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诗意的卜魁风情画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诗意的卜魁风情画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清代大批士人因科场案或文字狱案被流放到北方卜魁,他们的诗歌创作真实反映了清代边地卜魁城的风貌,并且因其深厚的学识修养、独特的生活经历而具有鲜明特征,为边塞诗在清代的再次振兴、为丰富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边疆题材诗歌的创作园地都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卜魁;流人;风光;风俗

[中图分类号]I22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6 ― 0105 ― 02

一、关于边疆诗

边疆诗问题提出的目的是为了与边塞诗相区别。边塞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题材,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多数学者认为《诗经》是边塞诗的源头,内容上主要涉及战争、行役、怀乡等。而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并且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边塞诗继唐代的繁盛之后,自宋至明一直没有显著发展,而到了清代,边塞诗又一次焕发了勃勃生机,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其中东北边塞诗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前对边塞诗的界定仍然存有争议,笔者认为张晓明所引阎福玲的解释较有说服力,他说:“‘塞’义为‘险要设防’,因而边塞诗无论是写边塞的风光、风土人情还是写边地的生产生活、军事生活等等,内容都必须与边塞防卫之事有明确的联系。”(张晓明《20世纪边塞诗研究述评》,《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2月)。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卜魁流人展现边地生活的诗歌,既有关于边疆防卫的诗歌,同时也有与边疆防卫无关的诗歌,但是都与边疆密切相关,因而我们把这些诗称作边疆诗。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边疆诗在内容上与边塞诗是存在交叉的,边疆诗包含边塞诗。卜魁文化流人对边疆诗的丰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仅就他们诗歌中所描绘的风光和渔猎风俗探讨卜魁流人对边疆诗的贡献。

二、卜魁流人诗歌大大丰富了边疆诗的风情描写内容

清代的齐齐哈尔,称卜魁,地处我国东北边陲,经济条件落后,粮食短缺,气候条件恶劣。在清初时期有大量屯兵,是清政府发配犯人为奴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在大量流人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科场案或文字狱案而被牵涉的士人,他们饱读诗书、颇有文才,身处流放之地,仍作诗以抒怀,边疆风土人情自然成为他们诗歌当中的重要内容。独特的人生经历、边地特有的风光、民俗,使得他们笔下的边疆诗也别具一格。

(一)描绘了一幅东北边疆卜魁特有的风景画。

气候寒冷,多风沙,这是卜魁城给诗人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因为卜魁流人多来自关内,甚至江南,南方的旖旎风光是他们挥之不去的记忆,而流放遭遇所造成的无限苦楚,卜魁的苦寒天气、冬季的衰败景象自然成为他们心中最为深刻的印迹。因而冰光、冰雪、秋霜、冻草、荒草、黄沙、冰泮、草漠、沙澜、西风、残阳等意象在卜魁流人诗中随处可见。除了这些自然景观之外,人文景观也自显落寞之情,如野寺、残钟、断碑等。黄刚在《论清代西域边塞诗之特色》一文中说:“唐诗在描写西域风光时内容和题材都是比较单一的,从虞世南到岑参、王昌龄,在自然景物上往往都是偏重于冰天雪地、狂风大漠,诗中显示的西域边地,固然风光奇特,却是一派荒无人烟、苍茫孤寂。至于人文景观,亦不外乎孤城、古塞、戍营、危楼。”(《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可见,流人诗歌中卜魁边地风光的典型征与西域接近,但是也颇具卜魁的特色,并且为今人再现了当时卜魁城的风貌。

从卜魁城全貌的描写来看,方世济《望见卜魁城》以粗犷的线条、白描的手法勾画了卜魁全景图:

一片沙昏数尺墙,断碑烟景亦苍苍。

怪来战马防秋地,说是书生送老乡。

五十三亭燕树隔,六千余里楚天长。

劳肩息后寻诗料,雁月笳风拾满囊。

诗人在途中将至未至遥望卜魁时,只见到数尺高墙、几处断碑淹没在黄沙烟影之中,还有北方一带特有的多得不可计数的驿站,除此之外,别无可见,这真是传说中的边疆啊,要说日后可供作诗的也不过是雁、月、笳、风啦!这也正是卜魁城作为边地的典型景色。

与唐代边塞诗中的苍凉景象的迥异之处是流人诗中也不乏诗意盎然之胜景:绿草、青草、晓露、春水、夏山、白云,一时间也让人忘却了塞外风寒,竟也令人忘返留连,方登峄的几首诗里颇有对于这类风景的描写:“好友约锄三径雨,野香分载一车春。平原艳雪风翻浪,归路斜阳蝶趁人。”(方登峄《同讷拙庵出郊多芍药交韵》)又有《讷拙庵招集同人欢饮竟夜(之三)》:

杏雨含烟柳带丝,踏青儿女暮归迟。

谁人编入春风调,画出江南二月时。

春季的卜魁城杏雨、烟柳,一时间竟把人也带到了江南二月天。

再看《逸叟惠花和韵见答因再叠前韵谢之(二首)》

秋风余艳满园花,逸致闲情属几家?

