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山脚风光亦无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山脚风光亦无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有人把语文教学第一、二、三课时分别说成是山脚、山腰和山顶。的确,只有以山脚为起点,脚踏实地,才能逐级登上山腰直至山顶,而语文课上,只有扎扎实实地上好第一课时,才能为后面的精读课文奠定基础。

【关键词】阅读教学 第一课 有效性

第一课时堪称阅读教学的“山脚”。但因为是“山脚”,它关注的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基本能力的培养,教学环节相对简单,因此在教学中很容易被老师忽视。再加上缺乏专业引领,缺乏相互间的探讨交流,第一课时教学显得封闭保守,难以把握。审视教学现状,出现了一些令人寻味的“第一课时虚脱现象”:

现象之一:越位的第一课时

[场景扫描]:1.教师导入课题,扣题引导学生质疑,抓住主要问题让学生读书,扣住重点或精彩段落,师生共同研讨,深读课文。 2.导入课文后即直奔重点或难点句段,研读重点句段,深究文本主旨,理解课文。 3.揭题导入,初读后即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然后逐段分析讲解或学生自读感悟,直面文本……。

共性问题:学生不能充分读书,只读一、二遍课文,有时甚至一遍不读即去理解、感悟文本,探究文章内涵、品味语言文字,学习遣词造句,结果学生书读不正确、读不流畅,也就无法深入文本,理解课文,更无法品评文字,体会情感。第一课时包办了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教师让学生学习课文越位、早熟了。

现象之二:僵化的第一课时

[场景扫描]: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初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分析理解课文。

共性问题: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文使用同一种方法展开教学。第一课时的教学陷入僵化,步入模式。长期以往,教师的教学失去了激情,学生的学习失去了兴趣。

针对“第一课时虚脱现象”让我们的教学走了许多弯路。如何在扎实、朴实、真实的教学中尽显第一课时的风采呢?下面就结合自己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思考来谈一谈。

一、抓文题

文题,是一篇文章的 “眼睛” ,有的概括文章的内容,有的点明文章的主旨,有的揭示文章的线索……抓住文题,在教学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大胆质疑,针对文题提出问题,针对文题探讨问题,引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激发求知欲。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 一文时,教师从“盗” 字入手,引起学生价值冲突。在出示课题后提出问题:从这个 “盗” 字,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对“盗”都有一定的理解,发言十分踊跃,有学生说是强盗的行为,有学生说是偷窃,还有学生说是一种犯法的行为……让学生尽情讲述完自己的理解后,教师及时抓住了学生的回答,马上问道:“盗火就是偷火,这么说普罗米修斯一定是个道德败坏、 品质恶劣的神了? ”学生马上回答:“不是。”此时教师接着质疑:“那普罗米修斯的‘盗火’有什么特殊意义呢? ” 由此引导学生快速读课文,在文中找到答案。这样把学生的兴致提到了最高点,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了学习的境界中,课堂教学到此可谓“水到渠成”。

二、解文意

文意,即文章的内容。要深入学习课文就要对课文有所了解,入选教材的课文都简单明了,一般都能让学生在初读时找到中心句,在研读中心句的过程中有效梳理文章的脉络,就能理解文章的内容。我在教学 《小镇的早晨》 一课时,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后就找到文章的中心句:小镇的早晨多美呀! 我就把这句话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读感知,接着我就质疑:“小镇的早晨究竟美在哪里? ”学生很快就从课文中找到了另外三个分中心句,我又很快将论文格式这三个中心句写在了黑板上,并顺势问道:“课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 ” 学生异口同声:“总分。” 我又接着问:“根据中心句,你有问题要问吗? ” 于是课堂又一次热闹起来了,有学生问那是一个怎样的小镇;小镇的早晨如何恬静,紧张,热闹;小镇的早晨究竟是什么样的。接着我就指定几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文题的答案。这样学生再也不是盲目听读课文,而是思考着听课文,学生有事可干了。找中心句,一点提示,突破全文。

三、诵文情

所谓文情,就是文章的情感。通过不断地诵读,使读者与作者情感交融。 “书不读通不开讲”,说的是语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将课文读正确,读顺畅,“读通” 应是第一课时教学的重点,只有通过 “读” ,学生才能对语言文字有直接、 整体的领悟,才能品评出语言的意蕴和情味,才能真正实现与作者的一种间接对话,与作者达成心灵的沟通,情感的共鸣。的确,第一课时教学就要“读”,是要学生读出课文内容的自我感受与体验。在这一层面训练学生诵读课文,应坚持 “扣读导悟,以读见悟” ,即紧紧地扣着读书,引导学生依靠通读理解文章的语言,进入其境界,体会其感情。然后再通过学生的读,来检验他们是不是已经对课文有所感悟了。学生一旦进入了课文所描绘的境界,读起课文来,自然能够虚心涵泳,以声传情,声情并茂。

总之,抓文题,解文意,诵文情,就是抓住了关键词句,达到了以简驭繁的效果。

(作者单位:溧阳市新昌小学)