不完的情歌,伤不完的心》所说的那样“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掩饰不容易,还是要学着自欺”。山东的赵桂霞老师曾经做过一次调查,某校的语文教学,老师的满意度结果揭晓:语文教师的平均满意度是9.73%,而初三仅有9.44%。这样的结果,深深地刺痛了语文老师,80%的语文老师担任班主任,学生与教师之间本应有着一份天然的感情,可是学生就是让老师如此难堪。无独有偶,我在我们学校初中的三个年级也做过一次关于语文学习的调查,结果显示喜欢语文的学生也仅仅只有22.58%。学生认为他们不喜欢语文的主要原因,课太死板,不生动,要占到35.5%;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很枯燥,占到58.1%;学生认为老师细嚼慢咽式的大量讲解不好,占到46.77%;认为需要进行大量阅读的占53.2%。学生认为理想的语文课堂是:师生充分互动,补充课外知识;大部分学生认为语文课应当风趣、轻松、幽默,有一个活跃的气氛;认为语文课应当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要创新,不脱离主题,要有血有肉。

由此,我想到了曾经有一个高中学生写过一篇文章,叫做《语文死了》,这个学生在他的文章中写道:

作家的一处写景,老师会衍生出五六个作用;一句记叙写实的话,却暗合全篇、铺垫、暗示等等。仿佛每一个作家都成了柯南·道尔,一处小小的细节,都在教师的解剖下,成了作者精心策划,用以指出凶手的佐证;一篇篇美文,被生生肢解,成了一个个技巧。那些文学大师,也在某些人有意无意的诠释下,成了技巧大师。语文只剩下了技巧,无异于人被夺走了灵魂,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上海大学李白坚教授也曾撰文尖锐地指出,今日的语文,是细嚼慢咽,是精读细节,是吹毛求疵,是“回”字的四种写法。事实上,在一篇课文中,对于某个词汇哪怕是最精辟的讲解,都不如学生在许多篇目中不同语境下,多次触及同一词汇而理解得更加深刻。专家眼中的语文,学生眼中的语文,真的让我们不能再麻木。是谁在学语文?是谁绑架了学语文的人?我们当反躬自省,我们当扪心自问。当我们讲得唾液横飞、讲得眉飞色舞之时,我不知道老师有没有看看讲台下学语文的那些孩子的神情?当老师讲到激动之时不能自已,甚或泪流满面之时,是否看到了讲台下还有许多孩子一片茫然的神情?语文学习主体的弱化甚至散失,把“教语文”看作“讲语文”,把学生“学语文”搞成“听语文”,已经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常态。因为崇尚“教”,于是“教”得大行其道,教得人为复杂,教得“涂脂抹粉”,这已经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诟病。语文教学“有病”,语文,其实病得很厉害。

觉解,当从淬炼语文哲学开始

觉解是指人不仅能够觉察和感知事物,而且能够自觉地了解、认识和理解事物;并在有了很好的领悟基础上自觉去行为和实践它。觉解是心灵的行为,是自觉性发生在高智能身上的表现,有了觉解,行为者才能有正确的行为及达到其觉解的目的。正确的行为及其实现的正确目的来源于觉解,来源于对事物有了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基础之上的自觉行为。因而,觉解者是具有认知且自觉的存在物,他也是自主性高智能的——心灵的产物。语文教学的觉解,就是对语文的觉悟,即具备怎样的语文哲学。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人们对语文教学的思考和实践,也在不断地深入。你有怎样的语文教育哲学,你就会有怎样的语文教学。我语文觉解到的就是“沉静语文”,近年来我一直举“沉静语文”的旗,意在矫揉造作大行其道、功利浮躁充斥课堂的当下,主张返璞归真,固本清源,把握住语文的本质属性,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致力于对孩子们的终极关怀,一步步引导学生越过喧哗与骚动,走向精神的共鸣,走向澄明的至境,溯本原,求沉静。沉静语文主张教学方法简朴,手段务实,流程自然,平静的智慧下包容着奔腾的激情。它追求的是让人沉醉的课堂;主张重阅读,轻讲授,重感悟,轻训练,重生成,轻牵制;主张语文学习获得沉实的文字,沉思的文章,沉淀的文学。“沉静语文”的“沉”表现为“沉酣”“沉厚”“沉潜”“沉吟”。“沉静语文”的“静”表现为“静读”“静听”“静思”“静悟”。“沉”的目的是丰富的积累,是温柔的浸染,是恒久的积淀。“静”的初衷是切实的等待,是思维的激活,是智慧的开化。沉静语文是大巧若拙、大雅近朴的语文。

