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过渡与照应例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过渡与照应例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过渡照应,是文章在结构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先说过渡。它是指上下文的衔接。其主要方法有三种:

一、过渡段,即用自然段或独句段承上启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第9段属前者:“且说鲁达寻思,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径到状元桥来。”前句写第二天鲁达拳打镇关西之前保护金老父女脱身,与前一部分情节紧相衔接;后句引出故事的进一步发展,趋向高潮。《白杨礼赞》第4段属后者:“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它既是对上文“惊叫”的补叙,也是下文赞美白杨树的前奏。又如《孔乙己》第9段:“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个偏句对上文作了小结,正句概括了孔乙己不在场的时间里人们的生活情况,上下文得以过渡衔接。

二、过渡句,即用句子衔接上下文。如《孔乙己》第7段第3句:“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这一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又如《回忆我的母亲》第8段开头:“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这句话引出下文写母亲的反抗意识和她坚强不屈的性格。

三、过渡词,即用关联词使上下文自然过渡。如《白杨礼赞》第7段:“……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但是……”一转,否定的是“好女子”,但肯定的却是“伟丈夫”。由赞美树到赞美人,过渡自然。

再说照应。它是指上下文的配合。其主要方法也有三种:

一、题文照应,即标题与文章内容相呼应。如《背影》,文中先后四次出现的“背影”,与标题一一呼应。这样一唱三叹,使全文浑然一体。又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文中“幻灯映出‘杂交水稻之父’的字幕”与“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斯博士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与标题一一呼应,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二、首尾照应,即开头与结尾呼应。或词与词首呼尾应,或句与句首尾照应。《春》属前者,用“去”字结尾,正与开头“东风来了”的“来”字相照应。一来一去,一呼一应,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白杨礼赞》属后者,篇末以昂扬的调子“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结束全文,与开头破空而来的“我赞美白杨树”呼应,既首尾圆合,又起到了余音绕梁的作用。

三、前后照应,即上下文呼应。其法有三:

文内前后照应。它分三种情况:一是段与段前后照应。如《回忆我的母亲》,第9段写母亲借债送子读书,第10段和第12段写母亲同情、支持革命,都与第8段写母亲的反抗意识及她坚强不屈的性格相呼应。第11、12、13段写母亲坚持劳动,与第4、7段相照应。二是段与句前后照应。如《苏州园林》,第2段写苏州园林的四项设计原则:“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第3段写具有自然之趣的亭台轩榭,与“布局”相照应。第4段写重峦叠嶂的假山,“入画”的池沼,与“配合”相呼应。第5段写“着眼在画意”的花草树木,照应“映衬”。第6段写“隔而未隔,界而未界”的花墙和廊子,呼应“层次”。三是句与句前后照应。如《济南的冬天》,第4段中“……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形象地照应了第2段的“暖和安适地睡着”。

段内前后照应。其法有二:一是支撑句与中心句前呼后应。如《春》第2段:“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三个“起来了”一句,照应“刚睡醒”“张开了眼”。二是支撑句与支撑句前后呼应。如《纪念白求恩》第4段:“……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五个“一个……的人”,与前一句“大有利于人民”相呼应,主旨更为突出,收尾铿锵有力。

句内前后照应。即上半句与下半句前呼后应。如《苏州园林》第4段:“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与“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相呼应,说明假山堆叠的艺术性。又如《发问的精神》:“再说,即使我们所吸取的都是真的、对的,经过反复的审问,真的自会益见其真,对的自会益见其对。”“真的自会益见其真”照应“真的”;“对的自会益见其对”照应“对的”,这是上半句与下半句的顺序照应,使表达严密而有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