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张霞昌:成功在于选择,更取决于努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7年3月31日,由华文媒体机构共同主办的“世界因你而美丽――2006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颁奖典礼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隆重举行。11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领域影响着世界的杰出华人荣获“2006影响世界华人大奖”。其中被誉为“开创全球电池新时代”的纸质电池发明者、青年科学家张霞昌博士,成为了全球华人关注的明星人物。这位40岁出头的芬兰籍华人科学家,所创办的以生产尖端产品“薄型柔性纸电池”为主的芬兰Enfucell公司,前不久也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全球“2007年技术先锋”企业。
专业选择:先“结婚”,后“恋爱”
张霞昌说话不紧不慢,十分从容。
“我父母都是上海的普通工人,我出生在上海。从1岁到6岁都在祖籍宁波,一直到上学才回到上海。”上小学时,张霞昌成绩一直优秀,父母为他十分骄傲,而他也暗下决心,要不断努力。果然在中学六年,他年年都被评为市“三好学生”。张霞昌也由此树立起一个信念:“对于我来讲,做任何事情都希望有一种成就感,只要坚持下去就会成功!”
1980年,张霞昌高中毕业,考入(现华东理工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这个专业不是他自选的,而是学校统一调配的。开始他有些情绪,但开学后不久,他就越来越喜欢这个非常有潜力的专业。
生物技术是一门涉及到医疗、制药、食品、农业、环保、轻工等系统的综合性新兴工程领域,在当今世界高科技发展中具有“排头兵”作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正急需这方面的人才!
怀着学好知识、报效祖国的神圣使命感与责任感,张霞昌迸发出了坚强的学习毅力和饱满的攻读精神。不久,他成为了华工校园里一匹出众的“黑马”,学习成绩优秀且德育、体育全面发展。他是学校羽毛球队队长,球场上常见他灵巧的身手、潇洒的腾跃、遒劲的博杀和超卓的球艺,同时他还是学校网球和桥牌队的主力队员;在年级上他是组织能力强、点子多的智慧型班长。大学四年期间,不少学友把时间白白浪费在过早的谈情说爱上,张霞昌却始终坚守着不停地向知识高峰攀登的信念,最终辛勤的努力结下了丰硕的成果,本科毕业之后,他被保送直升研究班继续深造,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张霞昌出色地完成了第一次冲刺。
职业选择:找准新的发展点
1987年,张霞昌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开始担任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但主要任务还是做研究。其间,他获取了世界各国生物技术的最新信息,了解到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二战后的芬兰,依靠本国丰富的森林资源走上了强国之路,从中积累起的生物工程和环保技术居世界前列,让张霞昌羡慕不已。在多次课题研究中,张霞昌深感中国这方面技术的落后与欠缺,“走出去看看”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1989年下半年,“为了开阔眼界,获得更好的发展”,张霞昌决定自费出国去芬兰赫尔辛基工业大学攻读生物技术博士学位。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张霞昌开始研究生物燃料电池。博士毕业后,留校继续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1993年5月,为做一个实验,张霞昌又夜以继日地在赫尔辛基工业大学自动化实验室里奋战了一周,这一周主要是靠三明治加矿泉水来支撑的。实验完成,进行自我犒劳时,张霞昌觉得自己一周来维生素太缺乏了,便随意将两粒叫作“泡腾”的维生素合成片泡在水杯里。当他拿起水杯正要喝,只见杯子里泡沫翻腾,仿佛有股强大的电流在引发着强大的功率。看着想着,张霞昌的心里突地随之翻腾了:生物技术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不正是一种电子转移的过程么?只不过在反应中氢离子与电子是自由移动结合罢了,如果将移动的电子通过一定的导线来传送,就可形成电流了,而这电流完全可作为研制新型环保电池的能源啊!张霞昌的脑子里顿时像打开了一扇天窗,透入了一片灿烂的阳光。他高兴得猛一甩手,“乒乓”一声大响,把自己吓了一跳,还在“泡腾”着的水杯摔在地上变得粉碎。