常向隔墙扶杖望,小亭深柳夕阳遮。

掩映湘帘一瓮花,感分幽韵及邻家。

多情更许频来折,风雨疏篱莫悼遮。

秋花、深柳、小亭、夕阳、疏篱,莫不是卜魁胜景,虽尚未有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么浓烈,但也完全可与黄庭坚的“炉烟郁郁水沉犀,木绕禅床竹绕溪。一暇秋蝉思高柳,夕阳原在竹荫西” (《题觉海寺》)相媲美。

(二)真实再现了清初至清中期卜魁边地人民丰富多彩的渔猎生活。

卜魁特有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及北方少数民族原住民的生活习俗,渔猎成为卜魁人民生活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方登峄的诗中描绘了架独木舟打鱼、打鹰、打貂等渔猎活动,并且在其中也展示了与这些活动相关的用具。

清代卜魁物产丰富,其中江鱼就是一大特色。每到春夏时节,人们就开始驾船乘舟去打鱼,《葳瓠船》诗里就展现了这一活动。

脑温江边葳瓠渡,江口行人日来去。不闻江岸集乌樯,但向山中刳独树。独树刳成似叶轻,长身窄腹波上行。不帆不桨一篙水,破月飘烟纵复横。有时纵横撒大网,网得大鱼供客饷。有时并榜过轻车,车轮缚木篙徐徐。朝朝暮暮涛声里,秋风吹雪江冰起。几日江冰冻不开,曳君长卧枯蒿底。

葳瓠船是吉林、黑龙江等地的独木船。诗中详细介绍了其制作过程:山中刳树,刳得似叶轻,长二丈余,阔仅容膝,头尾尖锐腹部甚窄,没有帆桨只凭一支竹篙,行驶甚速。横纵配合撒网打鱼,遇江河水涨时,则联二为一,以渡车马。日日行于嫩江水上,直到江水结冰。

除了水里游的,还有天上飞的。

打鹰歌

冬鹰复春鹰,多少打鹰手。

负网入空山,蒙被卧林薮。

草暖捕鹰雏,草冷捉鹰母。

鸿鹄高飞六翮厚,白鹤梳翎入云阜。

矫矫搏击才,伴结乌龙走。

平芜洒血逞雄姿,鞲到死悬人肘。

在这首诗里,诗人描写了打鹰的过程,众多打鹰人以被子作为掩护,埋伏在树林中欲以网捕鹰,不同的季节猎捕鹰母或鹰雏。诗人以鹰喻人,鹰有捕击长空之勇力,却终遭厄运而成为别人的猎物,发出无限感慨。

在描写卜魁打猎生活的诗中,《妇猎词》可以称得上是独放异彩。

背负儿,手挽弓。骑马上山打飞虫。

飞虫落手其胸,掏血饮儿儿口红。

儿翁割草牛车卸,归来同饱毡庐下。

诗中生动刻画了打猎妇女形象,妇女背着孩子,骑马挽弓,箭法高强,身手敏捷,其功夫似也不逊于曹植笔下“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的幽并游侠儿。“胸”,“掏血,不但勇猛,而且技法纯熟,打来的飞虫(即鸟)直接“掏血饮儿儿口红”,何其豪爽!

“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这里的貂就是林中跑的,皮毛极轻暖,是一种珍贵的皮料。《 打貂行》里以诗歌的形式讲述了打活貂的要领,“用网不用箭”,而且用犬来帮助猎取。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以蒙太奇的方式展现了少数民族打貂的生动、传神的画面:“犬逐貂,貂上树,打貂人立树边路。摇树莫惊貂,貂落可生捕”。最后点出捕貂的目的是进贡朝廷,以求帝王无为而治,天下太平。

对于卜魁打猎场景的描绘极为雄壮的非《将军猎》莫属。阵容之强大、将士之骁勇、成果之丰硕、场面之壮烈,都令人赞叹不已。时间是在十月,尽管“野外风晴寒不酷”,但是也“雪弥天”了;打猎的队伍里个个不畏严寒,“冻草蒙头冰结腹”,“冰洗刀锋雪擦手”,“苍白不辨须与眉”;打猎归来的八百甲士“鞍上带禽衣带血”,“腐儒扑灰煨两足,败絮围腰如猬缩”,打猎勇猛已经完全忘我。打来的黄羊、雉、鹿“积如山”。

三、结语

因季节和情感的不同,流人眼中的卜魁风光既有粗犷、旷远、苍凉的一面,又有清新、明朗、妩媚的一面。卜魁边地地广人稀、野生资源丰富,北方游猎民族原住民多善骑好射,性格豪爽、坚毅,因而,他们的渔猎活动非常活跃而且极富特色。这些内容都被卜魁的文化流人写入诗中,从而大大丰富了我国的边疆题材诗作园地。

〔参 考 文 献〕

〔1〕韩明安.黑龙江古代文学 〔M〕.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

〔2〕李兴盛.东北流人史〔M〕.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

〔3〕张守生.齐齐哈尔流人研究〔M〕.香港: 中国文化出版社,2009.

〔4〕张玉兴.清代东北流人诗词选注 〔M〕.沈阳:辽沈书社,1988.〔责任编辑:张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