回归语文实践场域,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是,今天语文教师的教育哲学水平让人不能苟同,淬炼的任务也是任重而道远。我亲身经历过这样一件事,针对苏教版初中一年级第一单元“走进文学”之中的小说《安恩与奶牛》,对工作室的四位语文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就自己真实的理解,教完这篇课文,你希望学生得到的东西是什么,请你把真正的想法写出来,按照轻重依次确定一个顺序。”四位老师分别是这样来写的。第一位老师认为:从知识能力角度讲,应当把课文当中人物形象和小说的精巧构思作为重点;从情感角度讲,安恩对奶牛的那种爱,那种为人处世的情感值得关注,应当更多地引导学生去感受它们。第二位老师说:通过品读文章的描写而认识安恩,课外应当带领学生遨游小说世界。第三位老师说:《安恩与奶牛》安排在第一单元,作为初中的一个起始阶段,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是引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了解不同的文学样式及基本学习方法,重点是介绍小说特点及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至于情感态度不作为重点,放在较轻的位置,学生不说也懂,爱就爱了,不爱就是不爱;价值观方面主要是强调尊重,子非牛焉知牛之乐,怎么去爱值得探讨。第四位老师说:告诉学生孤独是痛苦的,我们对动物要有精神关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人与动物都能和谐相处了,那么人与人呢?纵观以上四位老师对《安恩与奶牛》这篇课文教学的目标定位,差异是比较大的。他们的定位中固然有一些共同的认识和追求,但是我们明显感觉到,我问这个问题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我主要是从四位老师那里,看他们对这一篇文章的教学要教什么是怎么定位的。很显然,第一位老师,如果用一个字来说,那么就是他教给学生的东西是很“杂”的;第二位老师,他教给学生的东西,也用一个字来说,是“浊”,思路是对的,视野放宽了,但是目标“教什么东西”不够清晰;第三位老师,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比较“偏”;第四位老师,很显然,观念比较陈旧,比方说,人与动物和谐了,人与人关系就和谐了吗?现在很多人养宠物,他们爱宠物比爱自己的父母还要用心得多。这样一种人与人之间亲情、友情的缺失是比比皆是的。以上四位语文老师,他们的素质是比较好的,我们可以看出,在“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上,他们的认识上还是比较模糊的。对语文教学来说,一千个语文老师心目中有“一千个安恩和奶牛”,这样的教学知识的差异未免太大了。

如何准确、清晰地来分清教学的轻重和主次,我觉得这是语文教学的哲学思想问题。教师有什么样的哲学,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语文教学尤其如此。教师的教学哲学,它使得教师面对教材,可以高屋建瓴地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怎样,对教师思想起到统领的作用,具体的方式方法还是下位的问题。黑格尔说过“熟知非真知”,哲学就是人们对熟知而非真知的问题的反复思考。可见当下语文教师淬炼语文教学哲学思想是重要的修炼,语文教师要加强学习,尤其是要加强校本教研,要给教师一个研讨思辨的平台,在思辨中提升教师哲学水平。

变革,回归沉静是坦途

沉静语文,就是让学生在默默中感受、体悟、觉醒、成长。它以少言胜多言,以沉稳胜喧闹,以内敛胜造作。沉稳内敛的老师定能培养出平心静气的学生;注重底蕴的教师终将培养出热爱文学的学生。“沉静语文”之美在于简约雅致。“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博学详说归于简约”,每堂课都有简约的引子,简明的目标,简练的环节。课堂问题力求精致,每项训练都须实实在在地让学生“习得”智慧。通俗讲,就是让语文教学“回家”,回到语文的本质上面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准确解读文本的基础之上,工于教学设计,进行大胆取舍。特别是要关注“素读”,即素素地读书,读得明明白白,读得情真意切,读得融会贯通,读得物我两忘。我们仍以《安恩与奶牛》这篇文章为例谈谈如何“沉静”。我以为这篇文章教学的目标定位很简单,实际上用两句话概括就是:第一,就是小说精巧的构思;第二,就是人物的大爱情怀。围绕这样两个问题,我们可以回到这一篇文章的体裁上面来,因为放在第一单元“走进文学”主要是感受小说这样一种新的文学样式,那么我们就要明白,小说到底是什么?小说就是通过塑造人物的形象,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文学体裁,它是一种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文学样态。这篇文章是一个例子,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小说,感受小说体裁文本的特点。根据小说的特点和定位,知道这个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如何剖析人物形象,运用了怎样的环境描写,表达什么样的思想,这四个问题都是围绕“小说”的概念展开。这样,学习这篇文章从这样目标出发,研究四个问题。四个问题采取“四读”。第一次读,知故事;第二次读,识人物;第三次读,入环境;第四次读,明精神。这篇文章的教学,我们从沉静语文的价值出发,就是四次读,一次比一次深入,一次比一次提高要求。读的过程中,我们教学的基本程序就是:先读,读完以后小组议,议过以后小组汇报,汇报以后老师点拨。整个文章的教学,就是从小说的概念开始,然后带领学生走进小说中间去,走进去就是一个字“读”,读完之后,最后再回到小说整体的概念上来,向学生明确:这就是小说。从这一篇课文出发,研究、学习与把握小说文学形态是目的,而对《安恩与奶牛》文本的内容等具体知识不是主要的。这里面涉及一个“类”的概念,即触类旁通。教学中,要重视拓展。还以这篇文章教学为例,让学生再读一篇托尔斯泰的小说《穷人》,或者读一篇鲁迅的小说《社戏》等等,在对比阅读中,比较深刻地感受小说的特点。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让学生参与,学生积累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培养了情感,提升了思想和精神的境界,这个过程是真实的。

语文教学,其实何尝不是老师带着学生在进行一次美的巡礼呢?正如作家赵丽宏所描绘的那样,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因而,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就是感触这个民族、世界的心灵的历史。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冻、积淀下来,传留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语文教学不能生吞活剥,急躁冒进,也不能越俎代庖,语文课堂是慢的,也是宽的,语文教学只有这样静静地、朴素地行进下去,沿着真实的路径走进文本,读者和作品人物、作者进行深入的对话,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再走出文本,这才是语文教学一条真正的康庄大道。这条路是不平坦的,但它却是—个美的旅程。倘若语文老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语文教育可能就要大打折扣,甚至是不合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