从此,张霞昌开始着力研究开发这种无污染无公害的生物燃料电池。这时他已完成博土学业,并被留校工作。经过长达8年的反复试验与完善,这一生物燃料电池终于通过了严格的技术鉴定,在市场上亮相了。2002年,这项技术被欧洲空间站用在火星的宇宙飞行器上,实验表明:生物燃料电池不仅可以节省能源,并能避免太空污染。
“但是,我目前获奖的产品,也就是我们公司的主要产品,和我原来的生物技术关系不大。我从2003年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研究薄型柔性纸电池上。”之所以从生物燃料电池转到现在的薄型柔性纸电池,“是因为我要根据社会需求来决定,并及时地调整研究方向。虽然,现在我从事的工作是以前研究的延续,但也有不同的地方。从某种程度上讲,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是‘零’的开始,这种电池和生物技术没有关系。但是,它们的应用对象是一样的,目的性也是一样的,都是产生电,产生能源,都是用于低功率消耗的电子产品。”
张霞昌坚定地说:“我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对社会有用,而不要局限于某一个领域,我想这是最重要的。”
开创事业:从技术人员到管理者
2002年,在赫尔辛基工业大学自动化实验室经历多年的应用低电压电源的研究后,为了推广生物燃料电池,张霞昌和芬兰的同事一起创办了Enfucell有限公司。
“创办公司进行创业对于我来说,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在欧洲只要你有合适的想法,就可以去开公司,很容易。”从2003年开始,公司的主要产品逐渐从生物燃料电池转移到了薄型柔性纸电池。
这种一面镀锌、另一面镀二氧化锰的薄纸电池,厚度不到半毫米,可以多个叠加使用,避免了传统电池会产生的金属、锂及碱性化合物泄漏的问题,它可作为一般的家庭废物处理。价格也很便宜,如能实现批量生产,单个的售价仅为1美分。
张霞昌说:“我们的产品主要针对应用市场,和现在常常提到的电视机等电器那个市场是完全不同的。我们针对的是新一代电子产品。这种产品要具备用电量小以及一次性两个特点,比如音乐卡、化妆品以及目前应用最广的RFID(RFID是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我们的产品会在这个领域大量使用,甚至影响到每家每户的日常生活,因为超市的产品都会有RFID。这并非传统的电池,也不需要很高的能量。这完全是不同的应用领域,与传统电池不存在竞争的问题。”
辉煌之路:只要坚持下去就会成功
在谈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时,张霞昌说:“对认准了的事情会坚持下去,这是我的一个特点。对于我来讲,做任何事情都希望能够有一种成就感。只要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张霞昌对自己的事业非常执着,甚至在“2006影响世界华人”颁奖晚会上,他也不忘宣传自己的产品。
“实际上,对于成功,我觉得这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比如,是否能够坚持不懈,有没有坚实的知识基础,头脑是否灵活,对市场的敏感性如何。尤其是在商业化过程中,能否对整个市场有个清楚的了解,能否看到今后10年的发展方向,这很重要。”他表示,自己后来的成功和对市场的准确把握有很大的关系。
“对青年科研人员来说,我建议他们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而且,他们所从事的事业一定要对社会有好处。认准目标后就要坚持不懈,全身心投入,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业余时间:一大爱好――打羽毛球
“我现在还是赫尔辛基工业大学的老师,但主要工作在公司。”张霞昌平时工作很辛苦,平均每天在办公室的时间要达到10个小时,而且回家后还要继续工作。
虽然工作占据了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但是张霞昌还是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尤其是在周末。“这样的工作如果没有充沛的精力就很难坚持下去。”张霞昌说。
除了羽毛球之外,张霞昌还喜欢打网球、玩桥牌,“我体育锻炼方面的爱好还蛮多的”,他有些自豪地说。
张霞昌说,华人们在芬兰成立了一个羽毛球俱乐部。每逢周末,大家就会聚在一起,把工作暂时放到一边。同时,“我们还把丹麦、瑞典的华人组织到一起,进行了北欧华人羽毛球联赛。我也曾经组织过一些比赛,但是由于工作忙,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 他不无遗憾地说。
张霞昌对产品的未来充满了憧憬:“我们的短期目标是把大规模生产线建立起来,而长期目标则是让产品走向市场。”他补充道,“我的事业目标差不多就是人生目标。希望不远的将来,在中国的市场,所有的人都能够看到我们的产品。”
(本文严禁转摘, 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