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要推不要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要推不要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问题的发现

从小黑板到多媒体课件,数学课经历了一次重要的变革,课件使用得当会让普通的数学课变得更生动有趣,使学生在一节课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几乎每节对外评优课或公开课都少不了课件的出现,课件的制作也日趋精良,设计更巧妙精彩,越来越多的数学老师能够娴熟地制作和使用课件进行教学。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数学教师课件的制作及使用情况,在笔者所在的一所江苏省四星级高中针对数学教师课件使用情况发放了一份调查问卷,参加调查的共42人,收回有效问卷39份,调查结果整理如下:

1.从课件来源看,自己根据课堂完全独立制作新课件的是少数年轻教师。近年来江苏高考的特殊性,使得数学教师的教学时间、备课量、作业量越来越重,时间和精力的缺乏无法保证教师每天都独立进行新课件制作,久而久之,大家就接受了“拿来主义”。

2.从课件类型来看,大部分人使用的是PPT文件,另外在处理几何图形时也有很多教师倾向于几何画板,其它类型的就比较少了。

3.数学教师感觉课件非常有用的人不到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大部分人只是习惯于使用课件,它所起的最大作用似乎只是代替了传统的题目抄写和板书过程,这一点似乎和大家对课件教学能够获得非常好效果的期望值有一定偏差。

二、问题的探究

课件所起到的效果并不如预期的那样好,甚至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认为它可有可无,大部分课件使用的是PPT文件,即使可以预先设计好课堂上会出现的各种状况,在不同位置制作各种链接进行补救,但课堂仍会有被课件”拖“着走的感觉,当学生未按照教师预定内的路线进行,提出一些特殊问题时,课件的使用就稍显尴尬。每天进行课件制作会使数学老师不堪重负。怎么样能够设计出更易制作、易操作、更有互动性的课件,让它反过来“推着课堂走”?这是个值得每个数学老师深思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少学校配备了电子白板以实现最大化的师生互动,可是对于大部分普通高中来说,不能够做到每个教室都配备这样的工具,那么在现有的条件下,怎么能够让课件真正起到它应有的更大的作用呢?《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已经开始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笔者对同一个内容:《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中3.4节“基本不等式”(第一节课)的内容,进行了同课异构的对比。

案例一:

师:物理中做过这样的称重实验:把物体放在天平的左边,在右边放砝码使天平平衡,砝码的质量为a,一般即可判断物体的质量为a。可是该天平两臂长略有不同,要得到物体的真实重量,该如何处理呢?

生甲:把物体和砝码交换一下左右,重新称一遍,要是这次砝码显示的结果是b,那就取 。

生乙:不对,应该是√ab。

师:刚才两位同学的谁的计算是正确的?另外一位同学计算方法所得的结果是轻了还是重了?

师:既然讨论没法确定结果,那么我们来看看一组实际数据的对比。

(演示课件,幻灯片中列出一个表格,共有四行,前两行分别给出了a,b的一组值,下面两行是对应计算的 和√ab的值)

师:大家看看这个表格,有什么特点吗?

生: 的值都比√ab大啊!

师:好的,这组数据都是这个规律,对其它数据是否都存在着这样大小关系呢?请大家用所学过的知识来继续研究。

案例二:(以上部分同案例一的内容)

师:既然无法判断得出统一的结论,那大家随便说几组数,我们用大家学过的EXCEL工作表计算结果对比一下吧,谁上来负责制作表格?(打开EXCEL程序)

生:计算机课学过了,我来算,大家报数,我来操作!

生:(气氛很活跃,学生报出了很多组不同的数据,操作的学生将其一一输入a,b的对应位置,随即得到不同数据计算计算所得的 和√ab,经比较都是 的值比较大,但是在√ab中有一格出现了一个奇怪的“#NUM!”)

师:大家发现规律没有?

生: 大

师:那这个“#NUM!”是怎么回事啊?

生:(笑,一起回答)刚才甲同学说的那组数据中字母b对应的数字是负的啦!

师:这样说来,这个结果只对非负的数有效了,那大家能不能用你学过的知识来证明这个结论呢?

……

两节课相比较:

案例一对教师备课要求较高,除了备课之外,制作课件时间相对较多(一个小时);而案例二则花费较少时间(10分钟)

案例一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上,比案例二略逊一筹,案例二中学生自由列举数据,得出结论,课堂气氛活跃;而案例一是学生看课件中教师选取的数据,找规律,课堂气氛略沉闷。

案例一中数据a,b在选取时,课件展示的是两组符合要求的正数,因此在基本不等式对字母的要求中对非负的要求引入略显生硬;而案例二中根据学生举例的负数,得到对应错误提示,这样让学生通过研究错误原因,自己发现对数字非负的要求,比较自然。

案例一基本采用常规的“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学生被课件拖着进行,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明显;案例二是教师适当引导,无论是数据的选取,还是计算、结论的获得、字母范围的探究,都是学生独立完成,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件所起的推动效果非常令人满意。

三、探究后的深层次思考

以上具体案例的两种对比可以看出,传统的课件经常缺乏师生的互动,学生按照教师既定思路进行,变成课件“拖着课堂走”的情形。而新类型课件的使用,则可以使得每个学生充分展示主体性,课件会变成“推着课堂跑”的有益工具。当然,不同的课型不能一概而论,有些需要大量演示的课件,就很适合设计合适的PPT文件去进行;需要演示图像与数学式之间关系的,用几何画板更有优势。但无论是哪种课件,最终目的应该都最大化地服务于课堂,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由课件拖拽前行的课缺乏发现的乐趣,会让学生失去自主疑问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灵活互动,能根据教学内容及时调整,有效推动课堂进行的课件,则给每节课安装了飞行的翅膀,让学生飞得更高,飞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