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深入理解,准确答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技法指津
文言文阅读历来都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除了考查考生对文言字词句的理解和掌握之外,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也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从2013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语文试题来看,每套考题文言文阅读部分都有2―3题涉及到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归纳和概括。为了提高同学们文言文阅读分析的能力,使考生能够准确快速地答题,特结合2013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的相关例子,点拨如下:
文言文理解分析类的题目,一般情况下不外乎有以下几种:内容理解与归纳题、人物分析题等。
一、内容理解与归纳题
【答题技巧】
内容理解与归纳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文章内容的归纳和概括,这需要我们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加以整合,进而归纳出文章的要点。二是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解答时,我们可找出文段中与选项内容相关的语句,一一对应。如果是分析归纳文章的中心,就重点分析文段中议论性的句子;如果要求整体把握文意,选项中的叙述或分析,其错误只是在某一个小点上,主要表现在无中生有、顺序颠倒等方面。因此,要认真审读选项内容,并与文章内容相对照,看看是不是完全一样。
【典例解析】(2013年高考北京卷)
9.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曹彬拒绝借公务而取私利,不过他做人处事也讲究变通,收下礼品后如数上交。
B.曹彬为官清正,对宋太祖不巴结逢迎,对同僚也不结党营私,深得太祖的赏识。
C.曹彬突然称病,意在要求部下破城后不妄杀一人。他尊重降者人格,以礼相待。
D.曹彬富有智慧,才能出众。宋太祖虽然器重他,但是又心存戒备,并有所防范。
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总体把握,解答时,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与选项相关的内容,一一对应,从中筛选出与文意不符的一项。从本题四个选项看,D项中“心存戒备”“有所防范”属于无中生有,与文意不符。所以,正确的答案为D。
二、人物分析题
【答题技巧】
首先在文中找出不能表现题干中所要求的人物性格的选项,运用排除法加以选择。解答这方面的问题,我们要能够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文中所描写的人物的性格品质有一个较为准确而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对此,我们必须认真阅读文中有关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等描写,在审读这些语句的基础上,把握人物形象。然后阅读每一个选项,特别注意选项中所写的人物是谁,具有什么性格。
【典例解析】(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著。他被委任御史以后,历任多项职务。功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
B.马文升为人正直,处事严明。他敢于直言劝谏,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又能够严格考察部署,曾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对他大肆威胁和污蔑。
C.马文升尽心军事,关注民生。他任兵部尚书十多年,对屯田、边备等职责勇于进言。在代礼部尚书时,南京等地遭遇风雨灾害,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
D.马文升文武全才,声名远扬。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名。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他的家乡钧州。
该题重在考查考生对文中的主要人物马文升的性格品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看看四个选项前后两个部分的内容是否与文意相符。从该题的选项看,A、B、C三个选项的内容都与文意相符,而D项中“也不去他的家乡钧州”表述有误。原文的意思是大盗到了钧州,因为马文升的家在此地,就放弃了那里离开了,并不是不去他的家乡。因此,正确的答案为D。
拓展演练
陈寿传
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也。少好学,师事同郡谯周。仕蜀为观阁令史,宦人黄皓专弄威权,大臣皆曲意附之,寿独不为之屈,由是屡被谴黜。遭父丧,有疾,使婢丸药,客往见之,乡党以为贬议;及蜀平,坐是沉滞者累年。
司空张华爱其才,以寿虽不远嫌,原情不至贬废,举为孝廉,除佐著作郎,出补阳平令。撰蜀相诸葛亮集,奏之,除著作郎,领本部中正。撰魏、吴、蜀三国志,凡六十五篇,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夏侯湛时著魏书,见寿所作,便坏己书而罢。张华深善之,谓寿曰:“当以晋书相付耳。”其为时所重如此。或云丁仪、丁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
张华将举寿为中书郎,荀勖忌华而疾寿,遂讽吏部迁寿为长广太守。辞母老不就。杜预将之镇,复荐之于帝,宜补黄散,由是授御史治书。以母忧去职。母遗言令葬洛阳,寿遵其志。又坐不以母归葬,竟被贬议。初,谯周尝谓寿曰:“卿必以才学成名,当被损折,亦非不幸也,宜深慎之。”寿至此再致废辱,皆如周言。后数岁,起为太子中庶子,未拜。
元康七年病卒,时年六十五。梁州大中正尚书郎范等上表曰:“昔汉武帝诏曰‘司马相如病甚,可遣悉取其书’,使者得其遗书,言封禅事,天子异焉。臣等按故治书侍御史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于是诏下河南尹、洛阳令就家写其书。寿又撰古国志五十篇、益都耆旧传十篇,余文章传于世。
(选自《晋书・陈寿传》)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仕蜀为观阁令史 仕:担任
B.遂讽吏部 讽:讥讽
C.又坐不以母归葬 坐:获罪
D.天子异焉。 异:对……感到惊异
2.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寿独不为之屈 ②谡为诸葛亮所诛
B.①大臣皆曲意附之 ②有良史之才
C.①以寿虽不远嫌 ②卿必以才学成名
D.①或云丁仪、丁有盛名于魏 ②余文章传于世
3.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陈寿性格刚直。朝里的太监黄皓独揽权柄,耍弄威势,大臣们都违背自己的意愿去勾结依附他,只有陈寿不为之屈服,因此屡屡被降职罢官。
B.陈寿才华横溢。当时人称赞他擅于写文章,有优秀史官的才能。夏侯湛当时正在写《魏书》,看到陈寿所写的,就毁掉自己所写的并且放弃再写。
C.陈寿为人心胸狭隘。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非常轻视陈寿,陈寿为诸葛亮写传记的时候,说诸葛亮并不擅长谋略,没有对付敌人的才能。
D.陈寿仕途坎坷。张华将要推举陈寿当中书郎,荀勖憎恶张华并且讨厌陈寿,从中作梗,吏部就将陈寿迁走去当长太守。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蜀平,坐是沉滞者累年。
(2)卿必以才学成名,当被损折,亦非不幸也,宜深慎之。
5. 从第一段来看,陈寿屡遭贬谪、官职得不到升迁的原因是什么?
6. 陈寿才华横溢,文章写得尤为出色。请联系全文,分析其表现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