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把课堂叫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把课堂叫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前几天看到这样一幅漫画让我感触很深,漫画由四幅画组成,第一幅上教师拿着课本走进教室,学生睁着好奇的眼睛看着老师,第二幅图,教师在黑板上讲的大汗淋淋,有个学生在下面睡着了,第三幅图老师让同桌叫醒睡着的人,第四幅图,同桌说:“是你把他弄睡着的,应该你自己来叫!”……你们看到它的时候又有怎样的感想呢?让我们看看学生的表现,老师刚进教室时,学生的眼神多么期待,而后来,为什么学生会睡着?其实,这种现象并不是偶然出现的,在很多课堂中都会有这种情形,所以,我们应该叫醒的不仅仅是这个学生,而是叫醒我们睡着了的课堂。所以新课改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改变单纯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的被动学习,建立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主动学习的“互动课堂”,这样才能唤醒课堂,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那么到底怎样才能使课堂动起来呢,我有以下观点,供大家讨论。

一、成功有效的“情景引入”是课堂动起来的动力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那么,如何有效创设教学情境呢?根据所授的内容不同,可创设不同的情景,我尝试用以下几种:

(一)创设游戏的情境

在教学中,我们可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游戏活动或模拟游戏活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这种情景创设策略保证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了寓教于乐、寓乐于教。例如,通过扑克牌魔术的演示引出“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我取出若干张非中心对称的扑克牌和一张是中心对称的牌,按牌面的指向整理好,然后请一位同学上台任意抽出一张扑克,把这张牌旋转180°?后再插入,再请这位同学洗几下,展开扑克牌,马上确定这位同学抽出的扑克。我重复以上活动2次后提问: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揭秘这个魔术,从而引出了中心对称图形。通过扑克魔术演示让学生在游戏的氛围中开始学习概念,学习积极性必然相当高。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克服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

(二)创设真实生活的情境

根据教材内容的知识要点,创设以学生生活为素材或具有生活背景的数学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加以解决。这种情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将抽象知识具体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时,我们可以首先提问“你们知不知道二郎山有多高啊”,学生们会各抒己见,意见不一致,“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测量出他的高度呢?身边的物体,真实的数据,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三)创设悬念情境

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机制,它是由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疑惑不解,而又想解决它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悬念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欲罢不能,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四)创设数学故事、典故情境

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有时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时反映了知识点的本质,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如在讲“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过程中,我先讲数学家欧拉发明坐标系的过程:他躺在床上静静地思考如何确定事物的位置,这时发现一只苍蝇粘在了蜘蛛网上,蜘蛛迅速地爬过去把它捉住。欧拉恍然大悟:“可以象蜘蛛一样用网格来确定事物的位置。”引入正题,怎样用网格来表示位置。此时学生的兴致已经调动起来了,积极踊跃的进入课堂新授环节。

总之,情境创设的教学策略,无论是哪种形式和手段,其目的均在于为每一节课设置一种全新的、多样化的、合乎实际并贴近教学内容的“情境”,以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二、动而不乱的教学环节设计

大家一直都很担心这样一个问题,当我们的课堂真正动起来了。动的结果是不是就是“乱”,乱了怎么办呢,我常用“放―收―放―收―放”的五子教学来设计环节,可以供大家参考。

(一)放――问题导入,激活思维(方式:自主探索或同桌讨论)

教师创设的挑战性问题要向全体学生开放,使每一个学生有可能在自己的基础上,从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方式,提出问题解决的方法、思路或猜测等。鼓励学生产生多种见解和观点,因为这些不同观点,正是师生进一步互动的资源基础。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多样性见解作为前提,课堂上就不可能出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二)收――集中结论,引出新知

根据学生对情景问题的思考认识得出本节课的主题,从而引入新课,教师提出有关目标的观点或知识点引导学生一起了解新知,或得出有关知识点,或引出有关例题。

(三)放――新知探索,逐步挖掘(方式:小组合作)

当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本节课重要知识点后,我们便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于知识点的拓展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去讨论,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或列出相关例题,让学生自己先完成,然后前后桌讨论结果,不同意见互相评判,互相找矛盾的所在。

(四)收――要点提炼,强调重点

对论点可以由学生或教师集中起来做总结,并要重视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来共同进行;学生分别发表自己或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点评,之后教师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梳理,并提炼出若干个要点以帮助学生记忆和把握。对于例题可选不同做法让学生列在黑板上,大家一起讨论对错,从而达到学生自己解决例题的目的,而且记忆会更深,重视对学习的状况和内容的反思和评价,提升和质疑,拓展和延伸。教师最后做整节课总结。

(五)放――巩固练习,要点提升

在教学内容已经基本完成时,给出本节课的相关练习,提倡学生自主独立完成并在教学内容接近尾声时,要及时提出对本节课内容基础上的拓展问题,让学生在课余继续讨论探究,做到对内容的提升,也将我们的课堂延续到45分钟以外。

以上是我对课堂互动的一些不成熟的观点,不足之处希望大家谅解和指正,只希望我们把他当做我们探究的平台,去挖掘出真正适合课堂教学的方法。

(责编 闫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